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午后,要送你去學游泳。一切準備就緒,臨出門時,你捂著肚子說肚子痛。我說,要不要緊,能不能堅持?你搖頭。那一刻,我明白了,我說,好吧,我們今天不去了。
和你在街上走,路過一家燒烤攤。你咂巴著嘴,使勁用鼻子嗅,好香!走過很遠,你仍然回頭看。再經過一家燒烤攤,你不走了,說,媽媽,我晚上多練會書法,好不好?我說,好!然后,你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我。我掏出五元錢,去吧,去買一串。
晚上七點,我準時關掉電視,說,好了,現在是作業(yè)時間。過一會兒,我發(fā)現你趴在書桌上,傷心哭泣。你說,我就擔心,葫蘆娃會不會被蛇精吃掉?你仰起滿是淚痕的臉,媽媽,我能不能再看一集?我猶豫了一下,打開電視,說,好的,你看一集吧。
我是不是個好媽媽?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好媽媽的標準是什么?我想,應該是為孩子好,可是,怎么才算為孩子好呢?
明知你肚子痛是詐,卻仍然順著你;明明聲明燒烤不能吃,卻出爾反爾;明明定了時間界限,卻又打破規(guī)矩。這是教育的大忌,也是虎媽所不能容忍的。
可是,媽媽的心也是肉長的!面對你苦巴巴的眼神,我又能怎樣?
我只記得,小時候,當我想要一顆鄰居妹妹那樣的棉花糖時,母親虎著臉訓斥:就知道吃!當我在露天影院,因小兵張嘎被敵人包圍而緊張窒息時,卻被母親硬拽著回去睡覺……即使現在,年屆不惑、已為人母的我,也沒覺得父母的嚴厲和不近人情,對孩子的教育有多大意義。
如果教育是強硬地撕裂親情,我寧愿選擇不教育!而只是出自動物本能,去愛孩子,向他的喜怒哀樂妥協。
媽媽妥協,是因為媽媽也曾經“孩子過”,將心比心,媽媽不希望你傷心;媽媽妥協,是因為媽媽是你最親近的人,媽媽不疼你,誰疼你?
而有的時候,媽媽妥協,只是不忍切斷你思考的、成長的方向。
5歲的你,畫了金色的蘋果、金色的樹葉。我說,不對呀,蘋果是紅色的,樹葉是綠色的。你堅持說,是金色的!我說,好吧,是金色的。
8歲的你,要隨我去參加聚會,我給你買的新衣,被你丟在一邊,你執(zhí)意穿上那件破了洞的馬甲。我說,出門要穿得好看些。你堅持,這件就最好看!我說,好吧。
12歲的你,將小學的作文編成一本冊子,取個題目《金色童年》,我給你改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你說,不好,就叫金色童年。我說,好吧!
對你的妥協,讓我遭受爺爺奶奶和身邊朋友的非議:你會將他寵上天的!
但我仍然妥協。因為我知道,你內心一定有條路,既然是路,肯定有源頭和去向,如果我生生切斷,那會讓你無所適從。我不忍看到你茫然的眼神。
事實證明,你沒有被寵上天,你長成一個樂觀開朗、有思想、有主見、有自制力的少年!
當初,只是因為不忍割舍那地上的點點新綠,最后卻收獲了一片森林的生機。
媽媽后來才知道,那地上的點點新綠,原來蘊藏著強大的生命力,你那孩子氣的感受和想法,原來也有強大的生命力,值得媽媽和全世界尊重。
你說,媽媽,你是不是有時候也不想上班只想賴在家里?你是不是剛剛發(fā)誓要剁手很快又上網狂購?你是不是第二天要上班今天還通宵追韓???我說,是的,媽媽也會想偷懶,也會抵不住誘惑,也會打破界限!你童年的那些小伎倆,成人也經常使!這樣的感受,有多大的錯?偶爾向它妥協,又何妨?
你說,太陽照在蘋果上,蘋果就是金色的,太陽照在樹葉上,樹葉不就是金色的?你說,金色的童年,也是這個意思,太陽照著我們,我們不是很幸福嗎?我驚嘆,原來真理就在這里!你說,新買的衣服,別人也會穿,表哥給我的舊衣服,那才是獨一無二的。我感慨,原來好看可以這么定義。
那些因柔弱而生的妥協,成全了溫暖美好的親情,成全了你的尊嚴,也成全了你完整的自我認知。從媽媽溫柔的眼神中,你能感知:媽媽是在乎我的。從媽媽的躬身認同中,你會發(fā)現:原來我的感受值得尊重。從媽媽的頷首微笑中,你堅定:我可以有自己的意見,雖然我只是小孩子。
媽媽的妥協,因愛而生,因尊重而生,也滋養(yǎng)了愛,培育了尊嚴。不言之教,下自成蹊。
編輯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