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蕭統(tǒng)集編撰及版本考論

      2018-03-06 06:34:58
      山東圖書館學(xué)刊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淳熙宋本昭明

      劉 明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南朝史料中有明確的有關(guān)蕭統(tǒng)集(習(xí)稱“昭明太子集”)編撰的記載,存在劉孝綽編十卷本和蕭綱編二十卷本之別。惜作為六朝舊集的古本蕭統(tǒng)集唐末即散佚不傳,今傳集子乃南宋初年的重編本,由淳熙間袁說友和尤袤刻梓行世,即宋淳熙本《梁昭明太子文集》。宋本現(xiàn)亦未知下落(當已佚失),所幸存有劉世珩據(jù)宋本的影刻本及盛宣懷據(jù)影宋抄本的重刻本,宋本篇目及內(nèi)容藉此可觀。明本蕭統(tǒng)集以嘉靖周滿刻本為最早,此后各本均源出此本,只是據(jù)它書又增益篇目。明本與淳熙本互校存在異文等差異,印證明人有所改易宋本的面貌。各本的版本關(guān)系及文本優(yōu)劣的考察,是整理蕭統(tǒng)集的基礎(chǔ)性工作。

      1 蕭統(tǒng)集的編撰和流傳

      蕭統(tǒng)集見于《梁書》本傳,稱“所著文集二十卷”[1],按《隋志》即著錄梁《昭明太子集》二十卷,兩《唐志》同(《新唐志》乃照抄《舊唐志》,并非北宋時實有其書),則本傳所稱之本即《隋志》著錄本。但本傳所據(jù)應(yīng)為原始傳記資料,即南朝梁時秘閣藏有二十卷本蕭統(tǒng)集。檢諸史料,最先為蕭統(tǒng)編集子的是劉孝綽,《梁書·劉孝綽傳》云:“太子文章繁富,群才咸欲撰錄,太子獨使孝綽集而序之?!盵2]“集而序之”指既編定集子,也為集子撰寫了序言。序言即《昭明太子集序》,云:“粵我大梁之二十一載,盛德備乎東朝……預(yù)聞盛藻,歌詠不足,敢忘編次。謹為一帙十卷,第目如左?!盵3]推知劉孝綽編本為十卷本,且編在普通三年(522)。十卷本附有目錄和劉孝綽所撰此篇序文,姚振宗即稱:“初編為十卷、錄一卷也?!盵4]

      據(jù)《集序》云:“日升松茂,與天地而偕長。壯思英詞,隨歲月而增廣。如其后錄,以俟賢臣?!蓖浦d為普通三年之前蕭統(tǒng)撰寫的詩文。集子編完后,蕭繹即上疏求賜文集,蕭統(tǒng)《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云:“得疏,知須《詩苑英華》及諸文制”,“集乃不工,而并作多麗。汝既須之,皆遣送也。”[5]俞紹初先生認為:“按昭明此書,于《詩苑英華》僅寥寥數(shù)語,一筆帶過,而自言為文之宗旨與緣由則不嫌其詳,且與劉孝綽所撰文集之序又多有相合處,似當作于文集撰成之初。蓋湘東王聞?wù)衙魑募鲁?,欲兼《詩苑英華》求而觀之,昭明作此書以答之?!盵6]印證劉孝綽編本在當時還是有一定的流傳范圍,惜《隋志》等未見著錄,或稱“久已不存”[7]。

      蕭統(tǒng)卒于中大通三年(531),據(jù)普通三年已近十年,此段時期內(nèi)必有一定數(shù)量的新作詩文,需要重新編集子。按子范有《求撰昭明太子集表》,云:“戀主懷茲,伏深涕慕。冒乞銓次遺藻,勒成卷軸。”[8]又蕭綱《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載《藝文類聚》卷五十五)稱:“謹撰昭明太子別傳、文集,請備之延閣,藏之廣內(nèi),永彰茂實,式表洪徽?!盵9]還撰有《昭明太子集序》(載明嘉靖三十四年周滿刻本《梁昭明太子文集》),疑該篇集序已非全帙,有關(guān)所編集子的卷第等細節(jié)性問題闕如。蕭綱為蕭統(tǒng)編集子推測在初登太子之位時,具體事宜則委令蕭子范負責。一般認為本傳及《隋志》所稱的二十卷本即蕭綱編本。

