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言人權視角下的新西蘭手語政策

      2018-03-06 18:10吳星梅
      文教資料 2017年30期

      吳星梅

      摘 要: 由于手語不是國家通用語言會受到很多限制,導致聾人的語言權利和人權不能得到全面保障。新西蘭政府于2006年出臺了《新西蘭手語法》,宣布新西蘭手語為新西蘭官方語言,從法律層面保障了聾人的語言權利和人權。新西蘭教育部還為聾人接受教育消除語言障礙制訂了五年實踐計劃(2005—2010)和新西蘭手語法2008—2009規(guī)劃,為聾人獲得更穩(wěn)固的學習基礎提供了保障,也保證了聾人的教育參與度及教育成果。新西蘭政府從保護語言人權的角度制定語言發(fā)展政策的做法是值得學習與借鑒的。

      關鍵詞: 語言人權 語言政策 新西蘭手語

      一、引言

      “語言人權”作為一個學術概念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但它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且一直存在比較大的爭議。芬蘭語言學家Tove Skutnabb—Kangas認為語言是一種權利,一種基本的人權,可以分為個體語言權和集體語言權。個體語言權是指每個人不論其母語是多數(shù)者語言還是少數(shù)者語言,都能積極地認同其母語,他人必須尊重其認同。集體語言權是指少數(shù)者群體存續(xù)的權利,即與主流社會不同但也能夠共存的權利[1]。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言權利”和“語言人權”逐漸成為分析多民族國家少數(shù)民族語言政策經(jīng)常提及的兩個概念。有學者認為,這兩個概念并不完全等同:語言權利主要涉及對不同民族語言的使用進行規(guī)劃,以實現(xiàn)多民族國家不同族群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而語言人權則主要強調母語不同于主體民族語言的少數(shù)民族有使用自己語言的權利,他們的語言往往因非國家通用語言而可能受到某些限制[2]。需要指出的是,由人權和語言權利結合形成語言人權這一概念也是最近不久的事情,所以這一跨學科的領域還需要做許多研究工作。1997年10月在布達佩斯舉辦了語言人權大會,指出“在后冷戰(zhàn)時代,語言權利已經(jīng)成為追求新的人權社會的一個方面”[3]。

      人權是人依其自然屬性和社會本質所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人權的主體是所有的人。它不僅指個人,而且包括一些特殊群體,如少數(shù)民族、婦女、兒童、殘疾人等[4]。為了保障人權,國際法體系中有許多國際人權公約,一些主要的國際人權條約中也包含了有關語言權利保障部分,這些條約包括:《聯(lián)合國憲章》(1945年)、《世界人權宣言》(1948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966年)等[2]。對殘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權提出明確保障措施的第一個國際公約就是2006年由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殘疾人權利公約》。公約涵括了殘疾人應享的各項權利,如享有平等、不受歧視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權利;享有健康、就業(yè)、受教育和無障礙環(huán)境的權利;享有參與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權利等[5]。這項公約得到了新西蘭政府的積極響應,2006年出臺了《新西蘭手語法》,宣布新西蘭手語為新西蘭官方語言,從法律層面保障了聾人的語言權利和人權。本文將從語言人權角度解讀新西蘭的手語政策。

      二、新西蘭手語立法

      新西蘭政府出臺《新西蘭手語法》是對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的積極響應。這項立法的推出是履行聯(lián)合國此項公約的具體舉措。《公約》第二十一款要求締約國應當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殘疾人能夠行使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包括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尋求、接受、傳遞信息和思想的自由[6]。此款第五條明確要求各締約國承認和推動手語的使用?!缎挛魈m手語法》使新西蘭手語成了新西蘭官方語言,從法律上保障聾人在法律程序中使用新西蘭手語的權利和使用手語獲得社會服務和公共信息的權利。

      《新西蘭手語法》有十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程序使用手語的規(guī)定”和“政府部門推動使用手語的原則”兩部分。前者明文規(guī)定,在任何法律程序中,如果當事人的第一語言或首選語言為新西蘭手語,那么下列人員都可以使用新西蘭手語,他們包括:處理訴訟案件的全體法庭成員、全體審判員或審理機構的所有成員,所有檢察官或代理訴訟方的任何人員,以及在主審官缺席情況下的任何代理主審。任何法律訴訟程序中,當了解到上述相關人員有使用新西蘭手語的意圖后,主審官必須為保證訴訟程序的進行提供稱職的新西蘭手語翻譯人員。法庭有時也許無法滿足這一要求,但任何人在任何法律程序中使用新西蘭手語的權利不得因此而被剝奪。后者規(guī)定,政府部門合理行使職能和權力時,應當由以下原則指導:1)有關新西蘭手語的問題,比如新西蘭手語的推廣,應征詢聾人群體的意見;2)政府推廣新西蘭手語應使用新西蘭手語提供服務,并用新西蘭手語向公眾提供信息;3)通過使用新西蘭手語等有效途徑,使聾人群體獲知政府服務和相關信息[7]。

      國家是人權實現(xiàn)的最主要的義務主體[4],新西蘭政府通過立法,保障了聾人使用新西蘭手語的權利,并且推動新西蘭手語的發(fā)展,逐步消除聾人在語言使用中的限制,從法律層面保障了聾人的語言人權。這項立法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第一部對于手語的使用規(guī)定,對于聾人的語言人權有了最直接的保護,而且內容更明確、具體,權力種類更廣泛,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新西蘭教育部的計劃

      權利作為人權的客體,內容十分廣泛和豐富[4]。其中包括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如受教育權、科學研究自由、文學藝術活動自由等。作為特殊群體的殘疾人,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和相關法律的缺失,使得某些權利無法實現(xiàn)。比如殘疾人受教育機會的缺失還是存在,特別是“在發(fā)展中國家,太多失聰或者殘疾兒童沒有獲得開發(fā)其潛能的機會”[8]。殘疾人獲得受教育的機會越少,與正常人的差距就越大?,F(xiàn)在一些殘疾學生無法在學校獲得語言學習的機會,導致缺失更多的工作機會。

