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特別的菜單!
在這里我們可以一起見證,酸甜苦辣不只是人生百態(tài),麻辣鮮香也不一定是火鍋和菜,生活中有什么煩惱是一道菜不能解決的呢?如果不能,那就兩道。
你抱怨你爸做的難吃的、被丟出家門的那道炒飯和奶奶的蛋炒飯有什么區(qū)別?滿懷愛意做的簡餐和火爆餐廳的菜哪一道更棒?你最掛念的佳肴,又是否像《深夜食堂》里的一樣,明明簡單卻融進(jìn)了無數(shù)溫柔的笑與淚?
沒關(guān)系,你想要的,這份菜單上應(yīng)有盡有,每系列菜后也都搭配著一道特別的招牌菜,Please open the menu……
開胃菜類:你最愛的一道菜
果舒:果斷咖喱雞。高三之前,我超級不喜歡吃咖喱,但是,高三時食堂推出的這道咖喱雞成功征服了我的味蕾,讓我一下子對咖喱的好感up up!上了大學(xué)后偶爾回家,還會特地跑去高中食堂吃一頓,太好吃啦!
林淳一:拔絲紅薯。小時候爺爺經(jīng)常做,紅薯外焦里軟,糖稀絲絲縷縷,甜而不膩。
幻想一下他們美妙的滋味,餓了嗎?要不看一道不太美味的菜,讓心里平衡一下?
微苦文1:
再見,糖醋排骨億姑娘
孤陋寡聞限制了我的想象,我真的沒想到,在看到我媽做的糖醋排骨后,我會無比想念總是被我吐槽又貴又難吃的食堂包子。而在這之前,我對這道菜的感情有多深呢?
糖醋排骨是每年春節(jié)時奶奶家的必備菜,一般都要燒兩盤,放在長桌左右兩邊。黏稠的蜜汁澆在精瘦的排骨上,透著黑紅光亮的顏色,空氣中霎時間彌漫開甜而不膩的香味。
我立刻默默地吃,再整塊的肉也入味,反正大人的目光和言語只會用來調(diào)侃碗邊骨頭第一多的表哥。
可是今年春節(jié),因為爺爺生病在床,往日的熱鬧被澆了杯涼白開水,變得冷清無味,一年一度的解饞日也沒了,同為吃貨的人應(yīng)該能明白。當(dāng)我媽告訴我中午吃糖醋排骨時,我心中熊熊燃起的期盼是怎樣的旺盛。
等了一上午,當(dāng)我饑腸轆轆地打開鍋蓋,頓時五雷轟頂。
鍋里漂著巨大的油花,黑乎乎的東西是什么?我媽“哎呀”一聲:“水倒多了?!碑?dāng)即撈起肉丟進(jìn)另一個鍋里燒起來??傻人龔?qiáng)迫我品嘗時,我瞬間就吐了出來。
水泡豬肉的味道讓我惡心,那一秒我突然失控了,說出來可能沒人相信,我因為一鍋難吃的排骨,哭了。
我打電話給我爸指控我媽的行為,我爸卻一點也不理解,最后我一口飯也沒吃,和我媽大吵了一架。我媽也很委屈,她平日是吃素的,我不在家,她一年沒碰過肉了,當(dāng)然燒不好,可我心里就是難過。
第二天她妥協(xié)了,來問我吃什么時,我沒好氣地說:“外賣糖醋排骨,要不就買食材,讓我來燒?!?/p>
我媽一溜煙跑出了門。我已無心度過悠閑的假期,正巧收到編輯要得很緊的約稿,一時間沉浸在了文字里。中途我媽回來,跑進(jìn)我屋里,“你什么時候做排骨?”
“等會兒,在趕稿子?!蔽颐Φ妙^也不抬。
等我終于大功告成后,屋外已經(jīng)飄來了飯菜味,糖醋排骨的味道依舊奇怪,我媽瞪我,“說好你來做,做的在哪?”
