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送狗
大雪封山、路面結冰,多少急著回家的農(nóng)民工生生地被滯留在了歸途。36歲的趙德勝也不例外。他已在洛陽火車站附近徘徊了整整3天,但困住他腳步的,是兩只小狗。狗是兩個月前他心血來潮買下的。偌大的城里,孤獨的趙德勝從此有了親近的“伙伴”?!拔艺娴男奶鄣没??!焙L呼呼地吹著,趙德勝對著鏡頭紅了眼眶,“我動感情了?!彼郯桶偷爻蛑浾?,想求對方把小狗領養(yǎng)了。也許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里,他在小狗身上看到了自己。對打工者來說,比起安定,流浪和漂泊才是常態(tài)。他知道斷梗浮萍的感受,所以才會冒著大雪,默默地守在火車站旁的街頭,只為給狗找一個不必再漂泊的家。
老無所依
72歲的老人陳發(fā)清晰地記得家在哪兒,可他就是回不去。去年8月,他像一個身不由己的鐘擺,被親兒子推向了300公里外的吉林市。交完第一個月的費用后,兒子拉黑了敬老院工作人員的電話和微信。敬老院工作人員輾轉(zhuǎn)聯(lián)系上老人的外孫,對方說,這事“死活與我無關”,并稱“聯(lián)系不上父母”。所幸,敬老院沒讓陳發(fā)越擺越遠,他們每天帶著老人溜達兩圈,陪他嘮嗑,偶爾還給老人買點水果。但陳發(fā)知道自己的“問題”,那是他被推開的原因,去年夏天,陳發(fā)被診斷出腦血栓,生活自理從此成了一件費勁的事。一個月不到,他被子女遺棄在了離家鄉(xiāng)300公里外的遠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