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圓媛
2016年年初,黃景瑜憑自己擔綱主演的爆款網(wǎng)劇邁入娛樂圈,火速晉級“流量小生”之列,卻在半年之后進入了長達一年半的“沉寂期”。在這段曝光率很低的日子里,黃景瑜并未停止“成長”。在搭檔王千源首度觸電大銀幕后,他又加入了備受矚目的《紅海行動》劇組,同導演林超賢一起前往北非的戈壁灘“特訓”,一圓自己的軍人夢。對話本刊記者,黃景瑜分享了拍攝過程中的種種經(jīng)歷,有能令一屋工作人員大笑的段子,也有不少危險的瞬間?;貞浧疬@一年多的光景,黃景瑜“感激一切”。當下,在事業(yè)方面,黃景瑜格外具有自己的主見,他清醒地意識到,追求“流量”與“火”并不可靠,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選擇自己喜愛的劇本。他不介意被稱作“偶像”,因為他自信于偶像與演員不需要清晰地劃分,“偶像怎么就不能好好演戲了嗎?演員就不能長得帥了嗎?”如今的黃景瑜真誠、耿直依舊,卻也成熟幾分。
大約兩年前的同一時期,黃景瑜正式跨入影視圈,憑一部熱播網(wǎng)劇幸運地一夜成名,躋身流量小生之列,勢頭正盛。而在隨后近一年半的時日內(nèi),黃景瑜卻幾近在熒屏上“沉寂”了,在日新月異的演藝圈與“白熱化”的競爭環(huán)境下,這對新晉偶像來講顯然十分“危險”。不少粉絲也曾一度為他擔憂,但在得知黃景瑜又進入新劇組開始拍戲后,她們又放下了懸著的心,負責打理官方粉絲群的“護鯨團”成員告訴本刊記者:“一開始他不出現(xiàn)了我們也會著急、會害怕,但是后來知道他在努力著,(我們便)知道一切都在慢慢變好。作為粉絲,可能沒有辦法爭取資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最好的數(shù)據(jù),給他最好的應(yīng)援,讓他知道我們一直在他身后,做他堅強的靠山。與黃景瑜同行,看盡一路風景,是幸福美好的事情!”如今,黃景瑜攜作品“歸來”,看起來,如護鯨團所說,他正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曾經(jīng)的幸運是火速爆紅,而現(xiàn)下的幸運對于黃景瑜來講意義更為重大,在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他前后三次進組,每一次都遇到了讓他受益匪淺的團隊。他告訴本刊記者,最開始的出道作品,由于資金問題,整個團隊的拍攝條件其實是“艱苦”的,因此不能講求太“細致”,而隨后的幾次進組經(jīng)歷,都讓他看到了電影工業(yè)中“精益求精”的一面,三次進組經(jīng)歷,不僅令他學到很多,也對行業(yè)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6年下半年,黃景瑜接到了他人生第一個電影通告,在張猛導演的《槍炮腰花》中,他搭檔影帝王千源,出演了核心人物阿蒙。提及第一次“觸電”大銀幕的過程,黃景瑜表示這是截至目前他演技提升最快的階段?!艾F(xiàn)在回想起來拍那個電影的時刻,還是會感動”,黃景瑜有感而發(fā),回憶起開機的第一天,他以“懵”來形容首度進入電影片場的自己,而也正是在“第一天”,黃景瑜就需要與王千源拍攝了一場需要兩人的配合極度默契的戲,但拍攝的狀態(tài)卻不盡如人意,張猛導演后來也發(fā)現(xiàn)了排戲方面的不妥當,因此在距殺青前的半個月之時,又將這一幕進行重拍。當黃景瑜看到前后兩次自己的不同表現(xiàn),他感到震撼:“我真的看到了變化,不是表情也不是肢體動作,而是整個人與畫面的配合、跟機位的配合,跟源哥的搭詞、節(jié)奏,各個方面,當時覺得太神奇了!”而除了演戲方面的成長,黃景瑜也通過這部戲?qū)I(yè)領(lǐng)域有了概念與認識,他看到了劇本上的幾個字如何被以幾個長鏡頭、花三四天時間去表達的過程,談到此,坐在記者對面的黃景瑜難掩興奮,露出他的標志性虎牙開心道:“第一次接觸電影印象是特別好的,特別值得尊重、值得研究、值得花時間去投入?!?/p>