我冷哼一聲,依舊沒什么胃口。
忙碌期似乎突然到來,揚(yáng)言每天親自做飯的我不是被同學(xué)叫出門,就是讀書看電影拍視頻作業(yè),整天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又貪戀小吃街的食物,鮮少回家。
直到一個周末,擅長做飯的爸爸說,今天他來指導(dǎo)我媽做排骨,讓我快點兒回家。我興沖沖趕回家,嘗到的卻不是如想象中那般美好的滋味。
可相對于第一天的刷鍋水,已經(jīng)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嘗著味道不佳卻已能入口的食物,我心里莫名有些酸澀。
之后的日子,我的作息越發(fā)不規(guī)律,時而晌午后起床,時而半夜跑去廚房,但總歸有許多剩下的飯菜,也常見滋味平淡的糖醋排骨。我漸漸不再計較,甚至餓極了時會覺得好吃。
時光一晃而過,爺爺走了。為了奶奶不睹物思人,我們搬去了交通不便也陌生的新房子。全家人依舊熱鬧的場面里,也沒有人再悄悄將自己藏起的零食塞給我。
餐桌上又端上來兩盤熟悉的糖醋排骨,因為高血壓而被迫減肥的表哥終于有機(jī)會大快朵頤,我也緊隨其后。依舊好吃,卻不如從前的滋味,甚至不如饑腸轆轆時我媽做的美味。
那以后,我又在奶奶家幸運地吃到兩次排骨。在空蕩蕩的房間看著電視陪奶奶的時候,突然明白,糖醋排骨的滋味是好的,但也抵不上全家人在一起的溫暖。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每逢佳節(jié)時的團(tuán)圓也是最好的味道,只是樹的年輪在增長,總有人會離開,他的空缺讓菜里少了一點佐料和溫度。而我那天因為一道糖醋排骨哭起來,大概也是心底知道再也找不回從前的味道了。
我決定以后收斂點兒脾氣,我媽做的飯菜再難吃也不大吵大鬧了——雖然每次回家對我挑三揀四的是她,但總給我做飯的也是她。
不過糖醋排骨我再也不會吃了,我媽做起來費心,我吃起來不爽,讓最棒的滋味封存在記憶中,不被覆蓋,才是最佳選擇,不是嗎? 主食類:你家食堂VS別人家的食堂
丁之琳:我大贛中二樓女生食堂真的超好吃,每周四考完數(shù)學(xué)周練和小伙伴一起去吃手撕包菜和酸辣土豆絲,簡直是人生享受!
寧小主:咱學(xué)校的學(xué)5食堂。天天去,菜賊便宜,也賊難吃,而我窮得只吃得起食堂。
So,逃開食堂的辦法是什么?當(dāng)然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漫甘甜文2:
一個人的味道是自由的 蛋蛋
自從爸媽知道我做了兼職以后,便開始每個月少給我?guī)装賶K生活費,說我留那么多兼職錢干哈不用。啞巴吃黃連,又不能說我拿兼職錢去淘寶逛街了。為了省錢,我只能在宿舍煮飯菜,為此煞費心思。
學(xué)校禁止學(xué)生在宿舍煮飯,因為用超過一千瓦的電器會導(dǎo)致跳閘。不過這怎么能阻止我們在宿舍煮飯的決心呢!我宿舍有三個炒鍋,五個電飯鍋,全都是低于700瓦的。排插有四個插頭孔,每次炒菜我都是最后一個插上電的,我都怕那個排插會爆炸,把我的菜炸沒了我就只能吃空氣去了。endprint
我是那種吃菜吃得比飯多的人。電飯鍋煮飯比較慢,我會在飯?zhí)么驇酌X的飯回來,然后在宿舍炒菜。飯?zhí)冒⒁滔訔壍难酃馕乙涯苄廊唤邮?,畢竟我做的香菇娃娃菜炒雞蛋比飯?zhí)玫娜魏我环N菜都好吃啊!
香菇是在淘寶上買的,老貴老貴了,不過一包500克可以吃很久。娃娃菜和雞蛋是在超市買的,一棵娃娃菜、一盒雞蛋加起來不超過十塊錢,便宜到爆炸有沒有!更重要的是它們的保質(zhì)期久,放一個星期味道也不會受什么影響,這是懶人做菜的最佳選擇。
就這三樣食物可以讓我在宿舍呆一個星期,哦不,是在宿舍吃一個星期,健康、省錢又好吃。
炒菜前首先用滾燙的熱水把香菇浸泡開,熱水泡香菇比涼水泡得快,有時候也會上課前泡香菇,回來的時候香菇已經(jīng)泡得飽飽滿滿的了。我舍友說我:“天天吃香菇,中毒了你就知道錯了!”嗯,我是有被嚇到,然后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吃香菇好像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啊!
