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穎 羅 超
(吉林省農安縣巴吉壘鎮(zhèn)中學,吉林 農安)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遠遠高于內陸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水平的差距導致城市高中化學教育與農村高中化學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瘜W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農村考生而言,高考甚至可以改變考生日后的生活軌跡。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加速發(fā)展,在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農村生源。留在農村的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難點不能全部吸收。由于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不符,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導致學生的化學成績無法提升。
大多數化學教師對新課改的內容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的教學經驗導致新的教學方式效果不佳,有的教師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學習,不考慮實際情況就進行開放式教學。這種流于表面形式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目標不明確,過程缺乏秩序,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無法提升。
我國大多數農村高中教師仍舊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進行“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的重要性?!鞍k式教學”模式的形成與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原有的思想觀念中,教師一直占據著課堂的主要地位,學生只能配合老師進行學習。在這種觀念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化學成績也是止步不前。
作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想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改變傳統(tǒng)觀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用于課改的需要,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及時更新自身的理念。例如,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一直站在講臺的“神壇”上,以長者的姿態(tài)進行教學,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命令”。雖然這種理念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統(tǒng)一管理,但是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因此,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態(tài)度,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既可以是學生的榜樣,又可以是學生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積極交流。只有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才能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對于提高農村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卷面成績,忽視了學生真正的化學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提高農村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節(jié)的時候,教師在正式講解教材內容之前,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教學。為了保證分組教學質量,防止學生討論與教學內容無關的話題,教師需要將全班學生打亂順序,隨機組成小組。針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需要分工合作,開啟集體智慧,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講“合金”的時候,小組成員可以互相配合,共同解決“合金的概念”以及“合金的性質特點”等問題。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不僅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提高了團隊合作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操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實驗對學生的作用。教師通過化學實驗,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目前,大多數農村高中條件有限,實驗室緊缺,實驗教學重理論、輕實踐。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實驗課的資源進行化學實驗實踐課,盡可能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動手操作,對于沒有條件操作的實驗,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演示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的理解。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根據學生的問題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符,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