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傳奇藝人魏義民:要用“猴加官”“征服”世界

      2018-02-27 00:22王麗
      華人時刊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手藝湯姆老伴

      王麗

      起源于中原地區(qū)的“猴加官”,是用紅膠泥做成的猴頭猴臉和京劇臉譜,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這門民間絕技曾被塵封幾十年,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才重新被世人知曉。英、法、德等多國民俗博物館爭相收藏。如今,魏義民是全國唯一掌握“猴加官”這一傳統(tǒng)技藝的民間藝人。他不僅成了很多外國人眼中的藝術(shù)大師,還要用這只神秘的中國猴子“征服”全世界!

      拜流浪藝人為師,制作會動的“活泥猴”

      今年89歲的魏義民出生在中原古城南陽,讀小學(xué)時,他在課本上見到一種名叫“猴加官”的小玩意兒,那是一種用紅膠泥制成的小猴子,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像豫劇《七品芝麻官》里縣太爺戴的那種官帽,神氣十足,又活潑有趣。那時候,他就深深記住了這個神秘又可愛的民間純手工工藝品。

      14歲那年冬季的一天,魏義民和幾個小伙伴在老家的白河邊上玩耍,忽然遇到一位挑著擔(dān)子走江湖的民間藝人。只見他從箱子里取出工具,不大功夫,就把手里的一塊膠泥做成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猴子,烤干后認真彩繪,把它裝扮得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更逗的是,通過手藝人提線操作,猴子竟能把戴在頭上的面具非常麻利地取下、戴上,不?!白兡槨?,圍觀的人個個被惹得哈哈大笑。

      魏義民被這個泥猴的“本領(lǐng)”驚呆了,而且這種現(xiàn)場制作和表演,比他在課文上讀到的“猴加官”更生動、好玩。魏義民覺得這個手藝人太了不起了,心想,如果自己能學(xué)到這手絕活該多好!后來他從一位說書人口中得知對方來自新野縣,是一位居無定所的聾啞人。魏義民便央求父親,讓每天走街串巷討生活的聾啞師傅住到了自己家里。從此,他拜師學(xué)藝,與“猴加官”結(jié)下不解之緣。

      猴加官,又被稱為會動的“活泥猴”,在中原地區(qū)流傳了300多年,是豫中地區(qū)獨有的民間特色工藝品。泥巴做成的猴頭猴臉和京劇臉譜,猴身粘著染了五彩顏色的“猴毛”,釘上一指寬的布條做成胳膊和腿,一根細線系住猴頭,兩根細線分別穿在“猴手”和耳朵上的小孔里,并和一張京劇臉譜相連,然后一起綁在木棍上。抖動木棍,就會看到表演了。

      魏義民后來從古籍記載中了解到,“猴加官”是從民間耍猴中衍生出來,流行于清朝,史書上對它的記載是“猴財”、“猴富”、“猴壽”、“加官”。它是舊時戲曲開場或在演出中遇達官顯貴到場時加演的舞蹈節(jié)目,由一個演員戴假面具,穿紅袍、皂靴,手里拿著“天官賜?!?、“指日高升”、“一品當(dāng)朝”等字樣的布幅逐次向臺下展示,表示慶賀,有祝福、祝愿的意思。它同時也是舊時小孩的玩具,經(jīng)過一代代藝人的加工和創(chuàng)新,才形成了目前看到的“猴加官”造型。

      師父雖是殘疾人,但心靈手巧,非常聰明,魏義民跟著他一下就苦學(xué)了3年。外界不了解的是,“猴加官”看似小玩意兒,卻融合了泥人、臉譜繪畫、布藝、雕刻等多種技藝。它的手工制作過程雖看上去簡單,其實相當(dāng)復(fù)雜,不僅需要在紅膠泥球上捏出猴臉,還要有極高的繪畫能力?!八厥獾淖龇ê陀昧现灰幸粯佑姓`,也很難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來?!贝送?,還需要充分掌握好杠桿原理,這樣小猴子才能在一次次的摘、戴面具中經(jīng)受住把玩。

      因為對“猴加官”非常著迷,魏義民學(xué)習(xí)起來自然刻苦,兩年不到,他練就了一手精湛的制作技藝,頗受師父器重,得以領(lǐng)頭制作。在他兒時的記憶中,古城街頭每逢年節(jié),都有很多人爭著給孩子買“猴加官”。師父的生意非常紅火,偶爾,他還用賺來的錢給魏義民買好吃的或一身新衣服,這讓他快樂異常。

      魏義民剛出師不久,也干起了靠手藝吃飯的活兒,而且豐衣足食。然而好景不長,很快日軍就攻占南陽,加上又遇災(zāi)荒年,人們紛紛逃難而去,魏義民想開一家鋪子專門出售“猴加官”的計劃也隨之化為泡影。接著,他隨家人逃難到外地。世道亂了,很多人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給孩子買玩具,他做的“猴加官”自然也乏人問津,魏義民只得靠做小工和要飯過活。

      1949年11月,魏義民參軍,并于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轉(zhuǎn)業(yè)后他被分配到鄭州市公交公司工作,接著又娶妻、生子,終于在城市里開始了新生活,年少時的這門漂亮手藝,也慢慢地被忙碌的生活掩蓋了光芒。

