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志
2016年歲初,我決定給家里添點綠色植物。
逛花市時,我看到一位氣質(zhì)文靜的女士在地上撿商戶們?nèi)拥舻母鞣N殘損植物,有多肉植物、玫瑰花根、琴葉榕等。我問她撿這些還能栽活嗎,她笑了笑說:“能活,植物就是奇跡?!币苍S是被她的話感染,我蹲下來和她一起撿。就這樣,我們認識了。她叫陶桃,是一名生物老師。我們加了微信,她邀請我周末去她的花園。
陶桃的花園在樓頂,復(fù)式結(jié)構(gòu)的頂層房子,多出很多回廊形贈送區(qū)域。我第一次在現(xiàn)實中看到如此驚艷的花園,碩大、顏色豐富的多肉品種,蔓延成花墻的月季,還有我最喜歡的琴葉榕,居然真的長得和我一樣高。
從此,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陶桃的花園,還在那里認識了同樣愛植物的林夢、孟文。大家一起閱植賞花,討論養(yǎng)護方法,切磋花藝,策劃以植物為主題的旅行路線,做花茶、植物面膜,提煉花露等。因為都是愛植物之人,心性寬厚,我們相處甚歡,感情日益加深,漸漸言行中竟有了不少默契。
2017年春,我們一起去杭州玩,在那里邂逅了一個由老廠房改造的名叫“31間”的藝術(shù)天堂。店內(nèi)滿滿的植物元素,是由六位好朋友一起打造的。他們都愛植物,因此稱彼此為“植系親屬”。我們頓覺這稱呼好,也決定開一個屬于我們的“植系親屬”店。大家一起動手,人多力量大,很快,我們有了自己的花藝網(wǎng)店,還開了一個綠植公眾號,以交“植友”。雖說是生意,但我們互相照顧,愉悅為主,利益次之。
有一天,看綜藝節(jié)目《演員的誕生》,我們都被章子怡那綠底綴小碎花的耳飾吸引了。陶桃提議:“我們可以用干花做耳飾啊!”大伙兒都贊同。于是,我們分頭找材料,然后合理分工,做出了玫瑰干花耳環(huán)、藍色水仙耳環(huán)、小雛菊耳環(huán)、鈴蘭花耳環(huán)……佩戴后都覺得甚是好看。于是,我們又大膽嘗試其他植系耳環(huán),如銀杏葉耳環(huán)、桂花葉耳環(huán)等。
林夢攝影技術(shù)好,就由她拍攝照片。孟文是平面設(shè)計師,由她制作展示網(wǎng)頁,在我們的網(wǎng)店和社群里“開團購”,同時跟幾家時尚自媒體合作。
植物元素的耳環(huán)價格合理,別致而顯情趣。特別是鈴蘭花耳環(huán),很快售罄。另一款圣誕主題的耳環(huán)因為散發(fā)松枝清香,也深受好評。雖然這賺不了多少錢,我們卻覺得格外有成就感。
我們還喜歡聚在一起做植物拓染。春日陽光下,一行人驅(qū)車去野外,野餐之余,采來喜歡的花草葉片。第二天,大家一起聚到陶桃的屋頂陽光房內(nèi),將花草葉片夾在兩層布或卡紙中間,用小錘子敲打拓染,把植物的形狀和顏色拓到布面上。
拓出來的植物圖案,其形狀、脈絡(luò)、顏色帶有自然的獨特質(zhì)感,就如拓下了植物的靈魂,那種美感難以復(fù)制。我們把拓好的花布拿回家,做袋子、圍巾、書皮、筆記本外套,或是縫到衣服、圍巾、鞋子上做點綴,很有錦上添花之妙。林文則把花布縫到靠墊和地毯上,她得意地說:“我的家里立刻有了春天的味道。”
我兒子的班主任聽說我會拓染,還特意邀請我到兒子班上講課,可把我兒子得意壞了。接下來,我和陶桃她們計劃一起去云南學(xué)習(xí)正規(guī)的植物染,想想都特別激動。
幾年來,我們五位“植系親屬”坦誠交往,共同成長,共同享受來自植物的美好,像植物那樣彼此傳遞生機與芳香,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如花草與森林一般茂盛、新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