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
制作背景
Days of the week是上海牛津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3 My colourful life模塊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節(jié)課的難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核心詞匯的發(fā)音和拼寫。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這些核心詞匯學生并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不過,他們在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十單元學習過sun和moon。因此,學生很容易掌握Sunday和Monday這兩個生詞。Friday這個生詞對于學生而言難度也不大。但Tuesday、Wednesday、Thursday、Saturday這四個單詞的讀音和拼寫對于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②學生不了解七天的由來,也不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該學習工具主要為解決以上兩大難點而制作。通過PowerPoint的動畫效果和自然拼讀法,學生聯(lián)系舊知并學習新知,掌握了核心詞匯的發(fā)音和拼寫。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七天的由來,了解詞匯背后的故事。
特色與亮點
1.情境設置,趣味性強
故事背景設置在《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巴學園,在巴學園(The Bus Study Garden)里,學生上午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課程,下午也可自由選擇喜歡的活動。學生聽了以后學習興趣非常濃厚,積極地設置自己在巴學園的課程表。
2.播放微課,培養(yǎng)文化意識
在自制微課視頻中,我介紹了七天的由來,讓學生了解與之相關的西方神話故事。通過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知識,學生增加了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力,進而拓展了文化視野,培養(yǎng)了文化意識。
教學策略
圍繞Days of the week話題,我利用歌曲、自然拼讀法、Camtasia Studio軟件制作微課,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舊知開拓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創(chuàng)編文本符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心智特點,深受學生喜愛?!洞斑叺男《苟埂肥切W四年級學生的必讀書目。該書中提到的巴學園模式是學生們的理想天堂,以此為情境依托,創(chuàng)編了小豆豆一周的校園生活。該文本還揉入了之前所學課程和活動相關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設計思路及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本學習工具由warming up& lead in、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 &practice、know more等四個部分構(gòu)成。①熱身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節(jié)奏歡快的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核心詞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②新授環(huán)節(jié):利用自然拼讀法,解決單詞發(fā)音和拼寫這一難點;利用創(chuàng)編文本My colourful weekdays,了解小豆豆在巴學園一周的精彩校園生活。③鞏固操練環(huán)節(jié):假設學生成了巴學園的學員,請自主設置一周的課程表并分享(上午可自選任意課程三節(jié);下午沒有課,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④拓展環(huán)節(jié):通過自制微課視頻,學生了解七天由來的神話故事,從而了解文化背景知識。
針對小學生的視覺偏好,我將背景顏色設置得比較鮮艷。精美的頁面設計、和諧的色彩搭配以及有趣的課堂設計,使得學習工具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Warming up & lead in
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剪輯了一首英文歌曲Days of the week。這首歌曲不只是讓學生單純地唱“Monday、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Saturday、Sunday”這幾個詞,而是讓學生用多種形式演唱這首歌曲——大聲唱,小聲唱,拍手唱,跺腳唱,驕傲地唱(如圖1)。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我將這首歌曲先放在“英語學習微信群”里,讓學生們自己在家學唱這首歌。第二天課堂上,當我播放這首歌的時候,學生們基本都能跟著唱。我自己也跟學生做動作,一起唱歌,以促使自己更具激情地投入到教學中,把快樂的情緒傳遞給每位學生。
根據(jù)視頻的內(nèi)容,我提出問題:“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有了歌曲的導入,學生能夠十分輕松地回答這個問題,從而導入課題——Days of the week。我提出的問題用太陽的形式呈現(xiàn),答案用云的形式一一呈現(xiàn)。七個單詞“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以云的形式,圍繞著太陽呈現(xiàn)出來。我用紅色標出七個單詞中相同的“day”,用不一樣的顏色標出不同的地方(如圖2)。這樣能夠讓學生很直觀地發(fā)現(xiàn)這七個單詞中的相同部分,減少記憶的負擔。
2.Presentation
(1)自然拼讀法的運用
對于學生而言,記憶單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詞匯量的大小在英語的學習中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單詞就如一磚一瓦,慢慢地堆砌成為萬丈高樓。如何讓學生記住這七個單詞呢?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配合自然拼讀法,將單詞化繁為簡,讓學生嘗試自己拼讀單詞,從而掌握單詞的發(fā)音和拼寫。例如,展示Monday,我首先出示月亮的圖片?!癿oon”這個單詞學生們早已掌握,利用動畫效果,我把字母“o”去掉一個,把“m”變成大寫,讓學生嘗試拼讀“Mon”,然后再出現(xiàn)“Monday”。用舊知帶新知,我利用自然拼讀法讓學生嘗試拼讀單詞,既解決了單詞的讀音,又解決了單詞的拼寫。
與此同時,單詞的教學不應該脫離句子,詞不離句。所以,我用本課的核心句型“What do you do on Monday?”提問,讓學生利用舊知,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回答(如圖3)。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有了很多豐富多彩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操練,學生們能夠利用核心句型“I ________ on Monday”,描述了自己平時周一所做的事情。endprint
(2)chant的妙用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chant的妙用可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緩解上課的疲勞,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和句型。之前對于七個單詞已經(jīng)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這個時候可以緩解一下上課的氛圍。所以,我采用了chant,利用chant瑯瑯上口的節(jié)奏,鞏固所學的單詞和句型(如下頁圖4)。
(3)有趣的創(chuàng)編文本
單詞和句子固然重要,在英語學習中,語篇也極其重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單詞的學習必須放入語篇中。因此,如何給孩子們提供有趣的語篇,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讓我費盡心思。