      40年后重出江湖,“猴子”幫他渡過難關(guān)

      1980年,魏義民從公交公司退休。幾十元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6口人,生活非常困難。有一天,老伴突然想起他嘮叨了無數(shù)遍的“猴加官”,盡管魏義民曾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可她卻從未見到過這種“寶貝”。于是老伴來了興致,便問他還會不會做?;膹U了40多年的手藝,要不是刻骨銘心,可能就想不起來了。于是,此時閑下來的魏義民,開始琢磨著重拾“猴加官”的老手藝。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大半輩子過去,手藝早都忘得差不多了,又沒有制作的磨具,這讓他犯了難。最終,在老伴的鼓勵下,憑著對“猴加官”的熱愛,魏義民又從制作磨具開始,一步步回想起當(dāng)年的制作工藝:制磨具、做猴頭、安鐵絲鉤、做猴身、制提線木棍……

      最初,由于工具不全以及忘記部分制作細節(jié)等原因,魏義民做了半個多月也沒搗鼓成功。又經(jīng)過一陣摸索,他漸漸能做出“猴加官”了,只是粗糙些,后來通過不斷改進工藝越做越像,周圍的老人們一看,都說和小時候玩的一模一樣,勾起了不少人對童年的回憶。

      很快,就有十幾個人找到魏義民家里定做,他們基本上都是老人,買了“猴加官”后主要用來欣賞、把玩、懷舊。

      之后的幾個月里,在大伙“慫恿”下,魏義民一口氣做出上百個“猴加官”,索性讓老伴兒拿到鄭州二七塔、碧沙崗公園附近賣。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究竟能否賣出去,夫妻倆心里并沒底。沒想到,由于魏義民的“猴加官”做工精致、配色鮮艷,而且年輕人從來沒見過,覺得很稀奇。時間不長,老伴手提“猴加官”的表演,便引起很多人圍觀。只見她雙手捏著小木棍,棍上的細線與懸著的“猴加官”相連,她輕輕地轉(zhuǎn)動著手中的木棍,形象逼真的小猴子便會反復(fù)地戴上、摘下手中的臉譜,一扯一動,一個“猴加官”的動作便完成了,小猴子滑稽可愛的動作,惹得眾多圍觀的市民笑聲不斷。一位老大爺激動地說:“好幾十年沒有見到這個東西了,歡喜得很,給家里所有的小孩子每人買了一個?!眅ndprint

      尤其是人群里的小朋友,覺得這種“會做游戲的泥猴”很有趣,便嚷著讓爸媽或爺爺奶奶給自己買一個玩。

      按當(dāng)時的物價水平,10元一個并不便宜,對普通家庭來說給孩子買這種玩意兒甚至有點“奢侈”,但因為“猴加官”的表演妙趣橫生,為逗孩子高興,不少家長還是高高興興地掏錢買了。后來迷上“猴加官”的孩子越來越多,魏義民的生意竟出乎意料地好。第一個月,他就賺了500多元錢,是退休工資的好幾倍!見這種老手藝如此受人喜愛,“含金量”又如此之高,老伴驚訝之余,樂得笑開了花。

      一次,一位豫劇大師看到魏義民做的“猴加官”后贊嘆不已,她說,這才是真正的“民間藝術(shù)品”。還進一步解釋說,“猴加官”的猴同“侯”,猴子戴上臉譜官帽,寓意“封侯又加官”,古時候在老百姓眼里,這可是個吉祥物。這位老藝術(shù)家還特意讓魏義民給她做了兩個“極品”用于收藏。

      “夏天我就在家里做,等到過年的時候老伴帶出去賣。每年春節(jié)能賣掉千余個,得來的錢讓本來緊巴巴的生活有了些滋味?!蹦鞘俏毫x民最快樂的3年,依靠自己的手藝和勞動,家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甚至還添了一臺當(dāng)時屬“奢侈品”的大彩電。

      誰知天有不測風(fēng)云,后來老伴忽然患上重病,魏義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照顧老伴上,他做的“猴加官”越做越少。待到夫人去世,老人的生活也暗淡下來,再也提不起勁兒,“猴加官”這門手藝再次停了下來。

      2004年,河南啟動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在熟人帶領(lǐng)下,魏義民帶著“寶貝猴子”來到省民間藝術(shù)家學(xué)會?!昂脦资隂]有見到這個東西了!”工作人員一看,非常驚訝,當(dāng)時就吸收老人為河南省民間藝術(shù)家學(xué)會會員。于是魏義民重拾手藝,并于次年獲得了國家專利。

      2007年,在中原民間工藝美術(shù)展覽會上,魏義民制作的猴加官一舉摘得金獎,讓他又有了精神頭兒,創(chuàng)作勁頭一發(fā)不可收。他還用每次做猴加官剩下的泥巴捏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作品,有常見的白菜、蘿卜,栩栩如生,上面還趴著一只蛐蛐,妙趣橫生。老人說,這些都是靈感來時順手捏的,算是配“猴加官”這朵紅花的綠葉吧!