在泡香菇期間剝六七片娃娃菜下來,用淘米水泡幾分鐘后,把菜梗切成絲,接著拿兩個雞蛋敲碎打散,加點鹽拌勻。
香菇比較難煮熟,所以要先煮,把水燒熱后放油和香菇,香菇吸水也吸油,這樣雙管齊下能讓香菇熟得快些。而油遇到水會飛濺出來,每次我把油和香菇倒下就快速把鍋蓋蓋上,卻依舊抵擋不住偶爾被熱油燙到,煮飯真的不容易啊,為了吃我也是蠻拼的!
在香菇七八分熟時放娃娃菜,那種“滋滋滋”的聲音像菜在跳舞,一并將肚子發(fā)出“咕嚕咕嚕”聲吞咽……
香菇和娃娃菜都炒熟以后,把它們擱在鍋邊,留點鍋面出來煎雞蛋。
不要問我為什么不把它們盛出來再煎,毋庸置疑是因為我,賴啊!倒一半雞蛋下去煎,留一半和著香菇、娃娃菜煎蛋炒,這樣子是不是很奇怪?可是做出來很好吃啊。
炒熟了放鹽和醬油,然后關(guān)火燜一兩分鐘,拿著炒鍋放在有傳單墊著的桌面,打開早已下載好的視頻,開吃!邊吃飯邊看視頻是一件超級幸福的事,吃飽后睡覺心情都是自由飛翔的,啊,我是一只會飛的小豬仔。
有一次宿舍跳閘了,等了半個小時還沒來電,我厚著臉皮去隔壁宿舍借電炒菜,畢竟我不能看著那一大鍋半生不熟的菜咽口水又不能吃啊。爾后隔壁舍友對我的菜大加贊賞,夸得我都有些飄飄然了。看來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菜也是蠻驕傲的。
可能你們會問我,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總吃一道菜不會覺得厭惡嗎?我想說,還真的沒有,反正最近我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有的話,那應(yīng)該是我有錢了以后。
學(xué)生期間,總有那么一兩道菜能刺激味蕾,滿足自己饑渴的胃,吃飽喝足做什么都有動力,都元氣滿滿。希望你我他都有這么一道菜,在人生路上溢滿飄香。
味蕾初綻類:與喜歡的菜有關(guān)的故事
喇叭來了:竹筍老鴨煲。活了十來年,我也算是總結(jié)出來一個規(guī)律,就是我一年里大概要生兩次病。別人發(fā)燒重感冒都需要吊水吃藥,我偏不,爸爸做的竹筍老鴨煲就是我的良藥。濃郁的湯汁配上米飯,病很快就好得差不多了。
林舒藍(lán):蟹粥。每次回家都會去一家粥店喝蝦粥。唯一一次點蟹粥是和喜歡的男生一起,因為他對蝦過敏,吃的時候甜蜜又裝模作樣當(dāng)淑女。其實蝦和蟹比起來我更愛蟹,但后來去再也沒點過,除了剝殼很麻煩外,我怕我會忍不住想起那段酸甜的時光。
所以,我們忘不掉的到底是那道菜,還是與之有關(guān)的那個人?
