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首的科研團隊在2018年8月初,依托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發(fā)現一顆奇特天體,它的鋰元素含量約為同類天體的3 000倍,是目前人類已知鋰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這一發(fā)現改變了人類對天體中鋰元素的認知,將國際上鋰含量觀測極限提高了一倍。同時,這項研究在理論上對鋰元素合成和現有恒星演化理論提出了獨樹一幟的新觀點。
2018年8月6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醫(yī)院的急診室,如果接診醫(yī)生為男性而非女性,那么女性心臟病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就會升高。如果女性患者接受的是女醫(yī)生的治療,就會對其生存率產生“重要且積極的效果”。在搶救心臟病患者的過程中,近12%的患者會死亡,如果為女性患者安排女醫(yī)生,死亡率會在此基礎上下降5.4%。該研究對心臟病死亡率為什么一直存在性別差異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研究人員指出,解決方法無非是在急診部配備更多女醫(yī)生。
當今人群高發(fā)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齲齒等與過量攝入蔗糖有關,因此尋找安全、低熱量、非營養(yǎng)性天然甜味劑成為各國科學家研究的領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特色食用、藥用植物的野外調查,并結合味覺感官評價,發(fā)現了多種甜味植物,并對其中兩種甜味植物——翅果藤和毛果魚藤的甜味成分進行了深入研究,從中分離出的化合物甜度為蔗糖的數十倍以上。研究者表示,這些甜味植物及其高效甜味分子的發(fā)現為天然甜味劑的開發(fā)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
大象的鼻子堪比瑞士軍刀般萬能,呼吸、交流,甚至用來舉起物體。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大象與其他食草哺乳動物一樣是用眼睛來尋找晚餐的。新的研究發(fā)現了象鼻的另一種用途——在很遠的地方嗅出它們喜愛的食物。南非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表明:象鼻可在多個空間范圍內對覓食發(fā)揮關鍵作用。非洲象可以從遠處嗅到植物的氣味,很快根據自己的喜惡做出覓食決定;同時非洲象會用它們的象鼻來探測地形,最終找到食物的正確位置并享用它們。
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以前只有名人或美容雜志才會修圖,讓人看上去“完美”,但現在隨著手機美顏工具的普及,美顏照充斥社交媒體,這會誘發(fā)一類被稱為“體象障礙”的心理問題。美顏上癮已經成為一種新現象,現在許多人去做整形手術,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和美顏照一樣漂亮。研究人員指出,整形手術可能不僅無法治療“體象障礙”問題,反而可能使其惡化,他們建議對出現這類問題的人群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目前,塑料袋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某公司以聚乙烯醇為主要原料研發(fā)的水溶性購物袋有望成為替代品,從而解決塑料袋使用泛濫成災這一問題。研究人員介紹,一個普通塑料袋需要400年才能降解,而一個聚乙烯醇水溶袋,降解只需5分鐘。購物袋處理也十分方便,扔進洗衣機就好了。即使兒童將袋子套在頭上也不會窒息,舌頭一舔就破。
2018年8月1日,日本研究專家指出,目前1/5的日本女性在開始懷孕時體重過輕,并且許多孕婦都在努力使自己在孕期的體重增加保持在低于官方指導水平。這種綜合因素導致了低體重出生兒的比例異常高,這很可能是1980年之后,日本成年人平均身高逐年下降的原因。雖然其他一些國家也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身高下降,原因包括經濟貧困、短時間內身矮移民大量涌入、飲食變差等,但日本專家表示,日本人身高變矮和低出生體重相關的證據是強有力的。
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遇到耳機被雨淋濕而無法使用、電腦被水潑濺而鍵盤失靈,甚至手機掉到水池后無法開機等情況。防水成為消費電子產品需要解決的關鍵難點技術之一。中國科學家在納米涂層領域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通過納米防水涂層技術,給電路板和電子器件表面穿上一層“納米防水服”。這種超薄的“防水服”,兼具防水、防護、散熱功能,且對接口導電性、信號傳輸性和聲音傳輸性沒有影響,穿上它的手機和電子產品再也不必擔心會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