      蕭綱編二十卷本至北宋時已不傳,疑散佚于唐末,自《崇文總目》至南宋初的《郡齋讀書志》均未著錄此集。淳熙八年(1181)袁說友和尤袤在池州(今屬安徽)刻昭明太子集(以下簡稱“宋淳熙本”),為五卷本,袁說友跋稱:“池陽郡齋既刊《文選》與《雙字》二書,于以示敬事昭明之意。今又得昭明文集五卷,而并刊焉?!薄端斐跆脮俊分洝读赫衙魈蛹罚活}卷數(shù),當即此淳熙本。又《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昭明太子集》五卷,亦為此本,清末劉世珩跋玉海堂影宋刻昭明太子集稱:“可見當時別無他本?!薄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浲吨饼S書錄解題》,《四庫全書總目》云:“僅載五卷,已非其舊。《文獻通考》不著錄,則宋末已佚矣?!盵10](實則未佚,清代尚存)

      今存有劉世珩據(jù)昭仁殿藏宋淳熙本的影刻本,據(jù)此可知淳熙本蕭統(tǒng)集的序跋及所收篇目情況。篇目為卷一賦兩篇即《殿賦》《銅博山香爐賦》,古樂府七篇即《將進酒》《長相思》《有所思》《三婦艷》《上林》《飲馬長城窟行》和《相逢狹路間》,附《梁武帝游鐘山大愛敬寺》詩、和詩各一篇。卷二詩十六篇,即《詠山濤王戎詩二首》《宴闌思舊一首》《擬古二首》《皃雪一首》《晚春》《詠同心蓮》《賦書帙》《玄圃講》《東齋聽講》《僧正》《鐘山解講》《林下作妓詩》《詠彈箏人》《開善寺法會》《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和《弓矢贊》。卷三啟八篇,即《謝敕賚水犀如意啟》《謝敕賚看講啟》《謝敕參解講啟》《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jīng)疏啟》《謝敕賚制旨大集經(jīng)講疏啟》《謝敕賚地圖啟》《何胤奉啟》《錦帶書十二月啟》,書五篇即《答云法師請開講書》《又答》《答晉安王書一首》《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一首》和《與何胤書》。卷四疏一篇、議一篇和序兩篇,即《請停吳興丁役疏》《駁劉仆舉樂之議》《文選序》和《陶淵明集序》。卷五為《令旨解二諦義》和《令旨解法身義》兩篇。總為收文四十六篇,除去所附武帝詩一篇,蕭統(tǒng)詩文為四十五篇。

      該本僅載劉孝綽的《集序》,袁說友跋亦未明確交待昭明太子集刊刻的底本來源,故詩文是否屬繼自劉孝綽編十卷本的殘本值得考察,茲從下述兩方面略作分析:

      1.1 詩文的作年

      根據(jù)曹道衡、劉躍進兩位先生的《南北朝文學(xué)編年史》和俞紹初先生《昭明太子集校注》中相關(guān)詩文篇目的系年考證(無法系年的篇目除外),作于普通三年(含)之前的篇目如下:《答晉安王書一首》(天監(jiān)十四年(515))、《玄圃講》《令旨解二諦義》《令旨解法身義》《答云法師請開講書》《又答》(此五篇當在天監(jiān)十七年(518))、《東齋聽講》《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此兩篇當普通元年之前)、《和〈梁武帝游鐘山大愛敬寺〉詩》(普通元年(520)或稍后,《南北朝文學(xué)編年史》將建大愛敬寺系在天監(jiān)十四年,則此和詩作于此年稍后)、《開善寺法會》《鐘山解講》(此兩篇殆作于普通二年)、《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一首》(普通三年),共計十二篇。

      而作于普通三年之后的篇目如下:《文選序》(約普通四至六年,《南北朝文學(xué)編年史》認為《文選》約編定于大通二年(530)前后,則序撰寫于此年左右)、《僧正》(普通七年)、《詠彈箏人》(或為普通七年)、《陶淵明集序》(大通元年)、《宴闌思舊》(大通三年)、《與何胤書》《請停吳興丁役疏》(此兩篇為中大通二年),共計七篇。

      1.2 卷首序的篇目

      今尚存另一部源出宋淳熙本的蕭統(tǒng)集,即盛宣懷據(jù)清怡府藏影宋抄本(影抄宋淳熙本)的重刻本(保留宋本的內(nèi)容)。詩文篇目同劉世珩影刻本,但兩本之間存在文字上的差異(詳下文所述);所收序亦不同,該本卷首除載有劉孝綽集序外,尚有蕭綱的集序、上表和蕭子范的上表。文字的差異表明兩部宋淳熙本可能存在印次的區(qū)別,即后印本相較于初印(早期)本會作文字上的更易。序的不同,由集中載有普通三年之后所作的詩文,印證宋淳熙本在內(nèi)容上屬蕭綱編本,理應(yīng)有蕭綱集序,而未載應(yīng)出于失輯所致。這也再次佐證劉世珩所據(jù)刻之宋淳熙本屬早期印本,對于蕭綱等人的序、表尚輯錄不全,從而未能刻入集中。