于是,我借用了《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小豆豆的形象,介紹小豆豆一周的校園生活(如圖5),以此為情境依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該文本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置的,上午是自選的三節(jié)課,下午是活動。該文本自然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創(chuàng)編文本時,我聯(lián)系之前學過的有關課程和活用的詞匯,把這些已學的知識揉入文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語言的學習,就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在文本學習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聽文本,完成小豆豆的時間表。緊接著,我再讓學生齊讀文本學習文本內(nèi)容。最后,我讓學生復述文本。從聽到讀,再到復述,層層遞進,培養(yǎng)了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綜合技能。
3.Consolidation & Practice
一個好的鞏固操練設計,應該讓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自己探索,實現(xiàn)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學會應用。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應該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樂于開口說英語,樂于分享。
巴學園是學生理想的樂園。如果學生每天上午可以選擇自己想上的課程,下午沒有課,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生肯定很開心。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肯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說英語的欲望。之前小豆豆精彩的一周,為這個環(huán)節(jié)做了鋪墊和準備工作,這樣的任務對于學生而言,難度不會太大。該話題也符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分享自己的時間表。
在鞏固操練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四人一個小組,自主設計小組的課程表,然后用核心句型進行對話操練,進行展示(如圖6)。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舉手十分積極,參與范圍廣,深受學生喜愛。
4.Know more
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文化意識是教學本身的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上,很少涉及到七天的由來。我認為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是學幾個單詞,更重要地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所以,我用Camtasia Studio軟件制作了一個微課,介紹七天的由來(如圖7)。
通過自制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七天的由來,了解相關的神話故事。西方人把Sunday獻給了太陽神,把Monday獻給月之女神,把Tuesday獻給了戰(zhàn)神Tyr,把Wednesday獻給了北歐諸神之父Woden,把Thursday獻給了雷神Thor,把Friday獻給了Friggy(主司婚姻和生育的女神),把Sturday獻給了農(nóng)神Saturn。學生們聽了以后,非常感興趣,對于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評價與反思
本學習工具以PowerPoint軟件為平臺,將圖片、文本和音頻、視頻兼容并蓄,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很好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本學習工具不只是單純地為了教孩子單詞和句型,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幕前幕后
耶魯大學的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理查德·萊文認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話語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都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設置的。我希望學生們在我的課堂能感受到自由平等的意識,能暢所欲言,能感受到快樂和幸福。英語教師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本身,而應該是語言背后的文化意識。語言僅僅是一個載體,承載著一種思維方式。我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英語的學習,開闊視野,多一種思維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
評委印象
評價一個學習工具是否優(yōu)秀,并不是只看這個學習工具是否有華麗的界面,而是要先看這個學習工具是否實現(xiàn)了其應有的作用。例如,教學設計是否明確,內(nèi)容呈現(xiàn)是否科學,技術(shù)運用是否得當,藝術(shù)效果是否美觀,學習工具創(chuàng)新是否巧妙等。Days of the week學習工具雖然主要以PowerPoint軟件為平臺,但是教學目的十分明確,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學習工具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解決一些教學過程使用其他教學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和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因此在評價一個學習工具時,首先要看它的教學設計思想和教學策略是否清晰,教學對象和目標是否明確。Days of the week學習工具的教學內(nèi)容選材適當,邏輯層次清楚,重點、難點突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特點。該學習工具通過PowerPoint將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融合在一起,將知識點很好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達到了寓教于樂。學生在掌握單詞和句型的同時培養(yǎng)了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Days of the week學習工具的教學策略合理,有助于支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或探究式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語言背后的文化意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
創(chuàng)新是學習工具的生命力。創(chuàng)新不是標新立異,不是光怪陸離的技術(shù)展示,而是要在如何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上做文章。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好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該學習工具的設計符合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灌輸走向引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重結(jié)果”走向“重過程”,變“學會”為“會學”。
美中不足的是,該學習工具的藝術(shù)性稍顯欠缺,設計不夠?qū)I(yè)。例如,該學習工具界面中的顏色搭配不符合美學要求,顏色過多過亂。另外,版面布局中的“留白”法則應用不足,整個學習工具的版面看起來比較擁擠。
(點評人:NOC活動評委/河南省開封文化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 繆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