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市第三十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1)
政府為讓棚改地區(qū)最普通薄弱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不斷加大學校辦學投入,硬件建設逐漸齊全,但更需要加大內涵發(fā)展。2015年3月新一屆領導班子來到三十中學,他們不但有教學經(jīng)驗,更有一種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情懷,他們知道要讓地區(qū)百姓認可這所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刻不容緩。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家長,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2015年4月,領導班子在社區(qū)開辦了“名師”講堂,每周一、三、五下午3:00-4:00為對口小學六年級的孩子義務輔導數(shù)學、語文、英語,做好知識的銜接工作。在此期間,他們接觸到了學習成績卓越的學生,也看到了字不成行、加減乘除都很吃力的孩子;了解到了家長的眾多想法: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家長希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分到一個班級,那樣成績會越來越好!成績稍差的學生家長不希望把“差生”放到一個班級,不但成績會越來越差,而且擔心將來孩子的品質會越來越差!但所有家長的統(tǒng)一心聲是希望那位數(shù)學教師作為孩子的班主任?!氨娍陔y調”呀,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他們的想法是:一定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經(jīng)過幾天的冥思苦想,辦法來了——“分層教學 整體推進”,就是將所有學生集中在一個行政班,由家長心儀的老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學生實行統(tǒng)一管理。在基礎課教學中,統(tǒng)一授課,在課后輔導中,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分A、B班兩個教學班,由同一個教師任課,分層推進。滿足了眾多家長的需求,并出色地完成了小升初的招生工作。
新一屆學生帶著滿滿的希望走進這所學校。在入學前的軍訓中,他們在學校領導和老師、教官的悉心指導和率先垂范精神的鼓勵下,不畏酷暑、堅持訓練,在20個連隊的會操比賽中獲得了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孩子們歡欣鼓舞,家長們信心百倍。但在開學后的實際教學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們的心情變得越發(fā)沉重。這些孩子不但基礎差,而且偏科現(xiàn)象非常嚴重,如李明月同學數(shù)學能得90多分,英語卻是20幾分、滕佳鵬同學數(shù)學95分左右,語文卻是50多分。按照三科總分分A、B班,就有吃不飽、吃不好的問題,即使是基礎課統(tǒng)一,輔導課分層,也不能很好地服務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又遇到了難題。又一次面臨必須解決的問題。經(jīng)過反復斟酌“走班式”分層教學誕生了。
“走班式”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每次每學科階段測試的成績分成A、B兩個教學班。數(shù)學、語文、英語、政史、地生5個A、B班的學生不盡相同,但教學進度大致相同,教學內容深度、廣度有所不同,就形成了“走班式”的教學模式。
課改需要方向明確,課改需要堅持。為助推這所學校的“分層教學”工作持續(xù)有效的開展,2015年——2016年他們積極組織區(qū)級骨干教師15人申請“分層教學”小課題的實踐研究,并已順利結題。2016年5月他們申請的市級課題“城邊學校分層教學 整體推進實踐研究”,通過專家組的課題論證,正式立項研究。2017年6月,他們申報的省級課題“城邊學校走班式分層教學實踐研究”通過了立項申請正式研究。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的“分層教學”,讓教師們將教學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有了更加明確的工作目標。他們開展理論學習、上“分層教學”研討課、匯報課,研究不同課型的分層教學方式,并設立四個子課題:課堂教學分層、課后作業(yè)分層、課后輔導分層、評價分層,讓研究更有側重。定期開展研討,對在“分層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困惑共同分析,各抒己見。書寫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盡管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千差萬別,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心、關注,同學的鼓勵、贊賞。孩子們有了學習信心、有了學習目標,都在努力進取著……
學校在探索“走班式”分層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引領教師認真鉆研、潛心思考,開展教師素養(yǎng)提升工程,通過講座、經(jīng)驗介紹、網(wǎng)絡學習、讀書交流等活動,點燃了教師的激情。短短三年的時間,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微課大賽,多人次獲獎;有的被評為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新秀;在“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多人次獲得部、省、市級優(yōu)秀課;教師發(fā)表文章多篇。一所名不經(jīng)傳的薄弱學校的教師通過對分層教學的研究,已經(jīng)揚起自信的笑臉。
分層教學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努力方向,他們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學習成績穩(wěn)穩(wěn)提升。九年級的開放性自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不同的教師,進行查缺補漏。連續(xù)兩年中考體育滿分率獲全區(qū)第一名,中考平均分提高近300分;七八年級學生積極參與分層學習,各科一分三率明顯提升,得到家長的好評、同行的認可。
在深山中他們不斷找尋、不斷探索,前方的路悠遠而漫長,也許會布滿荊棘,也許會有許多溝溝坎坎。但“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盡管他們在“走班式”分層教學改革的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看到孩子們都能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幸??鞓返某砷L,他們的步履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