略酸澀文3:
戀戀不忘紅燒肉 林宵引
1
那時候在離家很遠(yuǎn)的島上求學(xué),漂洋過海。
每次下課都要一陣狂奔,下公交車,匆匆跑去快收攤的市集。沒有購物袋,就把買來的各種菜七七八八全部扔進(jìn)書包里。
和同學(xué)打招呼時,豎在書包外面的蒜苗,還能在轉(zhuǎn)身的一刻戳到對方的臉。
就這樣,生疏而手忙腳亂地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不知道九層塔算是一種香料,煎蛋的時候把它們一股腦全部倒進(jìn)鍋里,難以下咽,又舍不得扔。
室友都是新學(xué)期初見,她們都在外面吃飯,各自有豐富的生活。幸好碰見了你,我這樣的日子才算到了頭。
2
你也不是個廚房老手,但你聰明,而且規(guī)矩。
你不像我。我這種粗糙的死宅,食譜看了一眼,步驟都沒熟悉就扔一邊,自己盡情發(fā)揮,處女座的你把苛求完美的性格在下廚的時候發(fā)揮到極致。
你給我做的第一道菜是紅燒肉。被醬汁浸透,散發(fā)著濃濃香氣的肉塊入口的一瞬,我明白了什么叫作天壤之別。人和人,有時就是這樣的差別。
不只是燒菜吧,進(jìn)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還不到兩周,你就加入校辯論隊,是學(xué)長學(xué)姐青睞有加的精英選手。你的比賽我都是看到一半就退場,你太可怕了,步步緊逼,把對方懟得啞口無言,但是道理都在你這邊。
旁觀者紛紛喝彩,但我看著就會想到你教我燒菜的時候,也是滿肚子的道理、滿嘴的比喻句,比如“你看這塊剛切的五花肉簡直就是剛?cè)胧赖你露倌辏粶啙岬尼u汁浸透”。
你在我面前就是這個樣子,滿嘴跑火車。但你燒的菜實在好吃,與其說我離不開你,倒不如說我離不開你的廚藝。
3
你很討人喜歡,這個毋庸置疑。
你們班有個女生,聽說連正步都踢不好,卻為了你加入拉拉隊給你球賽助威。她苦練那些五花八門的舞蹈動作,全隊她最拼命,拼命到打上了石膏。
打著石膏的她,住在我隔壁的隔壁,在一個夜晚敲開了我的宿舍門。
她求我別去你那兒蹭飯了,我當(dāng)時是拒絕的,要我餓死嗎?
她說作為交換,管我一個月的飯。這么久的時間,我也能學(xué)會燒菜了,不會再像一個寄生蟲一樣,老是跑去你那里。
我當(dāng)時真的火大,每次蹭飯門都是敞開的,她憑什么說三道四?但是人世間最可畏之一,不就是人言嗎?
她說你參加各種活動,每天忙得像陀螺,還要像照顧妹妹一樣給我做飯。你這么忙,就是為了能拿到優(yōu)秀交流生的榮譽(yù)和獎項。你的父母期望很高,你必須這么努力。endprint
我能有什么理由成為你的阻礙?只是因為我想吃你燒的菜?
我心里清楚,自己沒有這個資格。
4
那天我沒去你那兒蹭飯。你給我發(fā)微信,我囫圇回復(fù)說自己在打游戲。
連續(xù)好幾天,我們的聊天框幾乎都是重復(fù)的內(nèi)容——你邀請,我婉拒。
我覺得自己特別混蛋,你多燒的那些菜,誰幫你吃啊,多浪費!
直到有一天,你把紅燒肉放保鮮盒里,直接敲開我宿舍的門。
那盒紅燒肉被我室友瓜分完了,我只吃著兩塊。當(dāng)時真是眼淚鼻涕都要流下來了,比我媽做的還好吃。
好可惜啊,最后一次吃了。
你微信告訴我,最近有一個論文要趕,可能有一周的時間沒辦法按時下廚,但是做了好吃的會裝在保鮮盒里帶給我。
從我打出的那些文字來看,我是笑嘻嘻回應(yīng)你的:不要總是麻煩啦,我已經(jīng)學(xué)會做飯了。這么久以來謝謝你,以后要幫什么忙找我就行。
你看來有些失落:嗯,別餓著就行。
我們的聯(lián)系,到了這段對話,戛然而止。那個打石膏的女生,她的飯我一頓都沒要。
不瞞著你,我討厭她。那時候的我,真的好舍不得你的紅燒肉啊。我也覺得,一定是因為舍不得你的紅燒肉,我才會哭。
家常小炒類:你的生活用哪盤菜來形容最合適?
