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琴
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是中職語文學科重要的研究課題。這不但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會影響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對如何培養(yǎng)職業(yè)學校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行探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中職學校的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文化基礎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以我校為例,職業(yè)中專招收的新生有四分之一沒有參加過中考。即使是參加了中考的學生,分數也低得可憐。不少中職學生只想上專業(yè)課,學一門技術,早日就業(yè)。更有甚者,只想混一紙文憑,認為學與不學沒有不同,這就給文化課尤其是語文課的教學帶來了困難。
一、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睆闹锌梢钥闯鰧W習語文的目的就是掌握這個交際工具。對于新生第一堂語文課,教師不要急于上課就講新課文。應該先讓學生暢談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哪些地方要用到語文知識:交際中的對話、工作中閱讀文件、書寫應用文等都需要語文知識。在暢談中,讓學生明白:工作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需要用語文。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教學的任務包括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字、詞、句、篇章、語法、修辭、邏輯和聽、說、讀、寫等,而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依賴于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一些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錯誤地理解學習內容,就是因為缺乏語文知識。
另外,課程標準關于語文課程任務的論述是:為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服務。要當一名工程師,如果連工程圖的說明書都不會寫,那么就根本滿足不了這一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要做一名企業(yè)家,如果連契約合同都不會寫,那么事業(yè)就無法做大做強;即使當一個農民,假若看不懂化肥使用說明,也不會了解農業(yè)生產信息和市場需要,那么就會到處碰壁,一事無成。因此,語文基礎差將會給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二、賞識法貫穿教學
中等職業(yè)學校普遍存在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濃的現象。中職學校語文教師可從學習目的教育,靈活運用教材,采用賞識法教學,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情景,重視語文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對于中職生來說,從小到大經歷的失敗太多,得到的肯定和贊揚實在太少。因此,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自信,甚至自卑。
首先,由于中職學生語文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不論怎樣的中職語文教材,都無法滿足實際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學中語文教師不能盲目照搬教材,要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第二次“加工”,即調整教材、刪減教材。在具體的每節(jié)課上,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多少,放慢教學進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應盡量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實際功用,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
其次,還可根據不同專業(yè)特點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實行分層次、分專業(yè)教學。就中職學生來講,教學目標的制定非常重要。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接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象串起來的那些線索,就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適當降低教學要求,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
再次,教師要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動機、興趣。有的學生普通話說得標準、流利;有的學生字寫得好,有的學生口才好,能說會道;有的學生作文水平高……只要教師善于長善救失,對學生細小的優(yōu)點、細微的進步作出肯定,就會引起愉快的情緒,并轉化為積極的動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課堂在情景中擴大,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教師要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積極的課堂氣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大膽參與學習活動;消極的課堂氣氛會窒息學生的智慧火花。教師要創(chuàng)造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搭建學生表現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大膽地“展示自己”。學生就會由膽怯、別扭到自然、大方,由自卑到自信,學習就會變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其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是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F代教育技術可以集聲、文、圖、像于一體,使知識信息來源豐富,且容量大、內容充實、形象生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豐富課外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經過周密考慮地、有預見地、有組織地讓中職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是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關心的一件大事。對于中職學生這個群體來說,讀書越多,他們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他們學習語文及其他學科的能力就越強。
首先,讓學生閱讀國學經典,走進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其次,讓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yè),為學生推薦不同的讀物,讓學生在經典讀物中徜徉,收獲喜悅。最后,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讀物。雜志、報刊、小說、戲劇、通俗文學只要學生喜歡,就鼓勵其大量閱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五、重視實踐活動
“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毙抡n程積極倡導“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拓展延伸便是在立足課文的基礎上,圍繞課文的主題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突破“課文”的限制,對課文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使得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品味更多、收獲更多。
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拓寬教學渠道,如詩歌朗誦、演講比賽、導游解說、應聘介紹等。由教材的文章升華到教材外的文章,摒棄教材中那些比較陳舊的、離現實生活較遠的文章,有的放矢地從教材外的報刊、書籍中選擇一些優(yōu)秀文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調節(jié)課堂氣氛,啟迪學生心智,陶冶學生情操。
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一方面,教師應放手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去做、去說,促使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又要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以豐富生動的活動內容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這樣,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感到學習的快樂。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多種教學因素的優(yōu)化組合,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從而使他們從“要學”變?yōu)椤皶W”,這才會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希望之火。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港中等專業(yè)學校(225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