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實驗幼兒園 林玉婷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閱讀興趣,對其今后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從自身幼兒教師角度談一談關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體會。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單方面作用的結果,需要多主體參與配合,多場合示范引導。具體要從以下方面抓起:
在教育的角色,特別是早期教育階段,家庭的作用的重要性無疑高于幼兒園和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在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上,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言傳不如身教,很難想象自己對閱讀一點興趣都沒有,從來不翻一頁書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能有多愛看書。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從來都是很權威的,父母的作用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父母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孩子都能夠進行模仿。如果父母真的喜歡閱讀,并且?guī)е⒆舆M行閱讀,大人的行為自然會引起孩子的模仿,進而在互動中激發(fā)興趣。這應該是很自然也很科學的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方式。
家庭環(huán)境對閱讀興趣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人是環(huán)境造就的,有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有什么樣的人。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能接觸到書,這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有直接聯(lián)系。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應多買書,只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都能見得到的地方。時間長了耳濡目染,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
有心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父母,應該多一點帶孩子到書店去,到圖書館去,到閱覽室去,讓孩子感受閱讀的新奇,感受閱讀的氛圍,感受閱讀的有趣。在生活中,父母應該多買書給孩子當禮物。同時,還要把閱讀與生活結合起來,把書本中學到的東西與現(xiàn)實生活的教育結合起來。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和看動物的繪本結合起來,讓孩子學得更快,更有興趣。
幼兒園、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校園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日常教學活動中。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實,師者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是模仿學習的榜樣。在孩子眼里,老師身上總有神圣的光環(huán)。教師不僅要懂得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而且要自己真正喜歡閱讀,才能由內而外、自然而然地感染孩子們。
幼兒園里,應該多增設放置圖書的書柜、書架、報紙夾等,讓孩子們很容易接觸到書籍、繪本、報刊等。特別是閱覽室的布置,不僅書籍種類多,而且要生動活潑,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善于借助課本進行教學,還應該合理運動電教多媒體平臺,以豐富的內容,為孩子營造輕松、有趣的“大閱讀”環(huán)境。
教育以正面引導為主,這應該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正面鼓勵尤為必要。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過程中,不吝嗇贊美和表揚,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成就感,會讓孩子得到肯定而感到愉快,會更有動力投身閱讀當中。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過程中,需要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不斷努力,這個過程中,不能著急,不能超越階段,不能拔苗助長,要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孩子成長規(guī)律,把功夫做扎實,做細致,慢工出細活,潛移默化地進行引導推動。
事欲成,貴有恒。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可以急功近利的事情,不僅要慢工出細活,更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進而培養(yǎng)成興趣。這方面需要家庭特別是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恒心,多一點信心,多一點用心,去引導孩子閱讀。很難想象,父母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親子閱讀帶一天不帶幾天,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進而產生對閱讀濃郁興趣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家庭和校園,幼兒階段孩子最重要的2個生活場景,只有把這兩個場景結合起來,互相強化,才能更好促進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父母與教師應該加強互動,及時溝通,共同努力引導孩子閱讀,一起呵護孩子的成長,促進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