      英國藝術(shù)家千里尋找“猴加官”

      2009年,“猴加官”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央電視臺一頻道和四頻道的記者專門來到鄭州,為其拍攝了30分鐘的專題節(jié)目。后來日本《朝日新聞》、美國《洛杉磯時報》及英國BBC等,都對其進行了報道。魏義民的這手絕活,令無數(shù)外國人為之傾倒,并稱其為“民間藝術(shù)大師”。

      2015年,一位名叫湯姆·克魯克的英國藝術(shù)家在一本西方攝影雜志上看到來自中國的“猴加官”,大吃一驚。原來,他曾祖父的姐姐艾偉德是一名獨立女傳教士,1930 年,28歲的她曾來到山西陽城傳教并從事慈善活動,在抗戰(zhàn)中,她冒著日機轟炸等危險,幾經(jīng)生死,孤身一人帶著百名孤兒完成千里大遷徙,將孩子們從戰(zhàn)火紛飛的山西,護送到西安以宋美齡名義設(shè)立的陜西第二保育院,并且成為首位加入中國國籍的西方宣教士。她的傳奇故事后來被改編成電影《六福客?!?,由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主演,使這名慈善家“小婦人”聞名世界。湯姆·克魯克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他家里有一張照片,就是艾偉德與幾個中國孩子在玩這種“漂亮的東方猴子”———“猴加官”!

      2015年10月,湯姆·克魯克特意從倫敦來到中國,參觀了當(dāng)年艾偉德工作過的陽城教堂遺址,還按照當(dāng)年先人走過的路線,從山西陽城徒步480公里來到西安。湯姆自幼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令他頗感遺憾的是,無論在西安或北京,他都沒找到照片中那只“神秘的猴子”。無奈之下,湯姆·克魯克找到法國駐華大使館,在有關(guān)人員幫助下,他拜訪了一位北京的收藏家,在他家里終于看到了一個“傳說中的猴加官”。那位收藏家不僅向他介紹了“猴加官”的歷史文化背景,還當(dāng)場讓這只“猴子”進行了“表演”。湯姆·克魯克被它不停戴面具、取面具的滑稽“變臉”,逗得哈哈大笑。“這太神奇、太有趣了!”他說。

      尤其是得知它是“非遺”寶貝后,湯姆提出讓對方賣給自己,最后一路加價到2000英鎊,可那位收藏家死活不答應(yīng),因為他家里就這一個,而且是上輩傳下的珍貴紀念品。見用錢無法“搞定”,這位英國藝術(shù)家就向老先生講述了艾偉德在中國的傳奇故事……老人最終被湯姆·克魯克的真誠所打動,分文不取,將自己收藏的“猴加官”贈送給了他。

      魏義民從朋友口中聽到這件事后,既驚喜又非常感動。想不到,一個外國人為得到一個“猴加官”,竟甘愿出那么多錢,費那么大勁!他開始認識到做“猴加官”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老祖宗留下的民俗文化瑰寶。

      一個最尷尬的情況是,雖然“猴加官”被列入“非遺”保護名錄,但當(dāng)年和魏義民一起學(xué)習(xí)的兩個師兄弟都已離世,如今能夠掌握此項技藝的全中國只剩他一人,而且老人又年近9旬,說不準哪天就“走”了。也就是說,這門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魏義民說,政府和相關(guān)部門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他覺得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喜歡、收藏“猴加官”,就是對這項手藝最好的保護!“我希望能有一些年輕人來學(xué)習(xí),把這種制作絕技一代代傳承下去?!彼f如果這項老祖宗傳下來的珍貴技藝在自己手里“斷了根”,他就成了千古罪人。

      值得慶幸的是,前不久魏義民收了顧鵬、楊潔兩個徒弟,堪稱美女+帥哥組合,而且兩人都是高學(xué)歷,老人相信他們有能力繼承“猴加官”藝術(shù),并將其發(fā)揚光大。

      截至到2016年7月,在湯姆·克魯克先生的熱心推薦下,“猴加官”已先后被倫敦民俗博物館、法國民俗博物館以及挪威和德國的多家私人博物館收藏。2017年,師徒三人還要到歐洲各國進行巡回展出和表演,魏義民要用這只神秘的中國猴子,“征服”全世界!

      (責(zé)編 孫禮勇)endprint

      猜你喜歡
      手藝湯姆老伴
      我和老伴的快樂“毽 ”身法
      老手藝
      和老伴一起洗腳
      春·手藝
      掉錢
      王子學(xué)手藝
      退休老人就怕閑
      凤翔县| 新昌县| 甘谷县| 游戏| 满洲里市| 文安县| 扶余县| 布拖县| 收藏| 嫩江县| 浦城县| 化州市| 彰化县| 曲麻莱县| 自治县| 常德市| 林口县| 额尔古纳市| 清丰县| 清水县| 日土县| 湄潭县| 南投县| 河池市| 社会| 郸城县| 鄂尔多斯市| 东丰县| 西藏| 甘德县| 滦南县| 拉萨市| 青河县| 富源县| 古浪县| 丹江口市| 利津县| 静乐县| 甘谷县| 天祝|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