      綜上,宋淳熙本蕭統(tǒng)集收錄普通三年前后的詩文,且保留有蕭綱等人的序和表,不能將之視為劉孝綽編本系統(tǒng)。盛宣懷跋稱:“此本所錄,不出《梁書》《文苑英華》《藝文類聚》《廣弘明集》諸書,知亦掇拾之本?!碑敒樗稳俗运鼤嬩浭捊y(tǒng)詩文的重編本,根據(jù)《郡齋讀書志》尚未著錄此集,應(yīng)重編在南宋初年。

      《四庫全書總目》稱《擬古》第二首和《林下作伎》一首屬蕭綱詩作,“見于《玉臺新詠》,其書為徐陵奉簡文之令而作,不容有誤”[11]。但兩詩均見于上述兩部宋淳熙本中,盛宣懷跋稱:“或宋人另有所本歟!”按《玉臺新詠》卷七載蕭綱《林下妓》詩,卷九載《擬古》詩。其中,《林下作伎》詩與《玉臺新詠》詩題不同,而《初學(xué)記》卷十五載此詩題“梁昭明太子《林下作伎》詩”(《文苑英華》亦題“梁昭明太子”),印證該詩應(yīng)輯自《初學(xué)記》而非《玉臺新詠》。結(jié)合又收錄《玉臺新詠》題蕭綱所作的《擬古》詩,斷定宋代蕭統(tǒng)集的重編未參據(jù)《玉臺新詠》。

      宋淳熙本《梁昭明太子文集》至明代尚有流傳。按嘉靖三十四年(1555)周滿《昭明太子集序》云:“昭明集世鮮概見,余得之百泉皇甫公(即皇甫汸)者,文多訛闕未整。”周滿據(jù)此皇甫汸藏本校訂后而刻蕭統(tǒng)集,然序未明言該藏本是否屬宋本。劉世珩稱:“明周滿本、遼府本(即遼國寶訓(xùn)堂刻本,乃重刻周滿本)多系五卷本,而每卷前均無篇目,與此本(影刻宋淳熙本)異。袁跋并有誤字,可知非從此真宋本出也?!倍翟鱿鎰t認為“當為宋本無疑”[12],皇甫汸藏本“出于展轉(zhuǎn)傳抄,遂致脫誤雜出”[13],從而與淳熙刻早期印本(即劉世珩影刻所據(jù)之宋淳熙本)存在差異。根據(jù)詩文篇目及正文文字,周滿本和宋淳熙本均相當接近,推斷作為周滿本底本的皇甫汸藏本出自宋淳熙本,當屬淳熙本的修版后印本。而周滿本屬明代蕭統(tǒng)集的主要版本,此后各本均直接或間接出自此本。

      2 蕭統(tǒng)集的“宋本”

      蕭統(tǒng)集的宋刻原本,即袁說友和尤袤刊刻的淳熙本《梁昭明太子文集》今已不傳,但存在兩種源出宋淳熙本的刻本:一種即劉世珩影刻宋淳熙本,另一種為盛宣懷據(jù)宋淳熙本影抄本的重刻本。前者行款版式及篇目內(nèi)容均保留宋本之貌;后者改易了宋本的行款,但自內(nèi)容而言也屬宋本。校勘整理蕭統(tǒng)集應(yīng)重視上述兩種“宋本”的使用,盛宣懷跋即稱:“源出于宋,流傳已久,究與明本不同?!逼澛允銎浒姹厩闆r如下:

      2.1 劉世珩影刻宋本

      劉世珩影刻宋淳熙本(國家圖書館藏普通古籍,編目書號XD2990),有內(nèi)扉頁題“景宋淳熙貴池昭明廟本昭明集五卷”,“貴池劉氏玉海堂景宋叢書單行本,附考異一卷、札記一卷,板藏昭明廟,己未(1919)冬月刊成”。其行款版式為八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版心上鐫字數(shù),中鐫“昭集”和卷次及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文集卷第一”,次行低三格題“梁昭明太子撰名統(tǒng)(此兩字以小注形式出現(xiàn))”。每卷前列本卷收文的目錄。卷首有梁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序末鐫“光祿大夫農(nóng)工商部頭等顧問官度支部左參議池州貴池劉世珩景宋淳熙池陽郡齋原本刊行”。卷末有淳熙八年袁說友跋。

