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貴建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扶貧工作者,我始終認為,做好扶貧工作有三點很重要:一是要有樂于奉獻的為民情懷,二是要有堅忍不拔的吃苦精神,三是要有忠誠擔當?shù)母呱衅焚|。近年來,永州市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實際行動篤行習近平總書記“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囑托,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累計減貧476456人,475個貧困村出列,3個省扶縣摘帽,貧困發(fā)生率從13.5%下降至3.3%,就業(yè)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等多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大處著眼,胸為“帥”謀。永州市扶貧辦作為“參謀部”,處于脫貧攻堅戰(zhàn)的前沿,既要吃透上情,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永州落地落細落實;又要摸清下情,緊扣“六個精準”創(chuàng)新方法路徑。永州共有5個貧困縣、774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7.3萬人,任務相當艱巨。為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我們牽頭起草了“1+X+部門”的精準扶貧系列政策文件,抓好頂層設計,列出了全市脫貧攻堅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全面開展了“12345”“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扶貧;大力推行“四跟四走”產業(yè)扶貧模式,大力發(fā)展“扶貧車間”,實現(xiàn)了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yè);積極推進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探索“扶志氣建講堂、扶技能建中心、扶產業(yè)建基地、扶隊伍建堡壘”的“四扶四建”模式,充分激發(fā)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竭力擔當,甘為前“卒”。責任不壓實、措施不落地,口號再響亮,也難以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黨委政府決戰(zhàn)決勝的信心足、決心大,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優(yōu)先保障。作為扶貧干部,沒有理由、沒有借口退縮懈怠。按照“學(政策)、下(基層)、查(問題)、斷(原因)、改(抓整改)、問(問責追責)”六字訣工作思路,市扶貧系統(tǒng)干部職工深入貧困村、走訪貧困戶,竭力以“繡花功夫”落實落細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兩年來,走訪了216個貧困村、1232戶貧困戶,在鄉(xiāng)鎮(zhèn)、村座談86場次,走遍全市37個深度貧困村,行程13萬余公里。通過走訪調研,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場交辦、督促整改落實,愿唱“黑臉”、敢當“包公”,對作風不實、整改不力、工作后進的人和事,堅持原則、不循私心,大膽約談問責。
用心用情,夙夜為公。我出生在貧困農村家庭,切身經(jīng)歷過困難的生活,對貧困群眾有著真摯深厚的感情,讓貧困群眾早日擺脫貧困奔小康,是我的應盡之責和人生追求。在貧困群眾這個“大我”面前,個人的榮譽、家人的訴求都是“小我”?;谶@個認識,始終帶著感情、充滿激情去干、去拼。為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扶貧工作,全國現(xiàn)場會籌辦期間,我連續(xù)奮戰(zhàn)3個晝夜,直至虛脫。去年5月,我父親重病住院,沒有抽一天時間陪伴盡孝;去年10月,我因患腎惡性腫瘤,做了左腎切除手術,當時正值“6·25”洪災災后重建,又有3個省扶縣摘帽的任務。手術后不到一個星期,我就到全市受災最重的貧困村了解情況。得悉雙牌縣南漯村產業(yè)基地和進村公路被洪水沖毀,我從麻江鎮(zhèn)步行5.6公里進行現(xiàn)場勘察,到村里時,休息了半個多鐘頭才緩過勁來。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我與同志們一起戰(zhàn)斗,經(jīng)常加班加點,“白加黑”“五加二”,但使命在肩,無怨無悔。
“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風雨兼程是狀態(tài)?!碑斍?,脫貧攻堅到了攻堅拔寨、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時刻,容不得半點懈怠,更不能有絲毫松勁。今后,我們將倍加珍惜榮譽,一鼓作氣,沖鋒在前,為全面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而努力奮斗,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永州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