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巴黎記

      2018-03-19 05:18于堅
      湖南文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奧斯曼巴黎房間

      于堅

      我站在共和國廣場附近的Rue Beaurepare街上,打量著這道門。一道雙開的暗綠色大門,黃色銅鎖上的鎖眼已經磨得有點塌陷,似乎一推就開。推了一下,紋絲不動,還是得用鑰匙,這把小鑰匙與這大門極不相稱,要是在中國的話,這樣的大門上應當裝著獅子頭扣環(huán),不是用鑰匙開,要扣門環(huán),然后門房在里面將門閂拉開,嘩啦,咯吱,一陣序曲般的聲響,開門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儀式。抬腿跨到里面,外人已經規(guī)規(guī)矩矩了。這種大門如今在中國的私人住宅里已不多見。偶爾有些暴發(fā)戶安裝了這樣的大門,也是新嶄嶄的,而且很少木質,大都是金屬的防盜門了。這道門是個古董,我估計已經用了一百年以上,下面那道邊已經磨膩,漆色退去,露出松垮的木質,縫很寬,塞得進一塊長棍面包。這條街就是一個古董,兩邊都是風格一致的六層樓房,每一層的落地窗前都有等距排列的陽臺,用黑色的鑄鐵欄桿圍著,堅固而疲憊的樣子,一些堆著雜物,另一些開著花。房子是米黃色的石頭建造,風吹雨打,已經失去本色,暗了。整個巴黎都是幽暗的,曾經是亮閃閃的,白刷刷的石頭城,現在暗淡了,猶如落日的余暉,風情不再,但也沒有淪入黑夜,在永恒的暮色中。許多來路不明的痕跡從屋頂順著生銹的下水管流下來,有的地方長著暗褐色的苔蘚。如果不是街面上一家挨著一家的咖啡館,面包店、時裝店、旅館、超市、眼睛店、古董甸、水果攤、報亭、理發(fā)廳……什么的,這建筑物可以算廢墟。呵呵,我將要住在一棟廢墟里。開了門,樓道黑森森,水門汀地板上扔著幾卷報紙。沒有電梯,我得提著箱子上到頂樓去。

      這是我的朋友夏東的家。他在楓丹白露買了房子,老宅就空著,是拿破侖三世以來陸續(xù)建造起來的公寓中的一套,波德萊爾、左拉或某人未成名之前住過的那種,其實從前左拉就住在這一帶,只隔著四五條街。頂樓是六樓,木質的旋轉樓梯環(huán)繞著一個陰暗的小天井上升。是不是桃花心木的?我不知道。我總覺得那就是桃花心木頭的,青年時代看了許多法國小說,里面經常說起桃花心木。文學是一種語言創(chuàng)造的現實,語詞的故鄉(xiāng),尤其是青年時代的閱讀,小說里的事情、地點那就像是真的發(fā)生過一樣,那時我是一個“外省生活之場景”的沉默的旁觀者。讀了許多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莫泊?!攀兰o的小說寫得就像電影一樣,那時候沒有電影,作家描寫現實,都像紀錄片,場景寫得非常精細。那時候圖像記錄世界的革命還沒有開始,作家得有很強的寫實能力,得有攝影師的功夫,讓讀者看得見真實的世界,看見人的樣子,看見他們在做什么,用左手還是右手握著咖啡杯,樓梯什么樣,沙發(fā)什么樣,廚房什么樣,衣架什么樣,高老頭是酒糟鼻還是鷹鉤鼻……都要款款道來,令讀者身臨其境。小說像它自己的時代一樣緩慢,看了三頁,只是說了一個房間?,F在圖像流行,寫作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表現了。許多現代小說,什么也看不見,只是意識流。普魯斯特的意識流,還有看的成分,不完全是意識流,意識流與現實場景交錯?!都t樓夢》號稱夢,而那小說好看也是因為它是“看得見”的,中國十九世紀生活的紀錄片。杜甫、李白的詩都是可以看見的,看得見和看不見相得益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笨吹靡姷?,如果都是“望帝春心托杜鵑”就太玄了。中國詩論大多喜歡強調“空靈”這一面,而忽略了詩的“看”。東坡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說的就是看。文字的看與現實不同,文字的看有夢的效果。你是看見的,但寫成文字,就是夢了。文字永遠不會有現實的精確,何況漢語,更是模糊,多義。文字在虛幻與現實之間,植入記憶,就像一個夢鄉(xiāng)。如今來到這些小說描寫過的建筑中,就像回到了夢里的故鄉(xiāng)。當我在那排朝著Rue Beaurepaire大街的窗子前張望的時候,常有做夢的感覺,這個房子我似乎住過,那些氣味,那些窗簾,那只在對面閣樓的窗臺上蹲著的黑貓,那些平庸而喜歡聒噪的鴿子。