      劉世珩跋述及此本刊刻之經(jīng)過,云:“今從昭仁殿請出,即宋池陽郡齋五卷本,每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載在《天祿琳瑯書目》,世稱為祠堂本。余已景刻宋淳熙池陽郡齋尤袁原刻本《文選》,又摹得此昭明集宋刻真本,附刊于后?!庇衷疲骸坝嗑翱趟慰ご淌吩f友、倉使尤袤淳熙辛丑三月池陽郡齋所刻本《文選》畢,又從昭仁殿請出淳熙辛丑八月池陽郡齋刻本昭明集五卷,附刻于后,以實吾池之故事。此本載于《天祿琳瑯書目后編》,有與明葉紹泰《蕭梁文苑》本、張溥《百三家集》本及國朝嚴可均輯《全梁文》本、盛宣懷刻《常州先哲遺書》本所不同處?!睋?jù)昭仁殿藏宋本而刻,且此宋本即《后編》著錄者,可謂言之鑿鑿,以致于傅增湘也稱:“宋本近時有貴池劉世珩覆刊,所據(jù)為天祿琳瑯藏書?!盵14]實則并非《后編》著錄者。

      按《天祿琳瑯書目后編》卷六宋版集部著錄一部《梁昭明太子文集》,館臣審定為宋版,而實為明嘉靖周滿刻本(詳下文所述)。該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以之與影刻宋本比對,兩本有差異:周滿本各卷前無目錄,存在異文。傅增湘曾據(jù)影刻宋本“取校寶訓(xùn)堂本,卷一補八十四字,卷四補四十字”[15],而寶訓(xùn)堂本屬重刻周滿本。斷定據(jù)刻之宋本并非《后編》著錄者,疑為清宮藏不入《后編》目的另一部宋本。藉此影宋刻可略窺宋本之貌,附補遺詩一首,即《示徐州弟》(注明輯自《文館詞林》卷一百五十二)。另附有《梁昭明太子集札記》《梁昭明太子文集考異》《昭明太子集補遺》《梁昭明太子文集敘錄》及《梁昭明太子文集考異附錄》諸篇,亦頗具參考價值。

      2.2 盛宣懷重刻宋本

      此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編目書號A02869),屬盛宣懷輯刻《常州先哲遺書》的一種,有內(nèi)扉頁題“光緒丁酉(1897)武進盛氏用景宋淳熙本重雕,并輯補遺一卷”。其行款版式為十四行二十五字,黑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據(jù)影宋抄本重刻時改易了行款版式),版心中鐫“昭集”和卷次及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文集卷一”。卷首有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次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梁簡文帝《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蕭子范《求撰昭明太子集表》。卷末有袁說友跋。附《梁昭明太子文集補遺》一卷,末有光緒二十三年(1897)盛宣懷跋。

      盛氏跋稱:“此怡府藏影宋鈔本,為宋淳熙辛丑袁說友池陽郡齋所刊,卷數(shù)與《宋志》同?!薄扳亍奔粗盖迩¢g宗室弘曉的藏書,藏有影宋淳熙本的抄本。以該重刻宋本與劉世珩影刻宋本(校勘中稱“劉本”)相校,存在異文,如:

      卷一《銅博山香爐賦》“齊姬合歡而流盼”,劉本“盼”作“眄”。

      卷一《飲馬長城窟行》“蘊此望鄉(xiāng)情”,劉本“蘊”作“缊”。

      卷一《相逢狹路間》“驊騮服衡轡”,劉本“驊”作“華”。

      卷二《擬古二首》其一“夜露傷階草”,劉本“階”作“堦”。

      卷二《鐘山解講》“伊予愛邱壑”,劉本“邱”作“丘”。

      卷二《林下作伎詩》,劉本“伎”作“妓”。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興言愈疾”,劉本“疾”作“病”。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觸地邱壑”,劉本“邱”作“丘”。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松隖杏林”,劉本“隖”作“塢”。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知之恐有逾吾就”,劉本“吾就”作“就吾”。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汎觀六籍”,劉本“汎”作“況”。

      推斷影抄所據(jù)之淳熙本,與影刻所據(jù)之淳熙本并非同一部,佐證兩部淳熙本之間存在印次的區(qū)別。影刻宋本之“華騮”“妓”“吾就”“況”諸字,似以重刻宋本所作者為勝義。印證影抄所據(jù)者為淳熙本的后印本,對于早期印本(即影刻所據(jù)之淳熙本)中存在的訛謬有所修訂。通過校勘得出兩部淳熙本分別屬早期印與后印的結(jié)論,可鑿實影刻宋本僅載劉孝綽序確屬初印時輯錄序文未備,而后印時則補刻附入。

