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鑫皓
(廣西柳州市民族高中,廣西 柳州)
生物課程在高中階段是重點課程項目,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誕生了多種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基本素養(yǎng),因此本文對高中生物新課程中的科學方法教育做出探索和闡述,爭取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進步增添更多的動力。
人們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傳輸出更多的正確思維還有操作方式,在人類認知的世界中,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生物學本身是一門在實驗和觀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學科,經(jīng)過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的思考,形成科學的生物學習體系??茖W方法就是在生物學習過程中處于橋梁和中介的身份,更是將學習者和知識進行連接的紐帶,在生物教學中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此,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缺一不可,可以說科學方法的穩(wěn)定程度更高,也更具有適用性,從某種意義上去分析,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教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師要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就需要對其中的內(nèi)容做好分析研究,因此筆者在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中,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以及高中的學生學習情況對生物的科學方法進行了劃分,主要劃分為兩個層次,一種是感性認知層次,另外一種是理性認識層次,這兩個層次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缺一不可。學生的感性認知包含了對事物的觀察、對知識的實驗還有社會調(diào)查或者模擬等等,基本的研究方法包含了理性認識層次中的歸因和演繹,還有對比分析以及模型、比較等。高中生物教學觀察和實驗在生物科學方法中屬于非?;A的方式。
例如,在《分子與細胞》模塊中,運用生物的科學方法主要有歸納演繹還有分析綜合的方法,教師可以對細胞的學說建立過程進行分析,然后通過舉例的方法說明脂質(zhì)有多少種類,會有多少作用呈現(xiàn)出來。在分析綜合的方法運用上主要是對細胞系統(tǒng)功能和結構的簡述,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在《遺傳和進化》板塊中,使用假說演繹方法和模型方法,假說演繹方法主要是對孟德爾遺傳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模型的演繹方法主要是制作DNA的結構模型,由此解決更多關于遺傳的問題。
生物教材中對于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的處理使用了顯性的方式,科學知識之間都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的內(nèi)在關系在教學上可以運用隱性的方式進行有效的處理。隱性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對一些知識進行滲透,讓學生去認知和領取以及體驗,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科學方法運用得到啟發(fā)。教師對于科學的方法相關步驟和內(nèi)容并不做過多的講解,這樣學生就無法認識到科學的方法,由此針對一些隱性的教育還需要教師加以關注,讓教育顯性化,運用更多的科學方式在教育中得到運用是當前的主要教學任務??茖W方法教育顯性化就是在教材中給出學生明確的科學方法還有名稱,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意識到科學方法的作用,并且學習上有意識地進行訓練??茖W的方法顯現(xiàn)在教學中,例如,使用假說演繹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是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研究人員可以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作出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獲得結果,假說演繹推理就是通過推理還有想象提出問題的假說,然后按照假說再進行演繹推理,這樣就能夠檢驗最初的假設是否是成立的。
生物學科的教學教師一般會從知識的傳授出發(fā)去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更加關注對生物概念還有原理以及規(guī)律的討論分析,此種方式已經(jīng)被提出質(zhì)疑,輕視了方法,過于關注知識。因此教師要對方式進行轉變,科學地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無論是在概念教學上還是在實驗教學上,都需要從方法出發(fā)去理解教材,給學生更多具體和豐富的生物現(xiàn)象,讓學生去歸納、觀察、總結、探究等。
例如,在生物《染色體組》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進行設計,給學生提供一種動物的染色體照片,如果蠅,將雌雄都顯現(xiàn)出來,進行圖解,通過理性的思維形式進行對比分析,概括出染色體組的相關概念,然后給學生提供人的細胞生殖細胞圖,調(diào)動學生的理性思維,通過演繹的方法強化學生對特殊個體的認知,再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中生物新課程中的科學方法教育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科學教育方法,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方法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全面的認知、更深入的理解,進而掌握好生物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