      每天在陰暗的樓道里上下,總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樓道里從下到上,有十道門,每層兩道。一樓的房間是鋪面,大約屬于一家咖啡館和一家時裝店。樓道單獨開了大門,與鋪面彼此隔絕,一進門就像進入洞穴,立即黑下來,必須開燈。樓道的頂部是通天的,但光只能微弱地到達第二層。從樓底向上張望,就像在教堂的拱頂下面。從來遇不到人,你就是在這樓里住上一個世紀,那感覺也還是你一個人住在這里。有只貓住在樓道里,不知道是誰家的,我下樓到時候它總是在上樓,適乎要去看看我關門沒有。樓道邊上的墻上開著窗子,其實窗子外面是另一面墻,打開并不能采光,更沒有風景。但能夠透些空氣進來,這窗子給人外面是陰天或黑暗淤積的感覺。天天,樓道里的房間都關著門,偶爾聽得見里面有什么在地板上移動,就像森林里看不見的獸。有些門縫會露出一線微光,令人溫暖。一樓到三樓,樓道比較黑,到六樓就可以看見天空了,天光大亮,樓洞垂在深淵中。這種感覺就像在教堂里。樓道是懺悔室,從六樓下到一樓,從燦爛到明亮到微明到幽暗的光譜,足夠你反省人生。樓頂和各個房間充滿光輝,私人生活的天堂?;丶业倪^程總是從黑暗到光明,當然,如果你熱愛你的房間的話。建筑預設的是這個方向,如果你心情不好,那也可以是從光明回到黑暗里,這些房間也掩護孤獨,孤家寡人?!八鷣聿坏貌怀蔀橐粋€乖僻的怪人,他不斷地封閉自己,這使他越來越難于接近,最終滑入深深的孤獨。”(瓦爾特·本雅明《波德萊爾: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孤獨是需要房間的,在中國式的聚族而居的大院中,人無法孤獨。孤:無父也。獨,犬相得而斗也。羊為群,犬為獨也。(《說文》)叔本華意義上的孤獨一詞出現在漢語中,乃是現代的事。我隔壁這家,門口總是放著個藍色的垃圾筒,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里面住,偶爾能聽得見些無法判斷的,似是而非的聲音,就像用聽診器聽到的那樣,世界可疑的肺葉。只有出事,兇殺、失火或者什么反常的事件才能將人們從掩體里趕出來。人們就是偶爾遇見,也不可能發(fā)生交流,樓道狹窄而險峻,你得趕快騰路,到了一樓,開門就匯入街道上光輝滾滾的人流,馬上被卷走。我僅僅遇到過一個人,睡在一樓門廳的移動垃圾桶后面,用一條舊毯子裹著身子,只露出一雙臟鞋,運動鞋,濕漉漉的鞋帶垂到地上。腳邊放著一只空口缸。大約是流浪漢,不知道是怎么進來的,開鎖是流浪漢的看家本領,第二天這個人已經不見了。