      該本附《補遺》一卷,篇目為《扇賦》(《藝文類聚》卷六十九)、《芙蓉賦》(《藝文類聚》卷八十二)、《鸚鵡賦》(《藝文類聚》卷九十一)、《與晉安王綱令》《與明山賓令》《與殷蕓令》《與東宮官屬令》《答玄圃園講頌啟令》《謝敕賚廣州甌等啟》《謝敕賚銅造善覺寺塔靈盤啟》《謝敕賚河南菜啟》《謝敕賚大菘啟》《謝敕賚魏國所獻錦等啟》《謝敕賚邊城橘啟》《誡諭殷鈞手書》《與張緬弟纘書》《七契》《爾雅制法則贊》《蟬贊》《陶淵明傳》《祭達磨大師文》,計二十一篇。

      3 蕭統(tǒng)集的明清本

      有學(xué)者稱:“目前流傳的《昭明太子集》,已非梁時原貌,均是由后人輯錄,在輯佚過程中增刪篇幅,改題篇名,多有訛舛。鑒于此,對其版本的清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16]現(xiàn)存蕭統(tǒng)集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周滿刻五卷本《梁昭明太子文集》為最早(以下簡稱“周滿本”),篇目及正文基本因襲宋淳熙本。此后的明遼國寶訓(xùn)堂刻本(以下簡稱“寶訓(xùn)堂本”)乃重刻周滿本。叢編本蕭統(tǒng)集以明閻光世編《文選逸集》本和明末刻《蕭梁文苑》本(即《四庫全書總目》所稱的葉紹泰本)為佳本,但也只是以周滿本為底本再行輯錄篇目而成,張燮、張溥輯本(分別指明天啟崇禎間刻《七十二家集》本和明婁東張氏刻《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亦如此。清康熙間刻有一卷本《梁昭明太子六律六呂文啟》,僧人釋行景作注,頗具文獻價值(以下簡稱“釋行景注本”)。茲略述蕭統(tǒng)集上述各本如下:

      3.1 周滿本

      此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編目書號12365),其行款版式為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邊,對黑魚尾。版心中鐫“昭明集”和卷次及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文集卷第一”,次行低八格題“梁昭明太子撰”,第三、四兩行均低八格分別題“唐魏征音”“宋陳傳良??薄>硎子辛汉單牡邸墩衙魈蛹颉?,次梁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卷末有淳熙八年袁說友跋。詩文篇目同影刻宋淳熙本,相異者各卷前未列本卷目錄。書中凡楊慎、周滿、周復(fù)俊校改者,皆隨文標出。

      該本系清宮天祿琳瑯舊藏,《天祿琳瑯書目后編》卷六宋版集部著錄,審定為宋版,書中有簽題“宋版梁昭明太子文集”,云:“此本五卷,乃淳熙八年池郡所刻,尚系南渡初傳本。至明葉紹泰所刊詩賦一卷、雜文五卷,又張溥所輯入《百三家集》中者,俱出明人攟摭,不若此本雖非原書,尚屬宋舊也。”[17]但實為明嘉靖間周滿刻本,卷端所題“唐魏征音”“宋陳傳良??蹦送诟乃?據(jù)原國立北平圖書館舊藏一部周滿本,第三、四兩行均低九格分別題“成都楊慎周滿”“東吳周復(fù)俊皇甫汸校刊”),目的是冒充宋本。

      周滿本雖出自宋淳熙本,由于依據(jù)的是修版后印本,故與影刻宋淳熙早期印本(??敝蟹Q“劉本”)及盛宣懷所據(jù)的淳熙后印本(??敝蟹Q“盛本”)相校存在異文(為了揭示明刻各本之間的差異,同時校以寶訓(xùn)堂本和《蕭梁文苑》本),如:

      卷一《銅博山香爐賦》“信名真而器美”,劉本、盛本“真”作“嘉”,《蕭梁文苑》本同,寶訓(xùn)堂本同周本。

      卷二《宴闌思舊一首》“灌蔬寔溫雅”,劉本、盛本“寔”作“宴”,寶訓(xùn)堂本同,《蕭梁文苑》本作“實”。

      卷二《鐘山解講》“精理既已祥”,劉本、盛本“祥”作“詳”,《蕭梁文苑》本同,寶訓(xùn)堂本同周本。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亦動不靜”,劉本、盛本作“不動亦靜”,《蕭梁文苑》本同,寶訓(xùn)堂本同周本。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山林在月中”,劉本、盛本“月”作“目”,《蕭梁文苑》本同,寶訓(xùn)堂本同周本。