隨后,黃景瑜“幸運”依舊,去年2月,他完成了此前想演一次“軍人”的夢想,與張譯、海清、杜江等加入到林超賢《紅海行動》的拍攝團隊,出演了一名天才狙擊手。7個月后,他又與陳正道導演合作了愛情奇幻劇《結(jié)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挑戰(zhàn)了已有900歲“高齡”,還有“社交障礙”的深情男主角,看似簡單的愛情劇,對于黃景瑜而言,也有挑戰(zhàn)難度,他要挑戰(zhàn)活了近千歲之人的眼神,還要揣度如何表現(xiàn)“有錢任性”與“白日眼盲”,“每個都和我距離太遠”,他說。而電影導演出身的陳正道拍起劇集也依然會令黃景瑜從“強迫癥”中收獲頗豐,他告訴記者,“像制作電影那樣,一個眨眼,一個呼吸,導演都會在意?!边@一年多的經(jīng)歷,黃景瑜不斷成長,那么,如今準備好接受觀眾的檢驗了嗎?面對這一總結(jié)式提問,黃景瑜表現(xiàn)得很“淡定”,努力了就沒有遺憾是他的態(tài)度:“我自己努力了對吧,作品出來的效果真是看大家感覺了,自己這塊是過得去了。”
現(xiàn)階段,談及黃景瑜的下一個“爆點”,很多業(yè)內(nèi)同行都將目光鎖定在即將于春節(jié)檔上映的影片《紅海行動》。自《湄公河行動》憑高口碑一路逆襲開創(chuàng)了主旋律商業(yè)片的新類型后,導演林超賢就開始籌備起這部根據(jù)“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的現(xiàn)代軍事題材電影。電影中,黃景瑜飾演中國海軍陸戰(zhàn)隊“蛟龍突擊隊”中的狙擊手顧順,并上演了一段同戰(zhàn)友一起臨危受命前往非洲解救中國人質(zhì)的驚險歷程。無論是從題材或制作角度來論,口碑與路人緣似乎都已離黃景瑜不遠了,不過,電影真正拍起來,卻也讓黃景瑜經(jīng)歷了重重挑戰(zhàn),實現(xiàn)自己的“軍人夢”遠比想象中難上難,走上實力派的路線也要付出更多。聊到這部作品時,黃景瑜幽默開場:“摩洛哥拍回來后,我拍什么都特幸福?!?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05/ndyl201803ndyl20180308-2-l.jpg" style=""/>
為還原真實,導演林超賢可以說是在“搏命上陣”。此前的電影發(fā)布會上,監(jiān)制梁鳳英曾透露,“導演在片場每天要跑10公里,要求演員跟自己一起訓練,在摩洛哥取景拍戲時,他們還要在高溫和風沙下背上十幾斤裝備?!倍鹘菑堊g也在采訪中表示,林超賢甚至會扛著真槍幫演員走位,親自去試爆點,“這個導演嚴苛到了可以不顧生死的地步,在這樣的導演面前,沒有一個演員可以懈怠和退縮?!睆狞S景瑜的回憶中,我們得知這些表述絲毫沒有夸張之處,而聊到這部被期待的作品,自認有些“慢熱”的黃景瑜完全打開了話匣子。endprint
7個月的拍攝期間,黃景瑜隨劇組在摩洛哥駐扎了快半年,北非的美好只停留在他Po在微博的照片上,事實上,干燥、炎熱、晝夜溫差大、物資匱乏、吃不到蔬菜、沒有通訊信號是他對生活環(huán)境的記憶。片場上,黃景瑜經(jīng)歷了穿上幾十斤的裝備上山下河,也經(jīng)歷了“端上一把槍,再扛上一把槍,加起來二十幾斤”的山路狂奔;而更讓他感到驚心的是實打?qū)嵉谋片F(xiàn)場。一次實拍中,身邊的炸點爆炸,恰好回過頭面對炸點的黃景瑜就那樣被泥沙與他稱為“炸藥中的不明黑色物”崩了一臉;除此之外,拍攝狙擊手戲份時,導演組為模擬敵方的子彈打向主角團,在現(xiàn)場以彈鋼珠的氣槍往上嘣“子彈”的過程也讓他秒“慫”,“我當時想跑你知道嗎哈哈哈,就受不了,我特別怕他一槍打我腦門上,給我打暈過去。”