      我住的這一套房子有四個連通的房間,兩個衛(wèi)生間,一個廚房。從前,有一家人就在這里生兒育女,房間里到處是他們生命的痕跡,他的剃須刀、肥皂盒子、他的舊眼鏡框,他們的絮語仿佛還沒有消散;衣柜上擺著主人一家的照片,他父親,他母親,他五歲或者九歲,七十年代。還有從某地旅行帶回的小玩意兒,令人沉思起來,他為什么帶回這個,其意何在?從前帶回它的沖動早已擱淺,其意不明。小玩意也老了,蒙著可以暗藏含義的灰。書架上還藏著一副拓片,明代的楷書。房間都很小,最大的也就十平米。每個房間都有落地窗,窗子打開就是陽臺,已經多年未用,擺著些干掉的花盆和雜物。巴黎的房子大多是幾何型的,各種三角、楔形和方形的組合,這種奇妙的組合倒解構了幾何,成了方圓的了。這套房間連接在一起,是一個圓的四分之一,相當于鐘表從十二點走到十五點是一家,十五點到十八點是另一家。如果要進入十八點到二十四點的房間的話,就要從后面那條街的另一道門進去。這些房間像迷宮一樣,有的房間可以隱藏起來。開窗大約是法國建筑很重要的一環(huán),與中國房子只在院子內部開窗不同。房間一定要和外部聯系,仿佛方便可以隨時逃走。西方電影里經常有破窗一跳的鏡頭,這一幕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里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人們只是跳到井里去。樓道中間那個旋轉而上的桃花心木樓梯,是這群房間的核心,打開門進家,來到目的地,卻來到了世界的表面。核心是空的,本質的東西在表面,這似乎是一種哲學的方式,表面概念堆積,核心卻是虛無。對面的樓房也一樣,看得見那家的人在窗子后面活動,站在餐桌前整理花瓶,從臥室走到客廳,環(huán)繞著一個桃花心木的旋轉樓梯……這個家給我的感覺不是進入到一個密封的內部,而是從內部出去,進入一個界限中讓世界看到自己而不可侵犯,就像在孫悟空為唐僧畫的那個圈里。各個房間的光線不同,明暗交替,總感覺幽靈出沒,那些叫做高老頭、貝姨的人物就穿著睡衣在各房間里無形地悠蕩,恍惚看見雨果在寫詩,握著鵝毛筆,滿室飄著稿紙。

      小偷潛入一個房間是很自然的事,就像鹽巴,這個世界怎么能沒有小偷呢,那么多的窗子,那么多的陽臺,那么多的后院。這些房間有一種哲學式的深度,它的設計是基于平等而不像中國傳統(tǒng)建筑那樣是基于尊卑貴賤,內外有別。沒有中堂。不僅僅設計了安全舒適,也設計神秘感,被盜的期待,被窺視的擔心,孤獨、夢魘,俯瞰世界的居高臨下,自殺的誘惑,囚禁感、抑郁癥的契機、下樓重返人間世的猶豫不決、上樓時懺悔般的沉思、回到私人城堡的歸屬感、獨享一隅的喜悅,無數的暗屜,某一個會找出已故外祖父忘記的鎳幣……是的,每次氣喘吁吁地上到自家門前,開門進去,咔噠一聲鎖妥,再將做得非常精致的黃銅門扣搭好,內心的石頭落地,就像肩頭上扛著的一袋子大米重重地隔在廚房地板上。先去喝口水吧。巴黎人很少喝礦泉水,自來水管的水可以隨便喝,遠古的水并沒有在房間里中斷或變質。陽臺上可以看得見天空和遠處教堂的尖頂,法國黃的房子一條街與一條街不同,在陽光的分派下,這個窗子外面的街是陰郁的灰白色,另一個窗子外面的街是乳黃色,像是一排奶酪。

