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娜
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國企,女孩子們終日捧著茶杯悠悠度日。我們被告誡,女孩子不要那么拼,要愛自己。我們擦很貴的眼霜,買了一件件大牌風(fēng)衣,可生活卻淪陷在一平方米的井底。
青春在家長里短的瑣碎里翻騰,很快,就像那杯捧在手里的熱茶,從沸騰到溫吞,眼睛里的光芒逐漸黯淡下去。
多少人在25歲甚至更年輕的時候就認(rèn)定: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夢想是癡人的囈語,努力是自欺欺人的徒勞,不如多留一些力氣對自己好點,不再做無意義的掙扎。
熱氣騰騰地活著,是對自己最誠實勇敢的表白。
一個人只有從程序化的重復(fù)中驚醒,去做真正熱愛的事,才能鏈接到靈魂深處最深刻的共鳴。
29歲那年春天,我去北大聽林奕華的講座,因為很喜歡他的話劇。沒想到這個1959出生的香港男人,在講臺上那么年輕富有朝氣。
他眼神明亮而狡黠,在走道里串來串去,盯住你的眼睛問“你快樂嗎”?
那一刻,你所有的偽裝無處遁形。
他在開滿櫻花的四月天里對我們講,“不管你多少歲了,正在經(jīng)歷著什么,一定要問問自己,我還能有怎樣的改變和成長?!?/p>
那一刻我忽然決定:做點讓自己真正快樂的事,看看會有怎樣的改變。
我找回了一直熱愛的寫作。我在上下班的地鐵里寫,在午休時間鼾聲四起的辦公室里寫,在無數(shù)靜謐又漫長的深夜里,對著書桌前的一盞微弱燈光寫。
一年之后,有多家出版社約我出書了,我自己的平臺也聚集了十幾萬讀者??缃缱鲎杂勺迦?,很多人投來鄙夷:你都30歲了。
30歲又如何?我決定去過一種熱氣騰騰的人生,以夢為馬,遍地黃沙,在文字的世界里,浪跡天涯。我拿起筆,拾起勇氣,終于沒有辜負(fù)自己。
活得熱氣騰騰,對世界保有好奇心和激情,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回饋給你的,是更加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