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罡
伯克菜小慧軒雷彼得夫婦,專藏中國古代益智器玩。與余居相鄰、志同道,每有收獲,輒相邀坐對賞析。所藏白玉公道杯一具,最得吾心,許為同儔之冠。以其年代、用途尚待廓清,請試為之辨,添一戶之詞。
杯和闐白玉制,純潔無瑕疵。捧壽桃、拄龍杖,杖系葫蘆,立杯中央者,南極老人也。袍裾下擺藏一暗道,接腹膛中空處,再由杯底插玉管一根入內(nèi),外封以錢眼漏孔。盛酒以南極老人唇髭為限,稍逾,即依吸虹原理,由腹膛入玉管,自杯底漏孔一瀉如注。底鐫“中和堂制”款。
康熙“中和堂制”款白玉公道杯
存世公道杯最古者,有宋代龍泉、影青、定白、鈞變諸品,至遲宋已造用,可以推知。明代浮梁御窯廠為貢奉明太祖而道創(chuàng)之說,不過子虛烏傳耳。
杯名公道,寓誠于物。曾見晚明青花公道杯,上有損齋主人銘:“虛其巵,實以酒。半則弗漏,滿則弗受。豈惟弗受,并喪厥有。庶幾哉,宥坐之戒,可以長守?!惫视址Q戒盈杯云云。
惟杯之實際用途,有謂懲罰貪杯者。然若酒限一杯,自懊悔不及,否則頭杯過滿而灑地,二杯盡可酌量少斟,多飲幾杯,仍是一樣快活。不過糟踐頭杯、學些乖覺小心罷了,胡能以懲罰阻其貪杯惡習!又謂以公道杯量酒,旨在防人多喝多占。此說與吾國國民心理不合??贾腥A酒風民俗,素以巨觥大白、豪海轟飲為夸耀。雄者稱仙稱龍,示弱者招譏。或庶民斗酒之令,投壺擲骰,拇戰(zhàn)搳拳,或文會燕集觴政,分曹射覆,對句聯(lián)詩,輸者罰以飲,贏者娛作樂,宗旨恰在要人多喝。君不見今之餐飲高聚、酣紅耳熱之際,仍是掌扣己杯呼已滿、指責對家耍狡猾也。縱百般勸進尚難得逞,焉須防哉!
古時席面儀式,酒壺之外,設(shè)門杯與公杯。門杯各自用,敬酒罰酒則操公杯。余以為、公道杯乃公杯之一種,為公杯之極致?;蚓椿蛄P時,門杯置于下,執(zhí)公道杯臨其上,斟酒入內(nèi),量滿,即下注入門杯。敬勿多,罰勿少,在座一律,公平公道。
古匠巧思,每出乎意料,卻合乎情理之中。皆因古人單純,行動不離人本情常,哪來現(xiàn)代人那許多花花腸子,而其高明勝籌,也端源于此。解古剖謎訣竅,無他,順循常識常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