      我就像一個突然長大的兒童住在一個剛剛搬進去的房子里,好奇、緊張,穿過一個個房間,調整著過去的經驗,準備著去孤獨。孤獨本來就是身體性的,每個人離開母體來到世上,就被拋進了孤獨,人此后的任務是與世界建立聯系。當這種聯系成為陳詞濫調之后,孤獨就意味著一種精神狀況,精神的自我解放,人自己人為地在精神上失去與世界的世俗的關系,進入一種超凡入圣的狀態(tài),精神的自由也意味著身體的孤獨、封閉。孤獨是一種語言的疏離狀態(tài),一種對陳詞濫調的惡心。在巴黎,我失去了語言,失去了陳詞濫調,我像一頭野獸走出陳詞濫調和習見的森林,開始用我的身體,感官與這個城市說話,這是一種誘人的孤獨感,我在眾人的輕車熟路中陷入迷途,什么都不知道,盲人摸象。但是我什么都知道,巴黎這頭大象早已邁入世界原野,就像非洲荒野上的那些龐然大物,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垂然站在世界之霧中。像一頭象那樣沉默,緩慢,巍峨而臃腫。巴黎表面喧囂嘈雜,其實它沉默著。語言的喪失指引我以另一種方式進入這頭大象的里面,那兒是沉默的,像一群已經失去了主人的老古董被遺產繼承者(某種有資格的空間)收藏著,巴黎自己收藏了自己。有時候,在街頭漫游的時候,會聽到這頭大象的一點兒低語。從巴爾扎克、雨果、左拉、波德萊爾們的字里行間或者夏爾丹、馬奈、柯羅的筆觸里傳出來。我畢競置身異國他鄉(xiāng),許多情況需要適應,包括衛(wèi)生間漏水;開關失靈,要找到關緊它的那個已經移位的靈在那里;廚房里沒有圓底鍋、也沒有筷子、醬油、醋、味精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上要學會分類,西方的器皿每一件都有看不見的直線、箭頭指出的專業(yè)用途,這可不是一團亂麻,像在老家那樣,道通為一,用一雙筷子吃遍所有,面條、米飯、菜梗、花生米……就是粉末也可以用筷子撮。在這里,喝咖啡的杯子,喝水的杯子、喝果汁的杯子,喝牛奶的杯子,切肉的刀、切奶酪的刀、切面包的刀、舀湯的勺子、攪拌咖啡的勺子、吃甜食的勺子……都是不同的,而且各有其名,不是刀子、杯子、勺子就可以替代所有,The控制著一切。你當然可以亂來,你是中國人嘛,你不懂規(guī)矩。什么邏各斯中心主義,沒那么復雜,這就是。我以前在法蘭克福一位德國教授家里小住,他甚至對我在面包抹了果醬、接著抹花生醬、再抹巧克力醬大為驚駭。你不能亂抹。如果在咖啡館里的話,你的活動范圍僅限于你桌子上那張方型餐巾紙的約40厘米×40厘米的范圍,這可不是僅僅為了好看。你越位的話,大家也不會說什么,只是你的信用也就被暗中起著疑了,這位先生至少不是一位紳士。那個可怕的洗衣機外面印著法語,標識著各種符號,數字,就像一張施工圖邊上的表格。我總是搞不清楚要怎么弄,有時候它突然轉起來,有時候又打不開,把我著急穿的衣服關在滾筒里。不小心按了某個紐,它就開始加熱,魔術般地將我的毛衣變短了一大截??倱拇白記]有關好,每次出門都要關一批窗子,總是要忘記某一扇。我日夜期待著一位小偷,判斷他會從哪個窗子潛入,但他像一首被過度處理的詩中的神那樣,沒有來過。

