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上
生命的來往,多少浮云飄散?黃興短暫的一生走得太匆忙,他的靈魂和思想,卻穿越和滲透無數(shù)生命,讓我們的心爬上高點,是湘江用之不竭的寶藏,是中國夢綿延向前。
很多年過去了,美麗的湘江仍逶迤向前。肥沃的良田,廣袤的土地,人事滄桑,由此生養(yǎng)。流年,總被風(fēng)吹雨打去。歲月里,是什么總不能相忘?
涼塘段清澈的江水,映襯著岸邊一戶名門望族,伴隨了敦厚少年黃興,從小“字習(xí)東坡,文宗韓柳”。湘江江水無聲滋潤著萬物,啟迪了他的書法:筆力雄健遒勁,氣魄宏大;詩詞:蒼涼不讓陸渭南,雄健不遜辛稼軒。晚清腐敗與饑餓叢生的湘江河畔,貧窮渾濁的河水,像母親的眼淚在不停流淌。這一切深深刺痛了黃興整個家族及他幼小的心。國難當(dāng)頭,民族危亡,如瘴雨蠻煙籠罩的上空,如黃興憂戚的臉色沉重。在濃霧中渾噩昏沉的河山,何時才會像睡獅一樣蘇醒,這羸弱的中國龍,風(fēng)雨飄搖中何日騰空?月色慘淡,是誰在向歷史發(fā)問,在向蒼天呼喚?
眼前,湘江迂回嗚咽;遠(yuǎn)處,紫霞寺暮鼓晨鐘。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凌辱,一齊喚起了黃興人生的蒼涼感和對整個中華民族深沉的憂患感。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重如千斤。在他熱流洶涌,偉大寬闊的愛國胸襟中,始終醞釀,絕不只是畫意詩情,兒女情長。開放的紫丁香,撐開的油布傘,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個人前途,都紛呈在唾手可得的面前。多么讓人沉醉的溫柔鄉(xiāng)!但為了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知,為了這個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夢想,黃興始終義無反顧,毅然拋棄種種誘惑,選擇了光明和艱難,走上了一條秀才造反的曲折的革命征程。河畔的燕雀,怎知他的革命信仰?湘江的九曲回腸,可否深深讀懂了他從此的寂寞和哀傷?高飛的鴻鵠,才理解他有著我們難以理解的以“世界之生活為生活”的全人類情懷和世界眼光。
萬方多難,天地蒼茫,革命長夜漫漫。主持同盟會工作的黃興,“丈夫團”中偉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有如獵獵黃旗,高高飄揚在炎黃子孫的心中,熠煜生輝,閃閃發(fā)光。記不得出生入死多少回?革命最終勝利的信念有如黑夜不滅的燈盞,始終在黃興心中熊熊燃燒。著名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他率敢死隊百余人,同清軍展開激戰(zhàn),右手被流彈擊中斷兩指。這次起義加快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武昌起義,湖北軍政府在武昌閱馬場為黃興舉行隆重的登壇拜將儀式,他就任戰(zhàn)時總司令,親赴前線指揮保衛(wèi)漢陽、反攻漢口的戰(zhàn)斗。與清軍激戰(zhàn)相持一月,備極艱辛,功績卓著,為各省獨立得了寶貴時間,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黃興的歷史責(zé)任感,讓每個熱血中國人無不震撼。在他身上,始終流淌著心憂天下,國難當(dāng)頭,總有湖南人挺身而出,敢于犧牲的擔(dān)當(dāng)。
湘江水的朵朵浪花,早已慣看潮起潮落,哪些是隨波逐流的泥沙,哪些是堅定不移的金子。篤實的黃興始終明了革命的意義,作為辛亥革命的元勛,他勇健開國,寧靜持身,貫徹實行,創(chuàng)作一生,給哺育他成長的家鄉(xiāng)的這條江,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鮮明,并賦予了它更加深刻飽滿的內(nèi)涵。
江水是那樣澄澈豐饒,水質(zhì)是那樣樸素純凈,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黃興對名利毫不眷戀為了革命,做到了毀家紓難。記憶向前回溯,為籌備華興會經(jīng)費來源,黃興勸說家人,賣掉了老家的祖遺田產(chǎn)。革命成功后,黃興仍在捐獻(xiàn)家產(chǎn)。中華民國成立,黃興仍勸說家人盡快搬離長沙的住宅,因為“現(xiàn)住之宅院,今已捐入國民黨”。江水涓涓有聲,晝夜不舍,萬死不辭,永遠(yuǎn)向前,奔向大海。黃興不但將家產(chǎn)都用于革命事業(yè),身家性命更是在所不惜,他被清政府通緝后扔下一家老小,四處流亡。他不僅自己對革命忠誠,對兒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大兒子黃一歐14歲就加入同盟會,成為當(dāng)時最小的會員。尤其在幾次“倒孫”風(fēng)波中,黃興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拒絕名利的誘惑,堅定地站在孫中山一邊,甘當(dāng)配角,成就了辛亥革命。他以高瞻遠(yuǎn)矚的人生見識,大公無私和忍讓顧全的犧牲精神,贏得了人們的敬重。于是乎,歷史再三感嘆:“無公便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從湘江邊走出的偉岸游子,長期為革命事業(yè)奔波,積勞成疾,中年病逝。肅穆的湘江河哀愁彌漫,怎能訴盡心中痛失英雄的悲慟。從此,湘江碧霄,清風(fēng)明月長相伴。巍巍麓山,國葬英雄,洞庭衡岳生榮光。
湘江水乳交融的思念,最真實地反觀出人民的情感,歷史的評判,時代的呼喚。生命的來往,多少浮云飄散?黃興短暫的一生走得太匆忙,他的靈魂和思想,卻穿越和滲透無數(shù)生命,讓我們的心爬上高點,是湘江用之不竭的寶藏,是中國夢綿延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