      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松楊杏林”,劉本“楊”作“塢”,盛本作“隖”,《蕭梁文苑》本同,寶訓(xùn)堂本同周本。

      周滿本中還存在一些因形近而致的訛謬字,如卷三《答晉安王書一首》“更向篇什”句,“向”訛作“何”;又“既責成有寄”句,“成”訛作“伐”;“汎觀六籍”句,“汎”訛作“況”等。劉世珩跋還稱“袁跋并有誤字”,經(jīng)與影宋刻本袁跋比對,所謂誤字指“池陽郡齋既刊《文選》與《雙字》二書”句中的“刊”字,周滿本作“刻”。斷定周滿本盡管經(jīng)過校訂,但在正文上還不盡等同于宋淳熙本之貌,這是使用周滿本參校整理蕭統(tǒng)集時需要充分注意的問題。

      3.2 寶訓(xùn)堂本

      此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編目書號10180),其行款版式為八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版心上鐫“昭明集”,中鐫卷次和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文集卷第一”,次行低四格題“大明遼國寶訓(xùn)堂重梓”,第四、五行分別低四格、五格各題“明成都楊慎、周滿”,“東吳周復(fù)俊、皇甫汸???。卷首有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次梁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梁簡文帝《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梁蕭子范《求撰昭明太子集表》。卷末有嘉靖乙卯周滿《昭明太子集序》,次袁說友跋。

      通過校勘,寶訓(xùn)堂本除改易行款外,正文基本等同于周滿本,確屬卷端所題的“重梓”。但也偶有訂正周滿本之誤者,如卷二《宴闌思舊一首》“灌蔬寔溫雅”句中的“寔”字,寶訓(xùn)堂本訂正為“宴”。但對于卷一《銅博山香爐賦》中缺失的八句,可能緣于未有它本參訂仍闕如。

      3.3 《蕭梁文苑》本

      此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編目書號20259),為六卷本《梁昭明太子集》。《四庫全書總目》所稱“明嘉興葉紹泰所刊”,及劉世珩跋所稱“明葉紹泰《蕭梁文苑》本”,均指此本。《蕭梁文苑》編者即葉紹泰,除載蕭統(tǒng)集外,尚有《梁武帝集》八卷、《梁簡文帝集》十四卷、《梁代帝王合集》八卷和《梁元帝集》八卷。葉序稱:“予酷嗜此書已歷年所,近得閻氏本更為增刪,以公同好。閻本評閱精核,故多仍其舊云?!彼^“閻氏本”即閻光世所編的《文選逸集》(清華大學(xué)圖書館藏有明末笙臺刻本),“更為增刪”指刪去閻本中的《徐孝穆集》和《庾子山集》兩種。《蕭梁文苑》本蕭統(tǒng)集基本還是閻本的面貌(依據(jù)是卷二至六卷端題“錢塘閻光世輯閱”)。其行款版式為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版心上鐫“昭明太子集”和卷次,中鐫該卷所載詩文的文體及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集卷一”,次行低一格題“明檇李葉紹泰重訂、武林茹之宗仝閱”。眉上鐫評。卷首有《昭明太子本傳》,次《昭明太子集目錄》。

      據(jù)目錄,相較于周滿本,增益篇目如下(張燮本蕭統(tǒng)集也有增益,為區(qū)別兩者增益篇目的不同,同時注明張燮本未收者):《扇賦》《芙蓉賦》《鸚鵡賦》《示徐州弟》《詒明山賓》《春日宴晉熙王》《餞庾仲容》《示云麾弟》《大言》《細言》《照流看落釵》《美人晨妝》《詠新燕》《名士悅傾城》(上述三篇張燮本未收)、《七契》《七召》(張燮本未收)、《答玄圃園講頌啟令》《與東宮官屬令》《謝敕賚銅造善覺寺塔露盤啟》《謝敕賚魏國所獻錦等啟》《謝敕賚廣州塸等啟》《謝敕賚城邊橘啟》《謝敕賚河南菜啟》《謝敕賚大菘啟》《與劉孝儀書》《與晉安王書》《又與晉安王書》《與殷蕓書》(上述十篇張燮本未收)、《諭殷鈞手書》《與張纘書》《陶淵明傳》《爾雅制法則贊》《蟬贊》,共計三十三篇。