張張:水煮肉片。生活是熱水,我是肉片。作為這道菜的主料,即使我本人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在熱水里翻滾,這就是我的宿命?,F(xiàn)在的日子怎么說呢,如果我放縱自己,也可以過得很輕松,但是畢業(yè)的時候會追悔莫及;如果我分外努力,就會得到一個更好的未來??倸w是一道水煮肉片,與其被人吃了兩口就扔掉,不如讓人唇齒留香。
千城:蔬菜蒸飯。因為目前就是怎么省事怎么來,干啥都是。
總是彌漫在身邊的味道,普通卻也開懷,就像小時候的樂趣跟泡面一樣簡單輕快。
麻辣文4:
泡面之交 鄭六歲
不得不承認(rèn),我的友情大多是泡面之交。托泡面的福,我人緣超好。
在我很小的時候,全安鎮(zhèn)有一間方便面工廠,這間工廠幾乎解決了全安鎮(zhèn)一半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我的父母也都在這里工作,一個是車間主任,一個是流水線工人。
所以在我的童年里,從來不缺的食物是泡面跟干脆面。
逢年過節(jié)送禮,人家送的是漂亮包裝的精致禮盒,我家送的是方便食用的整箱泡面。到后來工廠變本加厲,將泡面作為獎勵機(jī)制,我家的泡面堆積如山。于是我的朋友們也成了泡面的饋贈者,只要來我家玩,都會被塞幾包泡面回家。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起這樣一段“泡面之交”——一段差點被泡面毀掉的感情,付出的代價是毀掉了一只泡面鍋和我媽的一頓爆揍。
在一個春暖花開、天朗氣清的初春,野菜們不知死活地相繼從土里鉆出來。童年時的我們都有著超多的想象力和超強(qiáng)的行動力,還有超越想象的破壞力。
于是我跟茶茶、百樂還有大雅一起拿著小刀和籃子,去附近的農(nóng)田邊挖野菜。
蒲公英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安肆?,我們這里叫它“婆婆丁”,在眾多野菜里應(yīng)該算明星級別,辨識度高,受眾廣;而苣荬菜應(yīng)該就是野菜里的網(wǎng)紅,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大多都能分辨,但是稍有不慎就會搞錯;還有一種叫作“大腦瓜”的野菜,我至今不知道它的學(xué)名是什么,吃起來像蒜一樣辣辣的,只是味道沒有蒜那么沖,算是珍稀品種,是傳說中的極品。
我們四個人從早上天剛蒙蒙亮就出門,一直到日落西山,才踩著夕陽,挎著小籃子,一蹦一跳地往回走。孩子的快樂永遠(yuǎn)那么純粹,只要痛痛快快地做一件事,就會忘記一切,包括饑餓。
當(dāng)我們意識到饑餓,已經(jīng)是快到我家的時候。
四個人里我家最近,于是我邀請她們先到我家吃完飯再回家,她們欣然接受,并表示愿意用挖來的野菜做償還。那時候人與人之間還足夠信任,只要結(jié)伴同行,即便晚上不回家過夜,家長也不用操心。
我們秉承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原則,想自己煮泡面,吃野菜。說做就做,我們當(dāng)即在我媽極不放心的目光下,開始了分工——我負(fù)責(zé)燒水煮面,茶茶跟百樂負(fù)責(zé)摘野菜,大雅負(fù)責(zé)擺桌子。
四個人四包面,我卻燒了滿滿一鍋水,這直接導(dǎo)致整鍋面清湯寡水,我一邊加鹽一邊往外盛水,最后面熟了,鍋糊了。那頓飯我們吃光了四人份的野菜,沒有一個人去碰那坨泡面。
等她們都走了,我跟我媽看著狼狽的廚房,隨即我的屁股受到了巴學(xué)的寵愛。
時至今日,我已經(jīng)可以嫻熟地煮飯做菜,卻仍舊無法改變我在她們心中“泡面之罪”的形象。
所以當(dāng)我吃泡面時候恰好接到她們的視頻電話,會下意識把泡面往攝像頭后藏。眼尖的大雅說:“你還敢當(dāng)著我們面兒吃泡面?不怕絕交么?”
