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水泥林立的城市里,人們奔波于生計,忙碌于各種瑣事,難免會有孤掌難鳴的無力感。
去年,上海市黃浦區(qū)婦女聯(lián)合會圍繞黃浦中心工作,結合黃浦區(qū)自身特點與文化特質(zhì),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推出了諸多深受大家歡迎的系列活動。如:“幸福三寶”“藍絲帶愛心關護”“青春紀念冊”“孝親敬老”“新上海女性心理支持成長”“睦鄰家計劃”“正心篤志,崇尚弘毅”“果色Family·走進綠色”“愛的保護傘”“果色Family·綠街坊”“尋找最美聲音——千人千句我愛你”“兒童居家環(huán)境安全防護”“老年人意外防跌倒”“親子安全課堂”“護雛行動”“青春紀念冊”等等。隨著活動的深入,進一步推動了社區(qū)建設的發(fā)展,打破厚厚阻隔,讓居民走出小家,關心大家,初步形成“關門是一家,開門一大家”的新型鄰里關系,營造“一家有樂,大家分享;一家有難,大家相幫”的融洽氛圍。
走出家門,做更好的自己
NO.1果色family之綠街坊/走進綠色
“果色 family”系列活動從 2014 年開始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四年的探索與實踐,越來越多的家庭通過活動走出家門,融入社區(qū),乃至參與到社區(qū)的各項活動中。
活動主要以打造綠色空間(家空間和社區(qū)空間)的陽臺種菜、綠植、綠寵等為主。同時,建立垃圾分類的三個行動令:即干濕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用濕垃圾堆肥;制作廚房酵素,生態(tài)產(chǎn)品替代化學品的使用。進而,走出家門,“走進綠色”,參與社區(qū)活動。更可以使體驗從一個參與者,到志愿者的蛻變。
推薦理由:拒宅生活,走進綠色。因綠結緣,因綠改變。
NO.2保護豆豆兒童性教育不缺位
性教育權是兒童應享有的權利之一。據(jù)調(diào)查,目前4-8歲兒童的學校性教育處于缺失狀態(tài),65%的幼兒園及學校沒有開設性教育課程;教師對兒童提出的“性”相關的問題,50%教師簡單回答應付了事。孩子們從學校獲取正面科學的性教育信息有限。
活動給孩子直接提供動畫片、繪本、游戲等,參與式兒童性教育課堂;給家長提供家庭性教育公開課,改變家長的性教育態(tài)度和觀念。隨著活動延伸進一步篩選出30位家長領袖參加性教育賦權營,作為性教育的核心志愿者長期傳播性教育。社區(qū)層面,設立兒童性教育繪本角、開展性教育倡導活動、提供家庭性教育指導手冊。
推薦理由:很好的補充了兒童性教育中的缺失部分,家長可獲得對幼兒性教育的方法指導。
NO.3傳統(tǒng)文化親子教育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靈魂。2017 年一項對全國35所高校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7.8%的大學生未完整讀過“四書”中的任何一本。這說明,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基礎知識的了解非常欠缺。新時代加強傳統(tǒng)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活動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參與者每日誦讀經(jīng)典,并播報誦讀情況。線下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系列:傳統(tǒng)武術之美、江灣面花之美、昆曲之美、藍印花布之美、書法之美。文化考證系列:震旦博物館、印刷博物館、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海城市歷史發(fā)展陳列館。以及參觀院士風采館,聆聽院士故事,學習院士精神等。線下還將推動家庭共同參與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探究和分享。
推薦理由:培養(yǎng)孩子們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家國情懷觀念。
NO.4我和爸爸的挑戰(zhàn)日記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盡管不少家庭認識到了父母均等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隱形爸爸”仍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家長在關心孩子身心健康時卻忽視陪伴質(zhì)量、流于形式,父親陪伴相對缺失,家長普遍重視為孩子準備房產(chǎn)、保險等“物質(zhì)陪伴”。
活動給每個參與家庭進行科學評估后,通過培訓使70%以上孩子能夠掌握科學的走、跑、跳、投、鉆爬、平衡技能中的4項,如:折返跑、雙腳連續(xù)跳、單手投擲等;使75%以上的孩子體質(zhì)得到改善;80%以上的爸爸每周陪同孩子進行科學鍛煉的頻次達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鐘。
推薦理由:每位爸爸通過活動能夠掌握基礎的體育知識,并且培養(yǎng)孩子終身運動的習慣,通過體育互動的手段,增強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
NO.5聚焦最美身影之纖纖素手一覽芳華
