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聰
摘要: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有45首,其中共有23首跟酒有關。身為一位女詞人,李清照不僅有宋代文人“詩酒趁年華”的雅趣,而且其愛酒之深也實為罕見。而“酒”與“情”息息相關,這恰恰反映了李清照的個人境遇與家國之恨。這些酒詞隨著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呈現(xiàn)出別樣的思想感情。本文從李清照的生平經(jīng)歷出發(fā),結合具體的詞,去理解李清照與酒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
關鍵詞:李清照與酒;酒詞;思想感情
一、李清照與酒
李清照的詞也不例外,她的詞共有45首(從王延梯《漱玉集注》,附詞未計),雖無一題“詠酒”之類,但是竟有23首涉及飲酒,居一半還多。這些言酒之作,有的直截了當寫“酒”、“醉”、“酌”,有的則用“尊”、“杯”、“盞”、“盤”等酒器,還有的是用“綠蟻”、“琥珀”等借代酒,共計運用40次。(李清照酒詞淺探,沈榮森)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李清照人生的跌宕起伏,因而需要酒這種東西麻痹自己,讓自己暫時“逍遙于物外”,悲愁有所消減。這樣她的詞雖語言清新素雅,但感情卻濃烈,深入骨髓,讓人回味無窮。
二、李清照的酒詞
了解了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就會對她不同時期的酒詞,所展現(xiàn)出來的那種“別樣的思想感情”有所理解了。
(一)出嫁前
李清照還沒有出嫁前,身居閨中,不免會回憶起少時游玩的情形,那些場景在她的腦海中一再出現(xiàn),對那些生活的懷念之情與日俱增,于是便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曾記得那一次在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連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后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怎么渡,怎么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俺磷怼倍忠徽Z雙關,既表現(xiàn)出李清照,在宴飲中喝醉了酒,又表達出她沉浸在無邊的美景之中無法自拔。是什么給了她這種心情,正是這酒。讓她有別于其他尋常的女子,而深深地“沉醉”在自由、叛逆的之中。
(二)嫁人后
剛剛嫁給趙明誠后丈夫便“負笈遠游”,兩個人聚少離多,想念丈夫心切的李清照,按耐不住,于是就在重陽節(jié)的這一天,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薄霧彌漫,云層稠密,整個漫長的白天,愁思都縈繞著我,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是一年的重陽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在采菊花的地方喝酒到黃昏后,不知不覺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千萬不要說清秋不讓人身心惆悵,西風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還要消瘦。上片用幾句話,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tài)描摹出來,為下篇寫重陽節(jié)這天黃昏“賞菊東籬”、“借酒消愁”作鋪墊,這時候的心情并不像少女時代那樣渴求被愛,而是一種強烈的思念到發(fā)愁的思想感情,“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在古時候,通信不像現(xiàn)在這么方便,每到“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時候,只能默默把一杯又一杯的酒灌入愁腸中,最終化作一滴又一滴相思的淚,想想除了這樣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李清照嫁人后,由于思念、愁苦太久,整個人憔悴、瘦弱,枯黃的臉色賽過菊花。不得不用酒化解這些,因丈夫不在身邊,而愁苦的思念之情。
(三)南渡后
靖康之難后,李清照隨著丈夫南渡,此時,又恰逢上巳節(jié):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諌糸L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寫長夜輾轉反側,夢見汴京,看到汴京的宮闕城池,然而實不可到,抒寫對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半S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原本是節(jié)日,應該是大家開懷暢飲的時候,然而這幾句透露出了女主人公并無心過好這個上巳節(jié)日,因為國家被今人占領了,再也回不到原來的汴京了,只能喝著酸梅釀成的酒,這與自己內(nèi)心的辛酸與無奈是相稱的。
南渡以后,李清照改雋永含蓄的風格,一變而為沉郁蒼涼。酒也變得酸楚,因為國將淪亡,什么都沒有了,這由嫁人后思念丈夫的愁苦,轉變?yōu)閷浦?,寄寓著對國家社稷的赤子之情?/p>
(四)趙明誠死后
南渡后不久,趙明誠就拋下李清照而去,晚年的李清照流寓越中,痛苦而作: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的一開頭便用了十四個疊詞,把李清照對于過去的追索,在現(xiàn)實中的感受和一天中的心情,由淺入深,層次井然表現(xiàn)出來。將那種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的沉重心情,一個字一個字的在讀者的心中反復疊唱。為了適應這多變的秋天時節(jié),詞人企圖以酒御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呢?淡酒不敵風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雁飛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李清照,既是借大雁抒發(fā)喪失之痛,又是借此寄托懷鄉(xiāng)之意。面對那滿地菊花堆積,現(xiàn)在誰還有雅性摘花呢? 酒澆不去愁,風吹個不停。一個人悶坐在窗前,怎樣打發(fā)時光? 此時,黃昏漸近,細雨梧桐,點點滴滴,更叫人惆悵。而這一切,怎一個“愁”字說得完呢? 李清照后期的這首酒詞,正是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而形成的悲苦、凄涼、寂寞之絕唱!
四、結語
李清照的酒詞,在未出嫁還是個少女的時候,表現(xiàn)出那種自由與叛逆,其中還透露出點點渴求能找到如意郎君的情懷。而到了嫁人后,深閨怨婦的哀怨就成了主要情感,夜夜想念自己不在家的丈夫。南渡及喪父以后,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這些痛苦、凄涼的情緒,就凝集心頭。那么“何以解憂?”,就“唯有杜康”,一杯杯美酒下肚,暫時解除了生活的羈絆,也讓她有了一身的詞氣,在詞中抒寫人生的悲歡,傾吐著內(nèi)心的真言和渴望,反復吟詠出一篇篇的千古絕唱!
參考文獻:
[1]王學初校注.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2]魯淵.近百年李清照研究綜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
[3]張潮.幽夢影[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