      哦 巴黎 你的小偷是一個藏在敗屋后面的花園在那里 誰失去了愛情?手表和傲慢遺物招領處 在倒塌的長椅上 閃著微光

      早先,在奧斯曼改造巴黎之前,巴黎也是一個城中村。人們依順“像鬼火一般的不可捉摸的自然法”(登特列夫),根據先來后到,勤勞智慧的層次、資金的多寡、宗教、文化、商業(yè)、娛樂、道德、癖好、方言、人緣、秘方、特長、特產、禮貌、尊卑……等等鬼才知道的潛規(guī)則建造了巴黎,這里為什么有一座教堂,那邊為什么是個花園,這里為什么是另一座教堂,這兒為什么是男爵的領地,那邊為什么是菜市場,那邊為什么有座橋,這條街為什么朝南,那條巷子為什么此路不通……不為什么,就是這樣。這些“為什么”當初或許都有著它局部的、適用的、安身立命、隨波逐流或者老謀深算的小算盤,總之,人們約定俗成,要這樣生活,各行其是的“要這樣生活”都基于巴黎是一個可以生活的地方,順應著巴黎的地地勢、地氣、地道、氣魄、氣勢,因此雖然各行其是,但是巴黎人對生活刻骨銘心的熱愛,卻也營造出一種整體上渾然一體的巴黎,巴黎像一個人那樣有自己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欲,不是靠合理與否,而是靠一種混沌不明的氣脈貫通。巴黎不是暴力的產物,而是生活的產物,巴黎并沒有被某種統(tǒng)一意志規(guī)劃過,亂糟糟的,無邊無際的曲徑通幽,只有老巴黎才知道其中的奧妙之處,巴黎是他們身體的延伸,或者說他們是巴黎身上的一個個細胞,只有這些細胞才知道心臟在哪,血栓在哪,從腎葉到肝臟要怎么拐彎。我在塞納河左岸那些迷宮般的巷道亂走,語言不通,無法問路,走到迷路,走到天黑,叫個出租車,掏出個小紙片給司機看,讓他送我回住處。那些小巷莫測高深,人們的城市經驗往往失效,永遠不知道那些小巷子里藏著什么。你以為那只是一家家住戶,卻在盡頭或者拐彎處發(fā)現一家咖啡館、一個小酒店,一家書店、一個小博物館,一個二手店,一家只掛著七八件衣服的服裝店,衣服就是那位店員自己的作品,每種只有一件,他競然在這種地方賣衣服,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咧。左拉說當他二十歲時,就已經有了夢想,他要寫“一本小說,其中巴黎伴隨著它林林總總的房屋,將會是書中的一個人物?!绷至挚偪偟姆块g,那是多少?從蒙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前的欄桿望下去,巴黎就像白晝下的星空。鱗次櫛比,每一間都積德或積怨甚深,藏污納垢、藏蹤匿跡、藏鋒斂銳、藏龍臥虎、積篋盈藏、積重難返……當然,巴黎的下水道什么的也沒有規(guī)劃過,巷道里經常污水橫流,垃圾成堆,老鼠提著短褲在坑洼之間的小片高地上奔跑,有時候還要爆發(fā)瘟疫,死一批人。這是各行其是,各顯神通,不謀而合,各為其政、因地制宜、各安其份的報應。有人認為,“一八四八年后,巴黎幾乎變得不適合人居住了。”巴黎還是一個令人窒息的熟人社會:“在巴黎,路石長耳朵,大門長舌頭,連窗戶的鐵欄都長著眼睛,所以在大門口談話,是再也危險不過的事了。”巴爾扎克寫《邦斯舅舅》那時候波德萊爾已經二十四歲,一八五五年,他發(fā)表了《惡之花》。正是那個被奧斯曼拋棄的舊巴黎為法國造就了偉大的詩人。一八四八年,左拉才八歲,這并沒有妨礙左拉成為偉大的作家。所以說,怎么是好在,怎么是不好在,很難說,如果這個地方會誕生或者召喚詩人、舞者、藝術家、小丑、流浪漢、閑人,那么就一定好在,比如古中國的長安,開封。正裝革履、患著潔癖的地方一定最難在,比如醫(yī)院,這是鐵律。這是我的看法。

