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思元
8月19日 晴
尺調弦下哀婉情,起調拖腔意無窮。江南靈秀出鶯唱,啼笑喜怒皆雋永。
我生長于江南,門前是魚塘稻田果園,門后是小橋流水人家。潺潺的溪水綠綠的稻田是我兒時的樂土,也是奶奶演出的舞臺。童年最多的記憶,便是與奶奶在這山水田野的“越劇生活”。
“書房門前一枝梅,樹上鳥兒對打對,喜鵲滿樹喳喳叫,向你梁兄報喜來。”清晨,在奶奶梁祝《十八里相送》的活潑曲調中歡快地拉開了序幕。
插秧時,稻田里,奶奶哼著小曲,“我家有個小九妹,聰明伶俐人欽佩。描龍繡鳳稱能手,琴棋書畫樣樣會?!币粡澭{變高了;一立身,調兒轉低了。草叢中的蟈蟈也和著這曲兒,呢喃不止,恰似天然的“田間越劇”,就是累得滿頭大汗,奶奶依然是咿呀有韻。
挑水時,木橋上,奶奶肩托扁擔兒,兩個水桶搖搖晃晃,隨著那睡拍木桶“咣咣”的節(jié)奏,奶奶的“劇迷心”又蠢蠢欲動,“走啊,路遇大姐得音訊,九里桑園訪蘭英。行過三里桃花渡,走過六里杏花村?!陛p柔熟悉的越調在她唇齒間緩緩流出,引得那小溪里的鵝兒也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貪吃的嘴,癡癡地愣在水面上。
收割時,田間土丘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奶奶望著眼前金色的海洋,瞇起眼,欣慰地笑了。銀白色的發(fā)絲隨風舞動,她便唱起來:“興沖沖奉命把花送,哪兒顧得酷暑炎熱日當空,避過了門房看守人,進得府來樂無窮?。 鼻镲L拂過,泛起金色的稻浪,那稻兒仿佛也聽得懂這越調,跟著起起落落,婀娜多姿起來。那歌聲回蕩在山野,隨那甜甜的稻香,漫山遍野。
夕陽西下,伴著奶奶“叫聲媳婦我噶肉,心肝肉啊呀寶貝肉。阿林是我噶手心肉,媳婦大娘儂是我噶手背肉?!币涣Ao枬M的米粒,在越音中長成一個個白玉般的胖娃娃,口感細膩柔和,一如奶奶的越調,沁入心肺。
就這樣,生長于吳越之地,站著聽,坐著聽,蹲著聽,吃著聽,困著聽,那悠揚的曲調吹入我的不僅在心扉,她還貫穿我的眼睛、嘴唇、皮膚、毛發(fā),如春風扶柳般婀娜,如六月里的冰火般解渴,更如冬天大雪紛飛時的暖手爐般情意綿綿。
耳濡目染,伴著江南水鄉(xiāng)的搖櫓,浸染它婉轉優(yōu)雅的曲詞腔調,我也常情不自禁地模仿:“梁兄啊——爹爹之命不能違……”伴著那“啊——”的一聲拖腔,奶奶總是忍俊不禁:“有模有樣的,將來唱給奶奶聽!呵呵呵……”
如今我離開了田野,可看著戲臺上角色優(yōu)雅地轉身、甩袖、抬眼、輕吟,欣賞著那一聲聲婉轉悠長的唱腔,品味著那一句句典雅優(yōu)美的唱詞,常不知不覺融入劇情中,想象自己就是那輕移蓮步、插珠戴翠的佳人,或者就是那步態(tài)瀟灑、俊美多情的才子??吹萌缱砣绨V,聽得心蕩神馳,不知今夕何夕。
歌德有句名言:“你要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徹底的途徑?!痹絼∈欠N唯美的藝術,能把人的靈魂帶入美妙超然的境界,讓你穿越時空去俯視生活的種種苦難。
唱不盡的越劇,愛不完的越劇。她以她的溫婉秀美,吸引著我一步步墜入她愛的網羅。她是我心靈的后花園,是我靈魂的安放處。
浙江省新昌中學越新文學社
指導老師:何文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