      該本篇目雖可謂齊備,但也存在非蕭統(tǒng)所作而誤收者?!端膸烊珪偰俊吩疲骸按吮緸槊骷闻d葉紹泰所刊,凡詩賦一卷、雜文五卷,賦每篇不過數(shù)句,蓋自類書采掇而成,皆非完本。詩中《擬古》第二首、《林下作伎》一首、《照流看落釵》一首、《美人晨妝》一首、《名士說傾城》一首,皆梁簡文帝詩……當由書中稱簡文帝為皇太子,輾轉(zhuǎn)稗販,故誤作昭明?!盵21]除《擬古》第二首和《林下作伎》亦載宋淳熙本外,《總目》所言其它各篇未收,則確非蕭統(tǒng)之作。又有學(xué)者稱:“明葉紹泰亦刊有《昭明太子集》六卷,當是五卷本重加增補而定的,其所收詩文多于五卷本,勘理亦稱精審,惟將蕭綱《與東宮官屬令》《與劉孝儀書》誤入此集,則是美中不足?!盵22]通過???,該本既有合于周滿本者,也有合于劉世珩影刻宋本及盛宣懷重刻宋本者。盡管篇目求全而致誤收,仍不失其參校價值。

      此外,張燮本《昭明太子集》篇目逾周滿本數(shù)篇,傅增湘稱:“閩漳本亦分五卷,然視此刻多賦三首、詩六首、雜文十一首、《七契》一首,要皆輯自他書,非宋本之舊也?!盵23]雖不及《蕭梁文苑》本齊全,但卻未收《照流看落釵》《美人晨妝》《詠新燕》《名士悅傾城》和《與劉孝儀書》諸篇,反映了其輯錄的嚴謹態(tài)度。又該本附錄有“糾謬”一類,對當時所見各本蕭統(tǒng)集誤收的作品進行辨正,云:“如《林下作妓》詩,昭明筆也,《玉臺》乃誤標為簡文”,“他如《和名士悅傾城》《同庾肩吾四詠》,俱簡文筆而《藝文》誤書為昭明。又如《江南弄》及《詠新燕》俱簡文筆,而《英華》誤書為昭明。若《曉春》詩,諸本并稱簡文,乃近代綜昭明集亦冒載”,“《陶華陽墓志》,《藝文》明載為簡文作,近乃誤列于昭明集。即焦太史刻陶隱居附錄亦不及駁正,殆相沿之過也。按弘景亦大同二年(536)始卒,其非昭明手無疑”,“《文苑英華》有《七召》一篇,是梁人語,然不載作者姓名,而列在昭明《七契》之后,文儷遂并《七召》,冒為昭明作,今駁出?!笨急婕毭?,頗具學(xué)術(shù)價值。

      3.4 釋行景注本

      此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編目書號t3132),行款版式為十行十九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版心中鐫“梁太子律呂文啟”和葉次。卷端題“梁昭明太子六律六呂文啟”,次行低六格題“清閩寧釋行景嘯野氏注”。卷首有康熙壬寅(1662)羅淇序,次同年釋宗尚序、釋行景序,行景序云:“乙巳(1665)麥秋,偶試筆于寶福文室,諸子告其板成,將序稿欲余書之。余因付一時之就耳,非敢以法論云?!贝涡芯白斗怖贰>砟┯行芯鞍?,云:“余據(jù)寶福時,奠兄為監(jiān)院。一日入方丈敘事之余,見此啟,請閱之。之畢,欣然將稿詣上四下瞻。老和尚前曰:此書系方丈和尚注釋,其文勢汪洋,更閱注文,提要勾玄,搜羅剔抉,博采詳注,深益后學(xué),宜乎刻之以廣行世。老和尚閱之喜,而與監(jiān)院平出其貲,遂付梓人刻行。”

      《六律六呂文啟》,宋淳熙本題“錦帶書十二月啟”,行景注云:“文者,法也;啟者,開也。昭明以十二月中天地人物節(jié)氣遷變之理,遇時感物,啟發(fā)人之性情而成此文,故名曰六律六呂文啟?!彼伪倦m載此十二月啟,四庫館臣認為并非蕭統(tǒng)之作,云:“舊本題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撰,陳振孫《書錄解題》又云梁元帝撰,比事儷語,在法帖中章草月儀之類。詳其每篇自敘之詞,皆山林之語,非帝胄所宜言。且詞氣不類六朝,亦復(fù)不類唐格,疑宋人案《月令》集為駢句以備箋啟之用,后來附會題為統(tǒng)作耳。今刻本昭明集中亦有之,題曰《十二月啟》。然昭明集乃后人所輯,非其原本,未可據(jù)以為信也。”[24]又云:“不類齊梁文體,其《姑洗三月啟》中有‘啼鶯出谷,爭傳求友之聲’句??继迫嗽嚒耳L出谷詩》,李綽《尚書故實》譏其事無所出,使昭明先有此啟,綽豈不見乎!是亦作偽之明證也?!盵25]姚振宗亦云:“六朝文士制《月儀》者不一家。雖帝胄王者亦為之,此十二卷大抵匯合諸家所作以為一編者歟?!盵26]按《凡例》稱:“文中會月而作令月,令月者,唐時之稱,今仍從會月?!庇翱趟未疚醣炯醋鳌傲钤隆保谱糇C并非梁時之書。即便非出自蕭統(tǒng)之手,對于此注本而言仍不失文獻價值,行景在《凡例》中即稱其注:“皆采齊宋晉漢以上之典掌,梁陳以下雖有故典,合乎其文者,亦不敢綴入?!?/p>

