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北,高亞威
(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2)
全段圍堰導流在水利工程中主要是為了讓上游來的水倒流到其他地方去,讓其不經(jīng)過水利施工的地段,以此來確保施工地段的干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則需要在上游建立圍堰,在下游也要建立一個圍堰,將所經(jīng)過的水完全給圍起來,方便水利施工的進行。同時在對圍堰中的水進行合理的倒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的進度,減少工程的投入。而當前主要應用到的全段圍堰導流技術類型分別是明渠導流、涵管導流、隧洞導流。
在水利工程中,遇到有水的河床一般會采取全段圍堰導流技術,而在使用全段圍堰導流技術時必須要遵從幾個原則,否則可能會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影響和安全風險。
首先,安全性原則。安全原則實際上是所有工程中的重要原則,它不僅僅只適用于水利施工。而在水利施工中使用全段圍堰導流技術可以給水利施工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將一部分的水圍欄堵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其安全性就更加重要,因為一旦圍堰發(fā)生危險將直接對水利施工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帶去威脅。
其次,穩(wěn)定斷面原則。在使用全段圍堰導流技術時,通常會有導流口,會有一個斷面,斷面的穩(wěn)定性是影響全段圍堰導流中安全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對斷面缺口的開口位置、開口穩(wěn)定性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討,必須要充分保證圍堰的整體結(jié)構(gòu),保證其結(jié)構(gòu)的安全不受影響。
最后,在材料的選取上要堅持就近取材原則。因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盡管很多時候都會使用到全段圍堰導流技術,但實際上這一板塊是在工程造價之外的花銷,它的花銷只是為了達到“磨刀不費砍材功”的效果,如果對其投入過多的經(jīng)濟成本就使得水利工程的利潤受到影響。
(1)隧洞導流。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全段圍堰導流技術首先可以考慮隧洞導流法,而不管是隧洞導流法還是其他方法,其最基本項——圍堰都是一樣的,就是在施工作業(yè)的上游和下游修建合理的圍堰,將水圍起來,然后在河岸邊開挖隧洞,讓水流可以順著隧洞導流出去。不管在什么樣的條件或者環(huán)境下,隧洞導流的方式基本上大同小異。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對隧洞的情況加以嚴格的考察,確保水流可以順利導出。在隧洞法中實現(xiàn)導流要確保隧洞的上下口要與上下游的水流實現(xiàn)良好的對接。如果隧洞中有彎道,則需要注意的是彎道必須要比轉(zhuǎn)彎半徑的5倍還大。
(2)明渠導流。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全段圍堰導流技術是很常見的,但是其具體的方法卻各不相同,盡管他們的終極目的一致,但是其具體的操作過程等有一定的差距。而最為常見的一種導流方法是明渠導流,明渠導流其應用范圍更廣,在操作過程中更直觀,讓施工者可以清晰地知道其導流的情況。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在河岸適宜位置進行缺口開采,沿著施工的工程基地圍一條明的導流渠,讓水流順著導流渠繞過施工地抵達下游。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設計好明渠的路徑,消除路上的阻礙因素讓其可以更好地導流出去。
(3)涵管導流。涵管導流在一定程度上是水利工程中全段圍堰導流技術使用中最能被施工者接受的一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更安全。但是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經(jīng)濟成本,所以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施工者都會選擇其他的導流辦法。而涵管導流法顧名思義就是用導流涵管為導流渠,讓水流順著涵管流入下游。這種方式中需要在枯水地域?qū)⒑苈袢氲叵?,使涵管一直貫通到下游,然后再進行圍堰,將水圍堰到涵管入口處即可實現(xiàn)導流,但是涵管導流的流量較大,如果是較小流量的導流,這種方法就有點牛刀小試了。而在使用涵管導流時,必須要注重防滲透工作,否則可能會引發(fā)漏水或者更嚴重的泄露問題,通常的解決辦法是在涵管外壁的適當位置設置截流環(huán)。
在水利施工中常會因環(huán)境的不一樣而選擇不同的圍堰導流方式。在本文中主要探究了三種導流方式中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操作事項,以期能給有關人士帶去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