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勛
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次考察黃山,贊嘆道:“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本期小編叔叔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黃山看看,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黃山名字的由來
黃山在秦朝的時候叫“黟(yī)山”,因為峰蒼巖黛而得名。
傳說軒轅黃帝在此煉丹,丹成后先服七粒,竟可雙腳離地,騰空游戲;再服四十二粒,毛發(fā)漸變色,皮膚出現(xiàn)裂紋。于是,他就在溫泉中洗浴,七天后竟然返老還童。黃帝正在驚喜間,天上降下霞衣、寶冠、珠履,一條白龍從天外飛來。于是,黃帝穿戴齊整,跨龍而去。
喜好道家之說的唐玄宗聽說這個神奇的故事后,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下令改“黟山”為“黃山”。黃山之名由此而來。
怪石
黃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偉岸險峻。群山之中,奇巖怪石密布。怪石的外形千姿百態(tài),令人拍案叫絕。它們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這些怪石與青松結(jié)伴,與泉水相互呼應,儼然構(gòu)成了一幅幅天然的山石畫卷。
黃山最著名的一塊石頭要數(shù)“飛來石”了。它位于光明頂西北方。飛來石高12米,寬8米,重約360噸。這塊大石頭立在懸崖峭壁之上,令人驚嘆不已,好像剛剛飛來,又好像要立刻飛去。
奇松
黃山的松樹非常多,姿態(tài)萬千,而且百年以上的松樹有幾萬株?!笆揭辉?,五步一松,松埋云上,云掩松中。”在黃山眾多的“奇松”中,尤其以玉屏峰下,青獅石壁前的“迎客松”名聞天下。凡是到黃山游覽的游客,都要目睹一下它的芳姿,要不等于未游黃山。黃山的名松還有“送客松”“蒲團松”“棋盤松”“鳳凰松”等。
云海
由于黃山的地理位置特殊,一年之內(nèi),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云蒸霧繞。這是因為黃山山大峰高、谷深林密、雨水充沛,所以為云海奇觀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黃山云海按山區(qū)云海形成的區(qū)域劃分,有北海、西海、東海、前海(即南海)。
每當雨后初晴,黃山山峰周邊就開始煙云縷縷,冉冉上升,成團成片;接著迅速彌漫,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波瀾壯闊,云海滾滾,變成浩瀚無垠的“海洋”,身臨其境,使入恍若在仙境一般。
黃山文化
此外,黃山還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積淀,它是中國著名山水畫派的發(fā)祥地。黃山以博大的情懷,將各個歷史時期、各個社會階層的文化意識和行為融為一體,形成了特定的黃山文化。豐富的自然景觀、文化內(nèi)涵,讓黃山風景區(qū)在1990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chǎ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