家庭生活中,女性被賦予了很多角色,女兒,妻子,母親。誰說遵循傳統(tǒng)就要放棄華麗;誰說回歸家庭就是停下逐夢;誰說事業(yè)、家庭圓滿,就可以淹沒自我的光彩?等待,是在說“就此放棄”;平庸,是在說“我沒有自信”;繁瑣和忙碌,讓自己沒有時間思考“生活應該是什么顏色”。
活動通過征集1000名黃浦女性“纖纖素手”的身姿影像,為主要照片。篩選出100名黃浦新女性及家庭成員進行專業(yè)的“舞臺表演訓練”;10名脫穎而出者,成為代表黃浦新女性家庭形象對外展示的代表團體。為完成表演專業(yè)訓練合格的女性及家庭成員,提供大型公演機會。
推薦理由:為新女性打造一個綻放自我的舞臺,讓女性獲得家庭的支持。
NO.6吾同LADY
中國的女性,非常辛苦。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時不眠不休,自帶太陽能充電板,奔赴周旋在各個“戰(zhàn)場”,時時刻刻血槽滿滿。
活動依托婦女之家大聯(lián)盟平臺,邀請“四新”領域(新領域、新業(yè)態(tài)、新階層、新群體)新女性及各類女性群體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如名家作者講座、文化學者的見面會、簽售會、交流會等,以及非遺講座,如國家級非遺朵云軒木版水印技藝講座及展示,國家級非遺桃花塢年畫的手作,市級非遺金山農(nóng)民畫的學畫等。同時加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教學演示及互動課程,如篆刻藝術講座及演示,書法藝術講座及寫春聯(lián)等活動,來提升“四新”領域新女性及各類女性群體的文化素養(yǎng)水平和婦女之家的陣地凝聚作用。
推薦理由:打造“四新”領域女性參與的婦女之家大聯(lián)盟,寓教于樂、學習體驗相結合,體會匠心精神、堅持的魅力。
小點滴蘊含大力量
NO.1 “藍絲帶 愛心關護”
隨著生活模式和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女性癌癥以及婦科和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與生命。
活動通過調(diào)查詳細評估特定人群的生命質(zhì)量。然后開展心理訪談和團體活動,改善心理狀態(tài),增強自信心。并且疏導家庭成員的心理問題,創(chuàng)造有益康復的環(huán)境和氛圍。通過康復操和太極操、專家講座等健康教育,提高參與者自我康復的知識的儲備。進而逐漸回歸社會,完善人的社會功能,提高生命質(zhì)量。
推薦理由:活動給予患病女性充分關愛,有效提高生命質(zhì)量。
NO.2“陽光家園”
“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養(yǎng)子女的家庭。在人生步入中老年的時候,孩子卻不幸離開了他們……他們一天天地老去,不僅失去了生命的傳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贍養(yǎng)保障。
活動通過特殊探訪&個案服務、主題沙龍活動、小組培訓活動、家政服務等,豐富日常生活,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搭建平臺,給失獨家庭群體相互幫助的空間。
推薦理由:幫助失獨家庭,不僅關乎社會穩(wěn)定,也考量著一個國家的文明。
NO.3青春紀念冊
上海黃浦區(qū)“自強隊員”,是指年齡在18周歲以下,孤兒(含準孤兒)、殘疾(自身或者父母),還包括單親、服刑、留守、外來務工、貧困家庭的子女等特殊群體青少年。據(jù)調(diào)查,目前最讓青少年煩心的事情是學習,在心理輔導、問題應對、生活適應、提升自信方面需要社工的幫助,需要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學業(yè)輔導、興趣發(fā)展、經(jīng)濟補助三個方面,其所占比例分別為59.38%、50.00%、42.71%。
活動根據(jù)自強隊員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內(nèi)容。然后,分別用個案輔導、幫困助學、技能培訓、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素質(zhì)拓展等內(nèi)容為主題,做到分層分類、擴大影響,陪伴自強隊員們健康成長。
推薦理由:有效地解決特殊青少年群體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NO.4幸福女人健康行動
女性,撐起了我們社會的半邊天。然而面對來自工作、家庭、子女、情感等多重壓力,女性在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諸多方面,已經(jīng)成為了困難群體。
活動邀請滬上著名醫(yī)學專家,走進樓宇和園區(qū)的“四新”女性,組織9期以健康為主題的講座。從女性心理、女性健康、女性養(yǎng)生三個課題,使參加女性們知道健康知識對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基本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養(yǎng)生、飲食習慣;了解心理生理養(yǎng)生各方面健康知識,學會自我保護等。
推薦理由:關愛女性,關注女性健康,提高女性的生活水平,已然成為一個城市文明的基礎,同時也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保證。
如果你對這些豐富的公益項目感興趣,可掃描“黃浦女性”二維碼,隨時關注相關信息的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