      “鐵路網的不斷擴張促進了交通和城市人口的增長,人們擠滿了狹窄、骯臟、彎曲的舊街道。人們擠在一起,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迪康)一八五三年,喬治一歐仁·奧斯曼被拿破侖三世任命為塞納河行政長官,開始對巴黎進行“戰(zhàn)略性美化工程”。戰(zhàn)略是第一的,美化其次。世界歷史上,也許除了希臘,除了古代的中國城市,統(tǒng)治者很少會在關的立場上建造城市。奧斯曼將美放在第二位已經是相當罕見的了。“奧斯曼的計劃實際上是一種凈化行動,他試圖通過種種干預手段將下層階級、工人、外來移民趕出巴黎城區(qū),鏟除貧民窟,只把精品業(yè)者、中產階級以及上層階級留在巴黎?!保ǘ奴嵁`)瓦爾特·本雅明指出:“奧斯曼計劃的真正目的是確保這個城市能夠免于內戰(zhàn)。他希望使巴黎永遠不可能再修筑街壘。”奧斯曼的世界觀來自拿破侖主義,“我最愛海浪,因為它蘊藏著無比的威力,可以吞掉無數細小的沙粒,我也要做海浪,把世界踏在腳下。”“勇往直前,有進無退?!保闷苼觯W斯曼的美化是象征性的,如果城市是某種人類的衣服的話,那么奧斯曼的美并不在于是這件新衣服是否得體,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為人設想,人是哪一個?巴黎那么多居民,體諒誰?為誰設身處地?古代的智慧是順其自然,自然會隨意而安,各得其所。奧斯曼要前進,要進步,順其自然太慢了,那得多少個世紀,教化,覺悟……等等,太慢了。奧斯曼的新巴黎主要是一些大詞:新時代、寬闊、壯麗、條條大道通羅馬(直線的)無往不勝、朝氣蓬勃、青春、光明……老巴黎的改造是一場戰(zhàn)爭,舊城被拆掉了大約三分之二,大批居民流離失所,巴黎圣母院所在的塞納河上的西堤島那些中世紀的房子被夷為平地,巴黎圣母院從此鶴立雞群,脫離了它天職中要庇護的那些狗窩。圣母院周邊停滿旅游大巴,雨果的駝背人不知去向。維克多·雨果對此深惡痛絕,當時他正流亡國外,有人問他是否想念巴黎,雨果說“巴黎是個理念”“里沃利街,我一直很討厭里沃利街”。里沃利街就是一條寬闊的直線,奧斯曼改造的筆直新大道之一。