      4 結(jié)語

      通過本文的梳理,主要形成以下七條結(jié)論:(一)根據(jù)劉世珩影刻宋淳熙本《梁昭明太子文集》,宋本蕭統(tǒng)集乃宋人據(jù)它書輯出蕭統(tǒng)詩文的重編本,重編在南宋初年。(二)宋淳熙本收錄《玉臺新詠》所題的蕭綱詩兩首即《擬古》和《林下作妓詩》,將之視為蕭統(tǒng)詩作,推斷重編并未參據(jù)《玉臺新詠》,而是別有它本所據(jù)。(三)劉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僅載劉孝綽集序,但據(jù)所載蕭統(tǒng)詩文作于普通三年前后者均有,斷定不屬于劉孝綽編本系統(tǒng),也再次佐證出于宋人重編。(四)劉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乃光宗紹熙間印本,又據(jù)正文文字和卷首序篇目均與盛宣懷重刻之宋淳熙本存在差異,推斷前者屬淳熙刻早期印本,后者則屬后印本。(五)劉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并非《天祿琳瑯書目后編》著錄之本,著錄者乃明嘉靖間周滿刻本,而是清宮舊藏的另一部宋本。(六)現(xiàn)存明本均源出周滿本,寶訓(xùn)堂本即據(jù)周滿本重刻,而《蕭梁文苑》本、張燮本只是在周滿本篇目基礎(chǔ)上又增益其它篇目而成?!妒捔何脑贰繁敬嬖谄空`收的情況,相較而言不及張燮本嚴謹。(七)《六律六呂文啟》盡管并非蕭統(tǒng)之作,清康熙刻釋行景注本則頗具文獻價值。

      〔1〕〔2〕 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171,480

      〔3〕〔5〕〔8〕 嚴可均.全梁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3312,3064,3084

      〔4〕〔26〕 姚振宗.隋書經(jīng)籍志考證[M].二十五史補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55:5829,5205

      〔6〕〔7〕〔22〕 俞紹初.昭明太子集校注·前言[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56,9,10

      〔9〕 歐陽詢.藝文類聚[M].汪紹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94

      〔10〕〔11〕〔21〕〔24〕〔25〕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1275,1275,1275,1160,1275

      〔12〕〔13〕〔14〕〔18〕〔19〕〔20〕〔23〕 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61,561,560-561,560,562,561,560

      〔15〕 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M].北京:中華書局,2009:950

      〔16〕 彭婷婷.昭明太子集版本源流考[J].中華文化論壇,2014(8):87

      〔17〕 彭元瑞等.天祿琳瑯書目后編[M]//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本清代卷第1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307

      猜你喜歡
      淳熙宋本昭明
      CONTENTS
      清代重刊宋本《陶淵明集》黃國瑾批語鉤沉
      名作欣賞(2022年3期)2022-03-11 17:00:27
      宋本《荀子·性惡》全文校注
      昭明寺隨想
      旅游(2020年10期)2020-01-07 14:08:31
      登昭明樓
      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
      電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4
      《史記》有張材刊本?
      讀書(2017年12期)2017-12-15 10:46:48
      小樹葉
      葉采《近思錄集解》成書時間小考
      《周易贊義》版本錯訛衍脫分析
      广东省| 阿拉尔市| 南丰县| 万年县| 砚山县| 北流市| 三江| 和顺县| 屏南县| 绥江县| 海门市| 夏津县| 全南县| 东安县| 潞城市| 赣榆县| 镇坪县| 囊谦县| 皮山县| 乌海市| 浦江县| 蚌埠市| 安乡县| 长沙县| 西峡县| 德兴市| 肇州县| 南宫市| 赤峰市| 略阳县| 黄大仙区| 西吉县| 江陵县| 逊克县| 屏山县| 保康县| 嵊泗县| 屯留县| 库尔勒市| 邵阳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