茶茶說:“不行了,我都看餓了?!卑贅氛f:“沒有野菜的泡面是吃不飽的。”
聽著她們嘰嘰喳喳,我大大方方把泡面拿出來,當(dāng)著她們?nèi)齻€的面兒,吸溜得特歡快。
泡面使人肥胖,泡面也使人難忘。泡面之交好歹也是小半輩子的交情,余生還是要和泡面一樣如影隨形。
餐后甜點類:最想給my love做的菜
張春琳:想給自己做頓火鍋。一個人在外地上學(xué),對于吃飯這件事還是很虔誠的,與其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尬吃,不如我自己一個人精致地吃。但有時會很尷尬,比如吃火鍋。一想到火鍋店里別人三五成群,我孤孤單單一個人,就不想去自找難看了。所以我希望能突破宿舍限電的壓力,去超市買喜歡吃的菜,給自己做一個番茄鍋,想想就很美好。
(主持人插話: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為自己做飯,連泡面的香都恰到好處?。?/p>
怪物:好多人,并且都給做過了,因為喜歡看到大家開心的樣子。
香甜文5:
十六歲的土豆醬湯 怪物
這算是我的第一道拿手菜吧。
十六歲那年某次獨立做飯,于是這道湯橫空出世了。
當(dāng)時還不知道燉土豆要放多少水,以為燉土豆湯從一開始就是粘稠且不透明的醬油色。剛把大半盆水倒進(jìn)調(diào)料齊全的炒土豆里的時候,望著白白的土豆塊和微黃色的湯(姑且稱之為湯),我沉思許久,又加了幾大勺黃豆醬進(jìn)去,加完頓悟醬太成,然而鍋里已經(jīng)添不進(jìn)去水了,機(jī)智的我又加了兩勺白糖,企圖掩蓋成味。加好一嘗,竟然很不錯。
我是吞著口水燉完那鍋湯的,不知嘗了幾口。要不是土豆塊切得小,很可能在出鍋之前就只剩湯了。這湯一點也不成,醇香的豆醬和口感軟糯的土豆相得益彰,回味無窮。因為這湯,我破天荒得到了家里人一致的高度贊揚(yáng)。
我第一次把這湯帶給當(dāng)時在學(xué)校住宿的好友們時,大家一起唏哩呼嚕地吃光了。從此這湯成了好友們的最愛,就連出去野餐也要帶上一保溫桶。
一群正值花季的姑娘,在偌大的草坪上圍坐成一圈,不顧旁人驚異的眼光,各執(zhí)一只湯勺和一只碗,痛快地喝湯吃土豆,那恐怕是相當(dāng)壯觀……
不只公園野餐,有次一個好友的姑姑送了我們幾張動物園門票。大家欣喜之余提議帶著醬湯同去,我媽怕保溫桶不夠用,特意給我找出一只有密封蓋的不銹鋼盆,足足帶了一保溫桶加一盆醬湯,外加幾個自家蒸的大饅頭。
午飯時我們就在狗熊籠附近的石桌凳上扎堆,打開醬湯盆和保溫桶,一邊大吃一邊聊,打趣說裝湯的盆像極了狗熊的飼料碗,然后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后來我改良了配方,在土豆湯的基礎(chǔ)上加了粗紅薯粉條,湯就更加濃厚了。那時候冬天家里還燒煤爐,周末的中午把火撥旺,就著紅紅的爐火燉上醬湯,三五個好友一邊在廚房說笑,一邊時不時攪攪“咕嘟咕嘟”冒泡的湯。我媽經(jīng)過廚房,看看我們,笑著說:“這一屋子大姑娘喲,看著真討人喜歡,如果都是我的女兒就好了?!?/p>
回想起來,有關(guān)醬湯的一切,都好像是十六七歲時的夢。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會燒許多種菜,但仍然忘不了這道醬湯,偶爾也會煮一次吃。不知為何,每次吃時,竟能從醇厚綿長的醬湯中,嘗出些許純真活潑的味道。
后記:此菜單源于那份凌晨四點起床給遠(yuǎn)在異鄉(xiāng)的兒子拍示范視頻的媽媽手中那份番茄炒蛋。全世界只有兩份,一份致敬故鄉(xiāng)與親人賦予自己的熟悉味道;一份給自己,用來享受生活,懷念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時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