      老巴黎是彎彎曲曲的,可以想象一卷線團,如何被一根根剪斷,拉直,很慘烈。最激烈的時候,居民甚至開展巷戰(zhàn)反抗。在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工人暴亂事件中,工人在奧斯曼的大道上重新矗立街壘。十九世紀中期的巴黎已經是自由主義、人道主義、法律和私人的城市?!坝捎谧蟀兜耐恋厮袡嘈问讲恢话ㄙF族大地主,還包括將土地和房產作為生產資料的零售商和手工業(yè)者,因而在左岸推行計劃阻力重重;與此相反,右岸聚集的是商人和地主,他們發(fā)現奧斯曼的拆遷征地可以將房地產轉變?yōu)橐环N投機的工具,在被更新的大道旁的房產價格會得到飛躍性的提升,因此他們不止愿意接受改變,還會主動地進行推廣與計劃工作?!贝笮l(wèi)·哈維在《巴黎城記》評論奧斯曼:“奧斯曼其實具有相當濃厚的馬基雅維里氣質。他胸懷野心,醉心權力,并且熱情投入(他對公職具有非常特殊的看法),準備以長期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奧斯曼獲得路易·拿破侖的直接授權,因而擁有破格的個人權柄,而他也準備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奧斯曼精力充沛,組織力強,一絲不茍,不過他向來輕視別人的意見,甚至反抗權威(即便是皇帝的命令),游走于法律邊緣……一意孤行,完全無視民意……簡言之,奧斯曼是傾向專制的波拿巴主義者,他不僅成功地在政界存活下來,而且還大放異彩。然而當波拿巴主義于一八六。年代逐漸屈居自由主義之下時,奧斯曼也開始失勢,最后于一八七0年一月以犧牲者的姿態(tài)遭到免職?!狈▏蟾锩菍V频模沁@種專制是為了使人們獲得自由平等,革命帶來的不是奴役,而是將自由、平等、博愛以一種強力注入了巴黎人的血液。就是一個奧斯曼之類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也不例外,他的拆遷也是為著自由、博愛、平等這些巴黎的價值觀。奧斯曼的拆遷并未引起人們關學上的普遍惡心,人們喜歡這里,討厭那里,波德萊爾在一首詩里面說“唉!城市面貌改變的速度競快過人心”,他揶揄的是那些懷舊者。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實僅僅為自己的“狗窩”活著?!肮犯C”就是只要好在,不影響到鄰居,怎么都行,私人生活的后現代,私人生活的細節(jié)作坊。世界熱衷于拆遷,規(guī)劃各種直線,通用標準、紅綠燈,守則,使用說明……但它永遠無法干涉你是赤腳還是穿著糊著泥巴滴著臟水的臭鞋直奔臥室。狗窩永遠是一團亂麻,各式各樣的亂麻,捍衛(wèi)著人類最原始的非理性。這種私人生活的非理性力量與祛魅、同質化的世界運動同樣強大,否則,經過持續(xù)數世紀之久的消滅“臟亂差”的“衛(wèi)生運動”,世界早就成為一個有條不紊、一塵不染的住院部了,這是《動物莊園》的理想,但是看起來要全面實現依然遙遙無期。世界的豐富、復雜、魅力、好玩、善與惡,罪與罰、光明與黑暗……它的不講道理、無法捉摸而令人類死去活來、出神入化、銷魂奪魄的詩意——全賴無邊無際的蜂巢般的“狗窩”的存在。世界總是向往著金光燦爛,黑暗隱遁的金窩。金窩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設計而不是生活世界的自然生長。設計意味著同質化,如果一個狗窩一種設計,設計就不存在了。二十世紀以來,總是有許多先知要為人類設計永遠擺脫“狗窩”的同質化的新世界。細節(jié)意味著詩意,同質化意味著詩意的泯滅。同質化有利于喬治·奧威爾在《動物莊園》描述的過的那種統(tǒng)治,這種統(tǒng)治的基礎正在于對細節(jié)的消滅。文革就是一場消滅細節(jié)的運動,他們摧毀了多少細節(jié)哪!生活的乏味無聊由此而生,細節(jié)的死亡,令生活不再生發(fā)意義。人生活在細節(jié)中,完全沒有細節(jié)的地方就是牢房。細節(jié)的死亡導致生活世界的同質化。詩意就是細節(jié),文學守護的是對細節(jié)的記憶。我們時代文學的危機正是來自細節(jié)的日益萎縮、泯滅。金窩沒有細節(jié),人類對之毫無經驗,人類只是在觀念上向往之,憧憬之,人類的欲望總是向往“更某某的”。金窩暗示著未來,高檔、進步,升級換代……就像入住五星級賓館一樣,五星級賓館的乏味在于它只是一個腰包里貨幣多寡的隱喻而沒有細節(jié),每個房間都是一樣的。甫一入住,空虛油然而生,人們其實永遠不知道五星級賓館要怎么住,他們沒有也無法積累出住五星級賓館的經驗,積累出這種經驗,成本太高了,永遠只是少數人的特權。某個城管部門創(chuàng)造的那個詞:“臟亂差”,就是要消滅細節(jié)。細節(jié)是時間的產物,它無法像五星級賓館的馬桶那樣,一瓶洗滌液就搞得干干凈凈。消滅細節(jié)的運動永遠是暴力的、削足適履的,血淋淋的,而且就長遠來說,它必然失敗。因為只有“狗窩”才是生活的恒常、普遍、在場,庇護。世界的“狗窩”總是不自覺地通過日復一日滋生著的生活細節(jié)抵抗著同質化,生命其實是在細節(jié)的滋生中充實,那些庸人,常人,也許像漢娜·阿倫特指責的那樣一無是處,從來不會為世界歷史貢獻一點意義,但是他們創(chuàng)造著細節(jié),意義因此在細節(jié)的沼澤中得以生生不息。金窩其實是一種誘餌,這個誘餌的本質只在于對人的控制。永不兌現的支票,人被無法滿足的欲望折磨得死去活來,成為跟在未來后面狂奔的狗群般的奴隸。金窩必須基于狗窩的遼闊存在才能彰顯。這個烏托邦永遠不會實現,烏托邦意味著歷史、時間、細節(jié)、經驗的消失。人類的欲望會向往金窩,但人類的經驗無法忍受同質化。弗蘭西斯·福山所謂“歷史的終結”和“最后之人”的世界其實非??膳?,人是歷史的產物,“仁者,人也”,每一代人都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細節(jié)解釋著“仁”,仁是細節(jié)的歷史,歷史的末日也就是人的末日。在工業(yè)革命早期,德國詩人荷爾德林就警覺到“詩意”的黃昏,“同質化”時代的降臨,因此他呼吁“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海德格爾更深刻地闡明了這個真理。而其實,這個真理在中國過去的黃金時代(例如宋)一直被踐行著,只是很少被深思、闡釋過。

