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興
高考閱卷場上,選材高頻撞車讓老師們極易產(chǎn)生審美疲勞。閱讀量少導致學生見識少,在寫作的時候就只能運用人盡皆知的老舊素材,暴露出學生眼界狹窄的缺點。其實獨辟蹊徑,在平時讀書時有意識地積累一些西方文學藝術(shù)哲學領(lǐng)域的人物與作品,將選擇的眼光從“國內(nèi)市場”投向“海外市場”,可以避免素材撞車,落入窠臼。
社會面貌
高考在線:我們處在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被世界珠光寶氣的外表迷惑,變得浮淺、空虛。那些佇立在街邊通宵達旦的,往往是散發(fā)著迷幻熒光的網(wǎng)吧,抑或是紅紅綠綠的酒館。當人們跟隨爵士音樂的鼓點扭身搖擺時,晃動的軀殼里要么空空蕩蕩,要么塞滿了橫流的物欲,缺少的正是對于文化知識的好奇與渴望。猶太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最會閱讀的民族”,猶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讀60本書,家長從小就訓練孩子閱讀,學會每天提出三個問題。這個曾經(jīng)飽受蹂躪的民族,如今仍然能夠鎮(zhèn)定、堅強地存活,文化知識是他們堅強的后盾。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精神食糧永遠比紙醉金迷的浮華要吸引人。
(山東一考生《書店的燈光永不熄滅》)
名師點評:意大利畫家阿馬代奧·英迪里阿尼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里,許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他解釋道:“我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而用另一只審視自己?!遍_眼看世界,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避免思維與眼界的狹隘。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面貌,求同存異,適當?shù)亓私庖恍┢渌麌业那闆r,關(guān)注社會,寫作的時候可橫向比較,可指點江山,便于營造出既接地氣又縱橫捭闔的氣勢。
素材點擊:在世界重視文物保護的國家中,尼泊爾采用的辦法尤為獨特。其首都加德滿都的王宮廣場囊括了尼泊爾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的各種建筑,50多座寺廟和宮殿林立。然而,廣場并沒有大門,四通八達,除了入口處豎立著“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標識牌,當?shù)乩习傩盏纳盍晳T并沒有被改變。與文物、古跡的零距離接觸,使尼泊爾傳統(tǒng)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傳承;而尼泊爾人也在充分利用文物、古跡特殊功能的過程中,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賜。尼泊爾人在文物中活著,而文物也繼續(xù)活在尼泊爾人中間。
片段速寫:歲月失語,文物能言。唯有文物才是歷史的見證,才能讓“文化記憶得以傳承、歷史認同得以延續(xù)、故土情結(jié)得以安放”。文物固然是民族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精神、研究、欣賞、歷史價值,是前人留下的寶貴的文化財富。可是目前很多國家對文物、對文物保護的理解都停留在較為狹隘的層面。文物應該不僅僅是那些所謂價值連城、獨一無二的珍貴藏品,而保護的方式也不應僅僅是將它們隔絕起來,僅供憑吊與瞻仰。它應該包括更多的人類物質(zhì)文化生活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應該是每一個能體現(xiàn)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點點滴滴。如果僅靠那些所謂價值連城的寶物,哪怕歷史再悠久的文明古國,也難以彰顯其風采與內(nèi)涵。同樣的,在民眾的意識里,很多的文物博物館只是供浮光掠影的旅游景點而已。相較大多數(shù)國家將文物圈存起來的做法,尼泊爾人對待文物的態(tài)度更有人情味,彰顯出歷史的溫度。
名家名著
高考在線:書店和顧客之間的關(guān)系并非局限于買賣關(guān)系,書店本身帶來的巨大的文化價值是不可估量的。24小時的營業(yè)模式和不驅(qū)趕任何人的服務態(tài)度都在為社會營造一種學習氣氛,沉淀一種堅實的未來力量。
村上春樹曾在《我們?yōu)槭裁床蛔x書》一文中將人們閱讀量下降的原因歸結(jié)為生活的富裕和現(xiàn)代娛樂的豐富,這觀點不無道理。文化傳播和知識學習擺在富裕的物質(zhì)和娛樂面前,也許真的有些無力,但為社會注入文化強心劑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山東一考生《24小時書店,點亮文化的希望之燈》)
