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石門鎮(zhèn)中心小學 張銀草吉
課標中對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音節(jié)和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我們對每一節(jié)課不但要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設計,還要看這種設計是否有利于本班學生的吸收,切不可急于求成,點到為止。如對單韻母教學時,學生們易讀易寫,但用單韻母與聲母組合教學時則較難。因為這是學生學習其他音節(jié)的基礎,如果這一步把握不好,就會給后來學習聲母與復韻母、鼻韻母相拼時產生混淆。因此,要鋪平基石,排除學生厭學和畏學心理。
兒童的天性是好動活躍性,任何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都會產生厭學情緒,最后聽不進教師的呼喚。為了充實課堂氛圍,書中在每個聲母、韻母及個別音節(jié)后都為我們配上插圖,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課堂教學資源組織教學。如我在教學聲母“b、p”時是這樣教學的:先讓學生們觀察第一幅插圖,看圖中有誰,他在什么?學生們很快答出:“有個小朋友在聽廣播?!蔽壹奔畹溃和瑢W們觀察很仔細,回答非常正確,讓我們來學拼音中的第一個聲母,板書“b”。教讀三遍,讓同學們練讀兩次,訂正讀音,然后教讀兒歌:“抽出天線聽廣播,右下半圓b、b、b”。這樣“b”的發(fā)音同學們很快就掌握了。接著讓學生觀察第二幅圖,看看第二幅圖中有誰,他在干什么?同學們齊聲回答:“有個女孩在倒水”。我隨著夸獎到,同學們回答太棒了,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個聲母,板書:“p”,教讀三遍,訂正發(fā)音,然后教讀兒歌;“端起臉盆把水潑,右上半圓p、p、p”。
在書寫“b、p”時有些學生總愛把b寫成6把p寫成9,我就把“b-6,p-9”板書在黑板上,讓同學們辨認,找出不同點,這樣書寫錯誤的學生就能領悟到“b-6、p-9”的本質區(qū)別。通過這樣把教學b、p的插圖、讀音和形狀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便于辨認和書寫b和p,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了拼音教學的難度。
在拼音教學中,除了單韻母與聲母組合發(fā)音有初步的難度外,復韻母和鼻韻母與聲母組合發(fā)音也是一大難點。如學生們在拼讀“bao”或“ban”時總愛讀成“ba”或“bang”,為了區(qū)別拼音中這一疑難問題,我常常采用游戲演示法。方法一,抽兩名學生上講臺,一人寫聲母,一人寫韻母。如我念聲母“sh”則書寫聲母的學生就寫“sh”,我念“ao”,書寫韻母的學生就板書“ao”,然后把“sh”和“ao”組合起來讓大家齊拼讀。方法二:制成聲母、韻母若干卡片分發(fā)給學生們,然后念音節(jié),讓他們找出自己的朋友。如念音節(jié)“zhang”,拿聲母“zh”和韻母“ang”的學生就握手稱好,然后把“zhang”板書在黑板上,讓集體拼讀。用這種游戲的方法,學生們參與積極,樂于接受,難點破得快,利于學生拼音能力的形成。
在拼音課時即將完成之際,有部分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拼讀方法,對聲母、韻母掌握也較牢,能借助拼音讀兒歌和練習說話,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拼音知識掌握不牢,處于模糊狀態(tài),這時我們就要鞏固優(yōu)生,提升差生,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化鞏固練習。在這時我常常是將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制成表掛在黑板的一側,讓處于模糊狀態(tài)的學生隨時可以從表中反饋出正確的讀音,使之便于區(qū)別,逐步掌握。另外在學習園地中建立拼音大世界,寶寶樂園等欄目,把一些名言警句、詩句或謎語等用拼音抄寫在欄目里,使學生們樂于飛舞在拼音的花叢中,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技能。
漢語拼音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好漢語拼音有利于幫助我們識字和學習普通話,還為人們的交流和學習文化知識開辟了一條捷徑。 從低年級兒童記憶來說是以視覺為主。因此記憶中的任何事情不是會永遠不忘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忘記。有些原來在一年級拼音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為什么兩年后對音節(jié)拼讀犯難了呢?不難說這是學生們后來缺乏鞏固練習。因此,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對學生適時進行補教拼音知識,使之形成定勢,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