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馨
紙頁薄薄,筆法淡淡,情思淺淺,一位女子,用淚眼朦朧的文字,在撒哈拉的沙漠里,鋪開了無言的情路條條……
她一生中摯愛的人,叫荷西,可是她摯愛的人,卻離她而去。失去荷西對于她來說是個莫大的打擊,就像在黑暗的冰窖里前行,沒有太多的氧氣,似乎快要窒息。她卻依然要活著,痛著,她還要克制住輕顫的嘴角,抿出強顏歡笑的弧度,溫柔地安慰著父母,在眾人面前,她仍是優(yōu)雅淡然。她的安適,恍忽間讓眾人都忘記了她才是最需要關(guān)懷的那一個。
我想,當時的她一定希望眼前發(fā)生的一切是一場夢,也許當夜色消退,黎明到來,她睜開雙眼,便能再見到荷西,然而,現(xiàn)實卻是那樣的殘忍無情,不讓她進入到那個臆想中的夢境。
如血的殘陽下,荷西的墓碑前,是一個無助的斜長倒影,和一聲聲令人肝腸寸斷的低泣。生活帶給她太多太多的不幸,在荷西的墓前,她終是放下了強裝的笑顏和偽裝的堅強,顯示了她柔軟無助的一面。
她沒有就此擱筆。她寫了書,書里有她想要的安靜,筆下勾勒的是她凄美的愛情,我們只需要靜靜地去聆聽,留一份安靜給她,和她一起去回憶那段美好的感情。
這樣一位感性而又心思細膩的女子啊,面對著斷腸而又無法梳理的愁緒,她選擇了離去。逃離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繼續(xù)以自由不羈的靈魂浪跡天涯。
她又是一位隱忍而堅強的女子,她最后一次將鮮花放在荷西墓前,最后一次靜靜流完眼淚,然后義無反顧地去了撒哈拉,那個遙遠而荒涼的地方。
她不要沙漠中的太多水,只要能夠與荷西生存就行了,她也不要生活中的太多錢,只要能夠與荷西生存就夠了。
她想要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歲月靜好,可是命運卻帶走了她一生的伴侶。她筆下的自己是一個孤獨、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文字讓人感動,而她那痛徹心扉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平靜,更是讓人心痛。
其他的記憶已略有些模糊,可她在全書的結(jié)尾所寫的文字,我至今仍是印象深刻。因為換作是誰也無法忘記這涌自心底帶淚的聲音。她寫道:遠方好像有什么人在歌唱——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記得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在叫,我們不知怎么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那飽含情誼的字字句句依舊點染在心頭,讓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她,那段時光于她來說,就是一段破裂的童話,她感到絕望和茫然,她只是走,不停地走,從瑞典到馬德里,再到納利島,在她的悲哀中又帶著點輕盈瀟灑的調(diào)子。我仿佛看見她,披散著長發(fā),銅制的手環(huán)相碰叮咚作響,獨自一人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踽踽而行,淺淺吟唱:夢里花落知多少。
她的名字叫三毛,她在撒哈拉的陽光下,以無與倫比的姿態(tài)晾曬著她的回憶與愛意。雖然我至今沒有深深地了解她的內(nèi)心,但每次讀到她的文字,就會驀然憶及她隱忍而坎坷的一生。
人生如夢,夢醒如初,相信每一個讀過三毛文章的人,都會感念、落淚。也許,這淚水可以安慰三毛散落天涯的靈魂,也許,這本書的開始就意味著結(jié)束。
夢里,花落知多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