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順?有人認(rèn)為?;丶铱纯淳褪切㈨?。在我看來,孝順的標(biāo)準(zhǔn)有很多,但總則挺簡單:老人需要什么,你就給他什么,滿足他的需求就是孝順。
回鄉(xiāng)聽到兩個故事。村頭的張大爺早年喪妻,一輩子過得很艱難,唯一的兒子成家之后,生活亦不富裕。兒子在外打工,每次匆匆回來又匆匆離去,必定留一點錢給老父親,不多,三百五百。張大爺覺得兒子孝順,村里人也夸獎張大爺?shù)膬鹤邮莻€大孝子。
村的另一頭住著李大伯。李大伯家境殷實,三個子女全進(jìn)了城,個個有房有車。三個子女出手大方,都是按月給老父親生活費,少則七八百,多則一兩千。但李大伯并不覺得自己的子女孝順。
都是給老人錢,一個是孝,另一個卻是不孝。道理很簡單,張大爺窮,兒子雖然自己的生活也不易,但不忘省吃儉用留一點錢給老父親,這就是孝。李大伯不差錢,他需要陪伴、慰藉,而子女們卻以為給了錢就盡到了自己的責(zé)任,就是孝了,豈不違背了老父親的意愿?
假若父母貧窮,失去了勞動能力,買米買菜的錢都沒有了,他們?nèi)笔裁??他們不缺陪伴,缺錢。作為子女,無論你生活是否富裕,能讓他們衣食無憂,不失尊嚴(yán),這就是孝順。
又如父母性格剛強(qiáng)暴烈,一輩子都改不了又硬又臭的脾氣,孩子雖然都長大成人了,還是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動輒發(fā)怒,怎么辦?理解,就是最大的孝順。平時打個電話問候、匯報生活,不惡語還擊,也是孝。
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或生病入院,能在床榻前照顧起居,燉湯喂藥,洗漱擦身,不嫌麻煩,不避污穢,就是孝順。有人父母病了,送到醫(yī)院搶救,自己把醫(yī)藥費一交,護(hù)工一請,覺得自己盡職盡責(zé)了。殊不知,錢不能代替你,醫(yī)生不能代替你,護(hù)工更不能。
孝,既簡單,也難。很多時候,父母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不愿直說,這就需要為人子女的細(xì)心揣摩。你只有走進(jìn)了父母的內(nèi)心,才有可能盡孝,也才能體察人性的力量。
(摘自2017年10月23日《中老年時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