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好的教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學生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予學生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感受、自主教育中,感受音樂的美、表現(xiàn)音樂的美、創(chuàng)造音樂的美。
一、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聽唱結(jié)合優(yōu)化課堂
在音樂課中,演唱課的比例約占78%。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中,唱歌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唱,即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一句。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而且學生只是學習一首歌曲而已。如果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識譜,他們將會融會貫通掌握學習歌曲的能力,受益終生。在湘教版音樂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課《歡樂頌》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劃拍唱譜,學唱歌曲。先讓學生練習每一節(jié)課都需要復習的模唱音階,大調(diào)式音階———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唱準每一個音高;然后聽一聽《歡樂頌》的旋律,這已經(jīng)是耳熟能詳?shù)那浚鄬碚f比較容易;再讓學生找到四四拍的規(guī)律,一、二、三、四|強、弱、次強、弱|,分兩個聲部識譜唱譜,再合高低聲部;最后把歌詞補充進去。孩子們完全有能力通過自學掌握歌曲的演唱,這樣,不僅對歌曲掌握得比較扎實,而且有愉悅感、成就感。
教湘教版音樂六年級下冊第一課《瀏陽河》:先聽,這是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湖南民歌,孩子們聽后,十曲九彎碧波蕩漾的瀏陽河如畫卷般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再唱,由于對歌曲旋律比較熟悉,我們很快就能夠唱;三讀,讀一讀歌詞,歌詞描繪了湖南瀏陽河的美麗,歌頌了湖南領(lǐng)袖毛澤東領(lǐng)導人民得解放的偉績,學生不難體會這樣的情感,很快學會演唱這首歌曲;四對唱,同學們自發(fā)地合作學習,分男女生對唱,或者邀請一個同學對唱,或者這一小組邀請另一小組對唱;五拓展,學生很開心地根據(jù)書上的提示找出與這首歌同名的合唱曲、鋼琴曲、古箏曲等聽一聽。經(jīng)過學生自主學習的音樂歌曲,孩子們體會深記得牢,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學習音樂的方法,以后學習別的新歌也就得心應手。
二、引導學生角色扮演,喚起音樂情感共鳴
在音樂課中,一堂故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角色鮮明的綜合表演課,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現(xiàn)整個故事情節(jié)。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的魅力,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關(guān)心人物的命運,品味人物的感情,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社會的責任感。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朗誦組、配樂組、表演組。朗誦組的孩子聲情并茂地朗讀文中的語句,講述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配樂組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音樂,表達不同的情緒?!冻了记沸珊唵瘟鲿硟?yōu)美婉轉(zhuǎn),用在第一二段的敘述故事;《夢幻曲》如夢如幻溫暖、深遠而又甜蜜,用在第三四五段描寫賣火柴的小女孩仿佛看見了溫和慈愛的奶奶和她在一起;《祝你圣誕快樂》歡快活潑,正好用在情緒愉悅的第六段,小女孩坐在美麗的圣誕樹下。表演組可以分角色化妝成小女孩、奶奶、街頭的路人、圣誕樹、燒鵝美食等。學生根據(jù)喜好、特長選擇不同的方式,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對學生表現(xiàn)音樂美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
再如教學《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音樂劇時,可以讓學生來扮演漁夫、金魚和老婆婆,以音樂童話劇的形式,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編劇。第一幕《出?!?,第二幕《貪婪》……直到最后的尾聲。學生饒有興趣,有的設(shè)計臺詞,有的準備道具,還有的伴唱,所有學生都主動參與音樂劇的表演。整個課堂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學生熱愛音樂之情油然而生,提高了綜合表演能力,增強自信心,表現(xiàn)音樂的美。
三、強調(diào)學生主體意識,德育滲透知行合一
音樂課的教學應注重情感的浸染,價值觀的熏陶。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zhì)的教育,引導學生主體意識知行合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在教湘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愛的人間》一課時,歌詞中主人公盲童唱到“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紅花綠草,我聽到小鴿子的歌唱。我在愛的人間長大,長大的還有我的堅強,只要我心中有個太陽,心靈就不會黑暗無光……”我引導學生深情地演唱這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歌曲的主人公盲童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心中充滿愛,充滿溫暖,充滿陽光。我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愛與被愛,心懷感激,學會堅強面對生活,激發(fā)學生對弱勢群體的關(guān)愛之情和對殘疾人的尊重之情。學生逐漸以自身為主體,主動體驗,學會換位思考。音樂教育就是這樣的一種美的教育,能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人。
在教湘教版音樂六年級《校園夕歌》的時候,歌詞中唱道:“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边@句歌詞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安排了課前預學活動,首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是民主革命時期,再查找資料,看視頻目睹中國的戰(zhàn)爭動亂年代。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來之不易,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前輩的敬佩之情,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激起為建設(shè)富強美麗中國夢、立足世界、引領(lǐng)世界而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蔽覀兊囊魳氛n不只是教會學生唱歌,還有道德品質(zhì)的感染,促進兒童由“知”向“行”的轉(zhuǎn)化,從而實現(xiàn)學生主體的知行合一。
四、尊重學生個體領(lǐng)悟,感受欣賞音樂之美
三國時期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的著作《聲無哀樂論》中闡述,音樂從本質(zhì)上并沒有喜怒哀樂之分,而是不同的人對音樂有不同的情感理解。在欣賞課中,我尊重學生自身對音樂的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在孩子身上。學生自身體驗到的對音樂的感受不盡相同,孩子們自主自由自信地表達對音樂的感悟,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
在欣賞課《春之聲圓舞曲》中,有的同學認為曲調(diào)婉轉(zhuǎn)動聽、豐富多彩,仿佛描繪的是春天冰雪融化、萬物復蘇、花鳥草蟲歌唱春天的美景;有的同學認為曲調(diào)歡快活潑、有節(jié)奏感,好像看到了很多小動物在大自然開狂歡會;還有的同學感受到了中間樂段節(jié)奏抒情流暢,仿佛是落入人間的精靈在翩翩起舞。孩子們對音樂的理解各不相同,他們各抒己見,表述出來的語言像詩一樣美好,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以不同的理解豐富了音樂的內(nèi)涵。我尊重孩子們以自身為主體主動思考、理解音樂,感受欣賞音樂的美。
(作者單位:長沙市雨花區(qū)赤崗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