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云南省普洱衛(wèi)生學校 云南普洱 665000)
針灸推拿不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屬于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針灸推拿教學過程中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予以提升則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性問題[1]。同時,由于針灸推拿教學質量的評價衡量則往往由學生實踐能力所決定,所以有效探究分析針灸推拿教學方法,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予以提升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本文中就分別從合理使用教具和模型、設計使用多媒體課件、以學生自體或相互認穴以及選擇典型病例實施教學的方式實施教學等方面出發(fā)展開了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中醫(yī)學基礎》中經絡和腧穴學是的針灸推拿理論的基礎,雖然其理論至今仍然難以被現(xiàn)代醫(yī)學所證實,但醫(yī)學實踐證實其效用顯著,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指導性意義,為此,對針灸推拿理論予以足夠的重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然而,由于針灸推拿理論較抽象且復雜,其內容更是枯燥乏味,所以當教學方法缺失時,則可能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為吃力。與多年教學經驗相結合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取類比象、深入淺出的講解方法、提問式、啟發(fā)式以及討論式等教學方法,采用輔助教學方法的效果更為顯著,可實現(xiàn)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繼而提升了教學效果,比如采用教具和模型等。此外,對學生進行指導制作不同硬度的棉球以及與硬幣厚度相當的布墊和紙墊,從而指導學生展開針刺聯(lián)系,獲得針刺手感,最終有效提升學生實施針灸的實踐能力[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今教學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方法,就多媒體教學而言,其優(yōu)點主要可體現(xiàn)為形象、生動、直觀等方面,其特點可表現(xiàn)為可視可聽、圖文并茂、信息量大等。同時,多媒體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對原教材線形層次結構不產生破壞的前提下,可編制出具有先進性、交互性、科學性、開放性,且適用于多個專業(yè)的針灸推拿教學課件。具體而言,針灸推拿教學課件的編制形式可分為多種,比如:Web頁、圖象、動畫、音頻、視頻以及臨床模擬診療等,用時在聯(lián)合應用多種編制形式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推升學生的臨床時間能力。此外,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同樣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將多媒體課件與教材同步配套,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等,從而在提升學生對理論理解更加的透徹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學生實踐能力[3]。
展開針灸推拿教學的過程中,示教課屬于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在腧穴教學過程中,應提前強調與之相關的內容,比如知識重點、注意事項等,從而提升學生對示教課的認識。同時在上課前,應事先布置學生對腧穴定位所學內容進行復寫,并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予以嚴格要求,在取穴方法的演示過程中時刻與學生保持互動,切實有效的讓學生摸到與腧穴相關的解剖標志,繼而保證穴位定位的準確性。其次,對學生取穴位置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取穴錯誤的情況時及時予以糾正。最后,讓學生模擬患者的方式展開相互取穴,繼而增強其實踐能力。
當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的后,對針灸推拿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具備了初步的認識,并在有實踐愿望的情況下,選擇主穴展開針推,繼而促使學生感受到針灸推拿的感覺,繼而加強認識和體會。同時,多為學生實施疾病治療,促使學生在親身經歷下提升學習和應用針灸推拿的興趣。此外,將教師指導作為前提,與針刺要領相結合,于學生自身身體或其他學生身體作為針刺對象,以較為安全的四肢遠端穴位作為針刺穴位,比如合谷、足三里、太沖、三陰交等展開針刺,從而促使學生感受到消毒、進針、行針、留針、拔針、得氣等過程中的手心感覺。同時,還可采用該方式在學生之間展開推拿、拔管聯(lián)系,以醫(yī)患換位的方式促使學生親身感受,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時間能力和服務水平,值得推廣應用[4]。
與其他醫(yī)學知識相同,針灸推拿知識的目的為醫(yī)學事件,不僅具有緩解患者病痛的作用,同時可維護生命健康服務。過去在實施針灸推拿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少、教學任務重,常常當課本知識傳授完畢后,則完成了考試結束了,繼而導致了結果和實踐完全脫節(jié),繼而難以達到教學目的。而與通過經典病理相結合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組織見習和學習,這在針灸推拿教學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5]。此外,在考試過程中可按照一定比例對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其評價內容應著重與模型或自體或他人的身體或網絡上認穴、辨證選穴、進行簡單的針灸推拿等。
有效提升學生實踐意識和實踐過程在針灸推拿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可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繼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針灸推拿課程所產生的濃厚興趣,最終促使學生將興趣轉變?yōu)橹R,并將知識轉變?yōu)槟芰?,發(fā)揮出至關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