名師點評:文章談論24小時書店的作用,提煉了村上春樹《我們?yōu)槭裁床蛔x書》中的內(nèi)容來詮釋當今人們閱讀量下降的原因,應該說是比較中肯與到位的。高中生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階段,有時候?qū)栴}的見解未必深刻,但是通過閱讀,通過吃透別人的觀點,可以幫助深化認識,名家名著恰恰可以為考生們作思想引領(lǐng)。
素材點擊:盧梭步履維艱地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也許銷蝕了他畢露的傲氣和憤世嫉俗的性情,卻造就了盧梭那種過來人所特有的博大胸襟和寬容心態(tài)。晚年的《懺悔錄》筆觸深情委婉,充滿了悠長沉重的感傷情調(diào)嘆息色彩,其中對法國大革命前的歐洲風情畫卷,讓人處處受益,穿插在作文之中倍添歷史感。他以時光老人的姿態(tài)溫和悲憫地俯瞰著終日勞作、忙碌不息的渺小而可悲的人類,并超越了自身榮辱得失,寬宥了人性在不得已時暴露出的種種罪惡。書中的開篇文字,“我現(xiàn)在要做一項既無先例、將來也不會有人仿效的艱巨工作。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p>
比如盧梭認為自己無力撫養(yǎng)孩子,就把自己的五個孩子全部送到了育嬰堂,逃避了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同時卻認為這種做法“太好、太合理、太合法了”。但是,他的這種行為后來被朋友泄露出去了,這個時候盧梭卻說“出賣朋友的信任,違背最神圣的許諾,把我們胸中的秘密公開出去,這一切就不是過失,而是靈魂的卑污和丑惡了”。
片段速寫:一直以來對于在寫作中敢于真誠袒露自己的人很欽佩。冷靜而清醒地對自身人性弱點進行自我解剖和批判,這需要勇氣。但其實,袒露自我,更重要的不在于寫什么而在于怎么寫。成熟的寫作是有控制的寫作,力求忠于自己,披露一切的根本動機,其實是把自己當作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代表,以之來進行一次批判,宣揚一種精神,彰顯一種哲學。比如盧梭《懺悔錄》袒露的那些“驚人的真實”,他的意圖是要批判社會不公平的惡果,而不是簡單的露陰癖心理,或嘩眾取寵的商業(yè)效應。敢于袒露自己的寫作總是要有無畏的膽量、要有強大的信心、要有堅定的立場的。
名人軼事
高考在線: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預測改變不了結(jié)果,所以沒有意義。那么我想問問你們,難道世界上因為有了希望而成功或喪失希望而失敗的例子難道還少嗎?希望對于成功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預測就給了我們這份希望。endprint
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有一場敵我差距懸殊的戰(zhàn)斗。在戰(zhàn)前,華盛頓問他的謀士們:“你們覺得這場戰(zhàn)斗的結(jié)果會怎樣?”謀士們都不敢作出回答。這時,華盛頓說:“我來拋一枚硬幣,如果正面朝上,那么我們將取得勝利;反之,則會失敗。”說完就朝天空扔了一枚硬幣,朝上的是正面!華盛頓下令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全部士兵,士氣振奮,最后真的取得了勝利。戰(zhàn)后謀士們說這都是上帝的旨意,華盛頓笑著拿出了那枚兩面都是正面的硬幣。
(上海一考生《多一點預測,多一點希望》)
名師點評:這件名人軼事恐怕知道的人不會多,讀來能給人新鮮感。更重要的是,這則素材用在此處非常貼切。獨立戰(zhàn)爭期間的一件小事,卻對戰(zhàn)爭的結(jié)果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華盛頓的做法極具智慧,更恰如其分地論證了“希望對于成功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預測,就給了我們這份希望”。在議論文寫作時,小事不小,關(guān)鍵看考生們?nèi)绾戊`活運用。
素材點擊:“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伊曼努爾·康德墓碑銘文,幾個世紀以來成為人們對自己最詩意、最透徹的警醒。
對于高中生來說,康德的哲學思想龐雜抽象、遙不可及,但康德的生活經(jīng)歷其實可以給我們很多有益啟示:貧寒家境耽誤了學業(yè),卻始終沒有放棄理想;生活十分規(guī)律,以至于當?shù)氐木用裨谒刻煜挛?點半散步經(jīng)過時來對表;教育上,他認為應重視兒童天性;康德去世,柯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最偉大的兒子……