      巴黎是一種抵抗,一道同質化時代難以攻破的馬奇諾防線,歷史、經驗、自信、頑固、守舊而生動樂觀……這個抵抗組織的戴高樂是一位詩人將軍。我相信就是巴黎后面的歐洲被攻破了,巴黎也不會被攻破,因為那些古老的細節(jié)已經像根一樣深入法蘭西島。無邊無際的細節(jié),上帝也無法宰制的細節(jié),從那些巖石般的屋頂深入到最隱秘的室內,深入到某人的祖父一八五七年在馬賽購置的一張中國清代的鑲著貝殼的矮桌中。從蒙馬特高地眺望,巴黎看上去就像一群在陽光下扭動的各式各樣的灰白色昆蟲,正在啃噬著大地之葉。世界許多城市,你一眼就可以說出她的特征,比如紐約,“林立”,北京,“寬闊、高大上”、東京,“雜陳”,倫敦,“守舊”……等等。但巴黎,你說不出那是什么,一片偉大的渾沌。

      女仆出嫁了 巴黎還在這里

      落日西沉了 巴黎還在這里

      咖啡館打烊了 巴黎還在這里

      船一艘艘走了 巴黎還在這里

      波德萊爾死了 巴黎還在這里

      大教堂的鐘聲響了 巴黎還在這里

      塞納河流去了 哦 巴黎 你還在這里

      責任編輯:遠人

      猜你喜歡
      奧斯曼巴黎房間
      巴黎之愛
      房間
      奧斯曼的巴黎
      看不見的房間
      巴黎的每一個Moment都值得盛裝
      房間,這是我的房間
      鎖在房間里的云
      征戰(zhàn)巴黎之路
      巴黎
      淺析奧斯曼巴黎城市改造的現實意義
      桦甸市| 漳平市| 木里| 象州县| 静乐县| 灌南县| 门源| 花垣县| 郑州市| 台安县| 周至县| 来安县| 东城区| 慈溪市| 五家渠市| 横山县| 陵水| 浦江县| 湾仔区| 平湖市| 丰宁| 建平县| 东海县| 木兰县| 新郑市| 临漳县| 手机| 佛坪县| 同仁县| 兴安盟| 武汉市| 柳江县| 伊吾县| 淮南市| 南华县| 海晏县| 收藏| 澄江县| 徐闻县| 中方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