他有聲有色的“耿直”描繪,常常破壞別人剛剛對他建立起的“心疼”的氣氛,時不時逗笑一屋子工作人員。此前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曾向記者感嘆“這次他很不容易,挺能吃苦”,但真正和黃景瑜本人對談時,這位當事人卻并不夸贊自己具備這屬性,還不斷反問記者“那我還能咋辦?我就只能硬著頭皮適應(yīng),我就得在這兒拍,跑不了”,當然,再度引發(fā)哄笑,不過有兩點可以確認了,其一,黃景瑜自稱自己“還蠻幽默”可以找到事實根據(jù)了;其二,歸來后,他還是那個耿直的黃景瑜。
事實上,距離本刊上一次專訪黃景瑜也正過了一年半,這次見到他,很驚訝于他的“依舊”,盡管在娛樂圈已有兩年光景,但看上去,適度離開“中心區(qū)”也恰好令黃景瑜保住了性格里率直與真誠的一面。如今面對媒體的鏡頭,他“不熟悉”的感覺尚在,剛見面,他便接受了本刊快問快答的挑戰(zhàn),回答問題時還有些緊張與局促,稍后錄制ID時,盡管記者頻頻鼓勵他可以多宣傳一下自己,但黃景瑜卻毫無“心機”,依然不懂得如何高效地推廣自己與自己的作品,“佛系”而“慢熱”地和鏡頭互動著,慶幸,黃景瑜還未學會圓滑,當然更不油膩。而離開面對媒體的立場,切換至面對封面攝影師的鏡頭時,黃景瑜又顯示出專業(yè)性,頻頻給以鏡頭積極的回應(yīng),擺出酷帥的Pose。此后的專訪環(huán)節(jié),當我們告知他可以放松了,他一下盤腿坐在了記者對面,難掩愉悅。如果問題太深奧,他也不會佯裝專業(yè),而是會不加思索地直白地表述道“啊,這個問題太難了”,性情上,黃景瑜儼然還是我們此前見到的那個大男孩,但隨著話題不斷深入,黃景瑜格外“有主見”的性格也開始展現(xiàn)。
很多人曾好奇,在單憑一部網(wǎng)劇爆紅之后,黃景瑜如何能做到消失一年潛心去內(nèi)蒙古、北非拍戲,畢竟,粉絲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與演藝圈越發(fā)的開放性,讓小生們的競爭越發(fā)激烈,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也格外昂貴。對于此,黃景瑜思路清晰,他告訴記者,“選劇本最后都是我自己決定的”,在剛晉級成為當紅流量的日子里,不少業(yè)內(nèi)人都曾給過他建議,他們會說“走這條路、選擇這個IP劇本,就能得到更高的人氣”,但黃景瑜卻葆有自己的主見,“這樣的話聽了沒有100遍也有80遍,一開始覺得有道理,可聽多了就不再篤信”,他又調(diào)侃道,“聽他們的,如果你本身不喜歡,之后也沒火……對吧,有可能的,誰說話嘴也沒有開過光,無法斷定他們說的就對”,于是,他決定“隨心而行”,“我當時心里完全沒有什么紅與不紅的概念,都是拍戲,我在那里拍幾個月,和在這里拍幾個月,一回事的”,既然都是花時間拍一段戲,黃景瑜決定秉持自己的原則——不如只選擇做喜歡的事。
這份好心態(tài)與個性上的“沉穩(wěn)”,黃景瑜自評道,或許與自己成名前那些靠自己打拼的歲月有關(guān),“應(yīng)該有關(guān)系,見的肯定比同齡人在學校里見的要多得多,你上過的當、受過的騙、挨過的打也比別人多,所以當然就沒那么容易飄。”如今,面對繼續(xù)上漲的粉絲數(shù)據(jù)與不減當年的人氣,“沉穩(wěn)”的黃景瑜很理性,他否認自己內(nèi)心會有“膨脹”:“膨脹總會摔跤的,不太想摔跤。”當下,他將自己定義為剛?cè)胄械男⊙輪T,依舊要不斷學習,他還發(fā)明了個萌系十足的形容詞:“我像上升期的小氣球,大氣球飛得比較快,我慢慢上升?!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