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幼兒園教學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不僅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在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也大有不同。針對剛上小學的學生來講,他們的身心等方面發(fā)育還不夠成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幼兒的特點,因材施教。為了讓小學語文閱讀和幼兒閱讀做好銜接,正確地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閱讀觀念,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筆者對語文教學中幼小銜接閱讀指導策略進行了詳細闡述。
幼兒學生仍處于游戲狀態(tài),貪玩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狀態(tài),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卻發(fā)生了質的改變,教育內容和方法也因此發(fā)生了變化,學習成了小學生的常態(tài)。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的主要內容,對于語文閱讀來講也同樣如此,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做好幼小的閱讀銜接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點人手:
一、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閱讀觀
1.閱讀指導應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處于轉變階段的兒童,從幼兒教育跨入到小學教育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該時期,正是小學生飛速發(fā)展變化的階段,在閱讀能力等方面也會出現(xiàn)大的變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了解幼兒和小學兩個階段的不同之處,找出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創(chuàng)造出兒童所能夠適應的閱讀方法。比如,在學習一篇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針對幼兒大都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語文教師應當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學會主動學習。
2.強調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的銜接
幼兒的學習內容和小學學習內容有了本質的區(qū)別,幼兒在閱讀方面的學習以簡單的故事為主,比如《丑小鴨的故事》、《皇帝的新衣》等,這些故事性的閱讀主要的是讓幼兒感興趣;而對于小學階段的閱讀內容,卻充滿了一定的技巧性,開始學習閱讀過程中經常運用的一些手法,比如比喻等。這就強調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培養(yǎng)。對于社會適應來講,進入小學階段才是了解學習社會的開始,所閱讀的內容也大都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所以不再是以前單純地讓學生開心愉快就好,語文教師要明白應該怎樣通過閱讀讓學生看到和學習到生活與社會中的方方面面,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一個社會人。
3.小學閱讀指導要從終身教育的理念出發(fā)
教育教學最基本的就是應當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閱讀指導也不例外。所閱讀的內容應當充分體現(xiàn)時代的可延續(xù)性,為小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和觀念,能夠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都做出一定的貢獻,不能讓初來乍到的小學生自己去學會銜接,而是應當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銜接,因為幼兒的銜接意識相對比較薄弱,需要教師的引導。
二、創(chuàng)設安全,溫馨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教室環(huán)境
教室環(huán)境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來講十分重要,教師也必須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每個角落,向兒童展示學習成果和信息。讓幼兒更好地從幼兒園到小學閱讀中轉變過來角色,就需要從環(huán)境人手潛移默化學生的思想。比如在教室墻壁上貼上一些著名的作家及其生平,讓學生不再淺顯地像以前一樣僅僅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學習到更多的背景知識,這是小學閱讀和幼兒閱讀最大的不同。
2.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在更加自由放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都能變得有所提高。課堂氣氛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打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反映了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的需求,一旦形成了這種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就能讓學生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暢快地閱讀,甚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教師一定要轉變指導者的角色,變成學生的朋友,減少威嚴感和強迫感,意識到學生的人格權利應當?shù)玫阶銐虻淖鹬亍?/p>
三、改變教學方法,強調幼兒在玩中學
幼兒階段的教師,大都采用游戲和活動的方式去幫助學生加強閱讀理解,與此同時強調的是學生在玩耍中進行學習,但是進入小學之后,知識相對于玩耍要重要許多。教師應當開始將知識的傳授重視起來,在閱讀課堂上增加閱讀技巧的教授,注重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閱讀過程中也要對一些字詞、字形、詞語等進行分析,采用講授、談話和討論練習等手段幫助學生加強閱讀理解,有利于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幼小閱讀的銜接。
三、結語
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當前年齡段所表現(xiàn)出的特點出發(fā),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語文教學中幼小的閱讀銜接問題。
[作者單位:淄博市高新區(qū)第二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