康德一生深居簡出,從未踏出過出生地半步,每天的生活不外乎就是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簡單的學者生活。每天下午3點半,康德先生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1762年夏天,康德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爾》時,深為所動,愛不釋手,竟違約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廢寢忘食地細心研讀了一個星期。
片段速寫:“人不癡,不成事”。為一本書而違背自己原本刻板的生活常規(guī),由此可以看出康德對學問的癡迷程度,這恐怕也是他成為一代哲學大師的最主要原因吧??档陆K生未娶,一生沉迷在對真理的探索中,徜徉在對思想的追問中。這看似苦行僧式的極簡生活,卻恰好是康德自認為的“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我滿足”?,F(xiàn)代社會人人都追逐成功,但許多人只盯著成功的果實,想要摘取卻不愿意在過程中辛勤地耕種與經(jīng)營,其實真正的熱愛不會讓追逐的過程滲出苦味。倘若赤誠在心中,熱愛在骨子里,堅持在行動中,結(jié)果在手中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名人金句
高考在線:美國證券界風云人物蘇珊出生于音樂世家。她說:“如果重新選擇,我會選擇音樂。但那只是‘假如,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蔽艺J為,她的觀點正是我們需要并學習的,因為人生不能總是在預測中度過。
不得不說,生活總是以不可逆的姿態(tài)站在我們面前,一切都沒有“如果”,選擇就選擇了。
珍惜眼前,活在當下,做好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不在一次次預測中花費時間,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嗎?
(上海一考生《生活沒有“如果”》)
名師點評:和很多同學追求辭藻華麗、或內(nèi)涵深邃的金句比起來,片段引用的這個句子顯得相當樸實,但就是這句簡約的話語,配上“美國證券界風云人物蘇珊”的介紹,風輕云淡的話語背后,隱藏的是“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這句話的分量。
素材點擊:黑澤明在《劍穿心》中有一句很有力量也耐人尋味的話:“你鋒芒畢露,這是你的弱點,你像把無鞘刀,鋒利,但好刀應在刀鞘里?!边@則名言關(guān)乎做人的智慧,尤其是有才氣有性格的人應該如何在這世界安身立命,處理好自我與世界的關(guān)系。相信這也應該是大師黑澤明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對于生活領(lǐng)悟后的肺腑之言。
26歲從影,高產(chǎn)的黑澤明一生導演了3部電影,編寫的劇本拍成了68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他被叫做“電影天皇”,因為他暴躁的脾氣和頑固的性格,這個綽號是徹頭徹尾的諷刺,可是后來,它變成一種無比榮耀的贊美。憑借著《七武士》《亂》《影子武士》等,黑澤明成為第一個打破歐美電影壟斷的導演,享有國際聲譽。被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稱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的黑澤明,用恢宏的氣勢、濃郁的色彩、針鋒相對的對峙與沖突、別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觀眾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瘋狂、欲望、毀滅、歡樂、解脫、溫情、迷惘等種種景象,深刻無情地解剖和展示了人類靈魂。雖然,電影日益娛樂化和快餐化,已經(jīng)不再純粹。但是,黑澤明永遠在那里,他就是一把在刀鞘里的好刀。
片段速寫:當今社會,我們看到的往往總是太多浮夸而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他們或許才華過人,但更多的是才疏學淺,無論是哪一種,只要是自己的優(yōu)點,他們大多會添油加醋地將它無限放大。他們覺得那耀眼到刺人的光芒可以將他們的形象變得完美無比,遮蓋自身所有的不足。殊不知,這只能令他們的短處凸顯得更厲害、更丑陋。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曾經(jīng)說過:“你鋒芒畢露,這是你的弱點,你像把無鞘刀,鋒利,但好刀應在刀鞘里?!表氈o水流深。張大猩紅的嘴巴大肆宣揚炫耀著自己,讓浮夸的塵埃落滿內(nèi)心,贏得了一時的關(guān)注,卻注定收獲不了永恒的成就,實在不是睿智之舉。
編輯/李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