      為了保障殘疾人的文化生活等權利,《殘疾人權利公約》第三十款第二條指出:“締約國應當采取適當措施,使殘疾人能夠有機會使自己在創(chuàng)造、藝術、智力等方面的潛力得以開發(fā),實現(xiàn)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盵6]第四條指出:“殘疾人特有的文化和語言特性,包括手語和聾文化,應當有權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獲得承認和支持?!盵6]endprint

      對于文化、教育而言,語言學習至關重要,而要使聾人與他人更好地交流,就要讓更多的人學習手語。有語言研究者指出,“手語的確是一種語言”[8],“手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學校教育產(chǎn)生之前”[8]。《新西蘭手語法》頒布后,新西蘭手語得到了充分支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慢慢扭轉聾人在教育和就業(yè)方面所面臨的不公平局面。

      另外,新西蘭教育部還為聾人接受教育消除語言障礙制訂了五年實踐計劃(2005—2010)和新西蘭手語法2008—2009規(guī)劃,旨在通過增加交流消除聾人接受教育的語言障礙,使聾人能使用新西蘭手語進行學習,克服其他問題。具體內容包括:

      在交流和意識方面:使聾人群體獲得有關教育的公共信息;使聾人學生的父母獲得當?shù)亟逃块T的信息和支持;使聾人兒童或聽力受損兒童的家庭獲得有關新西蘭手語教育的信息和支持;增強教育部門利益相關者對新西蘭手語和聾文化的意識。

      在發(fā)展新西蘭手語工作人員方面:在教育界增加聾人或聽力受損人士代表;發(fā)展新西蘭手語導師及教育口譯員和培訓機構;培養(yǎng)精通新西蘭手語的專家和為聾人學生服務的輔助或交流人員。

      在通過新西蘭手語進行學習方面:教學人員能使用新西蘭手語和其他視覺溝通技巧與聾人學生進行恰當?shù)慕涣?;承認新西蘭手語和相關的課程大綱;使聾人學生或聽力受損學生獲得核心課程的學習。

      與新西蘭手語法的原則相關的其他事項:使聾人學生為今后工作做好準備;考慮不同文化群的聾人的需要;消除態(tài)度和交流的障礙,使聾人學生和聽力受損學生獲得課外活動和其他各項活動的機會;使聾人和聽力受損人士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使聾人在咨詢教育服務、設計服務內容和完成服務交付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各項內容。

      正如《殘疾人權利公約》序言中二十二條指出的:“確認無障礙的物質、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環(huán)境、醫(yī)療衛(wèi)生和教育,以及信息和交流,對殘疾人能夠充分享有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至關重要。”[6]新西蘭教育部制訂了這些具體的方針政策,為聾人能夠獲得更穩(wěn)固的學習基礎提供了保障,也保證了聾人的教育參與度及教育成果,是對聾人受教育權的具體政策指引,表明了政府非常關注與尊重聾人的社會地位、法律地位與人權,體現(xiàn)了語言的平等,有利于國家穩(wěn)定、社會和諧及經(jīng)濟、教育、社會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結語

      新西蘭通過手語立法,教育部制訂一系列政策措施,給予新西蘭手語充分的支持,從法律層面保護了聾人的語言人權,也使得聾人有權利享受公平的教育、就業(yè)、社會、經(jīng)濟和公民機會。新西蘭政府從保護語言人權的角度制定語言發(fā)展政策的做法是值得學習與借鑒的。但是,對于語言政策來說,語言權利是一個脆弱的基礎,相應的法律體系對于少數(shù)族群來說是強大的語言規(guī)劃工具,而且這種規(guī)劃必須得到各級政府的意識形態(tài)的支持,否則法律仍可能無法實施。另外,國家還需要基于語言人權建立一個包括語言傳播、少數(shù)族群保護和國家建設的多語言規(guī)劃模式,明確權利和限制,使語言與國家建設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Tove Skutnabb-Kangas and Robert Phillipson (eds), Linguistic Human Rights: Overcoming Linguistic Discrimination[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5:1-2.

      [2]田鵬.馬克思主義民族語言觀的發(fā)展與實踐[J].世界民族,2013(2):1,8.

      [3][匈]米克洛什,編.李君,譯.語言:權利和資源:有關語言人權的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1.

      [4]李步云.論人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3,198.

      [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YAq1ksQbH3eZCfDcr

      DEU5EyJiYk0v4AkQ3zOvNXSUR2UdcC-XjHNTReMpfC6mw

      Ll7XPD1z767AOLOYzHWnBTa.

      [6]http://www.un.org/disabilities/convention/conventionfull.shtml.

      [7]http://www.legislation.govt.nz/act/public/2006/0018/latest/whole.html#DLM372783.

      [8][英]班斯沃爾,黃喆等編譯.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的語言問題[J].世界教育信息,2014(16):21.endprint

      类乌齐县| 杭锦后旗| 汽车| 清新县| 兴宁市| 民勤县| 香格里拉县| 平陆县| 杂多县| 蚌埠市| 乐平市| 浦城县| 宁安市| 惠来县| 大化| 莱芜市| 勐海县| 册亨县| 罗源县| 阿尔山市| 忻州市| 河间市| 鄄城县| 静安区| 临潭县| 威海市| 大悟县| 霍山县| 宁明县| 罗平县| 邵阳县| 辽宁省| 大新县| 游戏| 互助| 宁国市| 香河县| 洪泽县| 涪陵区| 长岛县|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