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楊星 李小義 商寶娣 李正友 張效平
摘 要: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隨著化學殺蟲藥物的長時間、大規(guī)模使用,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病原的抗藥性也越來越強。中草藥提取物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特性,近年來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合理開發(fā)利用貴州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本文分析總結了目前中草藥在魚病防治方面的應用及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中草藥在貴州省水產(chǎn)方面應用的提供有用信息。
關鍵詞:中草藥;魚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9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60
中國作為一個漁業(yè)大國,水產(chǎn)品產(chǎn)量已連續(xù)十幾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養(yǎng)殖量大于捕撈量的國家。鑒于我國豐富多樣的水體條件,水產(chǎn)養(yǎng)殖種類繁多,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貝類、甲殼類等。近年來,隨著養(yǎng)殖密度的提高和養(yǎng)殖水環(huán)境的惡化,魚病已經(jīng)成為限制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病害平均年損失達百億元之巨,其中魚類和甲殼類病害損失占80%左右。在我國已經(jīng)進行規(guī)?;B(yǎng)殖的60多種水產(chǎn)品種類中幾乎所有養(yǎng)殖品種都會受到疾病威脅。
雖然魚病的防治方式很多,藥物防治仍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化學藥物仍然是使用最廣泛的藥物。在1998年農(nóng)業(yè)部編纂的《漁藥手冊》中記載[1],在中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廣泛應用的藥物主要包括食鹽、福爾馬林、硫酸銅等化學試劑;國際上常用的藥物主要包括福爾馬林、硫酸銅、高錳酸鉀、敵百蟲、二溴磷等化學物質。隨著人藥、獸藥的發(fā)展,國內外又陸續(xù)將吡喹酮、甲苯咪唑、2-甲基喹啉等藥物移植到水產(chǎn)上,用于防治魚類寄生蟲性疾病,如單殖吸蟲、絳蟲等。到2006年,我國又將甲苯咪唑、吡喹酮、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敵百蟲、辛硫磷等化學物質列入到《水產(chǎn)用獸藥地方標準升國家標準目錄》中,用于治療魚病。
雖然殺蟲藥物的種類很多,但效果好、同時又對養(yǎng)殖對象毒性小的藥物卻很少[2]。在殺滅效果上,到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一次完全殺滅病原,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將幾種藥物搭配使用,從而提高對病原的殺滅效果。另外,由于這些化學藥物長期、大規(guī)模的使用,導致魚類病原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
為了有效的防治魚病,開發(fā)新的殺蟲藥物成為了當務之急。近些年來,由于中草藥及其提取物在水產(chǎn)動物病害防治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抗性小、毒副作用小、不宜殘留、能提高魚體免疫力等諸多優(yōu)良特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3]。在中國,中草藥品種繁多,種植廣泛,具有多年的使用歷史,提取方法簡單,具有開發(fā)為植物源藥物的廣泛前景。因此,從中草藥中研制開發(fā)新型漁藥已成為未來水產(chǎn)中疾病藥物防治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和社會價值[4, 5, 6]及生態(tài)價值。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積累了大量的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貴州省是中藥資源大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中草藥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據(jù)統(tǒng)計,貴州地區(qū)中草藥種類超過4400余種,位居全國前列。因此,本文就對目前在水產(chǎn)上常用的中草藥進行介紹,以期為貴州地區(qū)中草藥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病害防控中的應用提供參考和有用信息。
1 中草藥在魚類寄生病上的應用
1.1 在魚類寄生原蟲病上的應用
魚類寄生原蟲病是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品種多,危害大,常見的對水產(chǎn)養(yǎng)殖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的原生動物有粘孢子蟲、杯體蟲、斜管蟲、車輪蟲、小瓜蟲、錐體蟲等。
早在1981年,我國水產(chǎn)科研工作者康惠首就曾利用苦楝、干辣椒和干生姜等常見中草藥控制車輪蟲和小瓜蟲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為后來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實踐基礎;在1999年柴桂珍等的報道中發(fā)現(xiàn),利用苦楝新鮮枝葉漚水還可有效預防杯體蟲病[7]。進入2000年后,有關中草藥防治魚類原蟲病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如在2003年,吳偉等報道印楝素對車輪蟲的殺滅率可達92.0%[8];2004年,趙樹波用辣椒、生姜和荊芥等中草藥合劑有效防治了大西洋鮭幼魚的多子小瓜蟲病[9];2005年,陳章群通過檳榔、苦參、苦楝3種中草藥的復配,以及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紅鰭東方魨刺激隱核蟲病的爆發(fā)[10];2010年,鉏超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檳榔和烏梅對各個階段小瓜蟲的蟲體均有良好殺滅效果,大黃和黃芩對小瓜蟲幼蟲有殺滅效果,當濃度達到1.0 g /L時能有效殺滅小瓜蟲成蟲和包囊[11]。
在國外也有很多關于天然植物提取物防治水產(chǎn)動物原蟲病的報道。如利用從金雞納樹皮中提取的生物堿鹽酸鹽來治療魚類的小瓜蟲病、口絲蟲病、車輪蟲病、斜管蟲病、指環(huán)蟲病等[12],并取得一定的療效。2004年,Agbon等人用灰毛豆屬植物提取物對池塘中的輪蟲進行了有效控制[13];同年,Ekanem等人在金魚小瓜蟲病方面也取得進展,發(fā)現(xiàn)刺毛黎豆葉甲醇提取物和番木瓜種子石油醚提取物驅蟲率高于90.0%[14]。2006年,日本學者Suzukil等在馬蘇大馬哈魚的魚波豆蟲病的防控中發(fā)現(xiàn)綠茶提取物和兒茶素的最高殺蟲率可達到90%以上,防控效果顯著。
1.2 在魚類寄生蠕蟲病上的應用
蠕蟲寄生部位多樣,包括體表、鰓部、腸道、眼球等部位均有寄生,常見種類包括單殖吸蟲(指環(huán)蟲、三代蟲等)、復殖吸蟲、絳蟲、線蟲、棘頭蟲及水蛭類等[15]。在指環(huán)蟲的防治方面,近年來王高學等人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取得豐碩成果。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銀杏外種皮、小果博落回、博落回、云南重樓、杠柳、檳榔、陳皮[4]、蛇床子、兩面針、木通、吳茱萸、牛心樸子[5]、曼陀羅[6]等多種植物對指環(huán)蟲有較好的殺滅效果,并從銀杏外種皮[4]、博落回[16]、蛇床子[17]中分別分離得到了殺滅金魚中型指環(huán)蟲的活性成分:銀杏酚酸、血根堿和蛇床子素。2004年,Ekanem等人發(fā)現(xiàn)胡椒種子提取物對金魚寄生的單殖吸蟲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并分離、提取了有效成分[14];接下來,Ekanem等[18]又研究了黃花蒿的乙醇提取物對寄生于長絲異鰓鯰上的單殖吸蟲的殺滅效果,發(fā)現(xiàn)最高殺蟲率達到85%。此外,Chansue[19]等人報道印度欖仁樹葉子提取物對金魚體上寄生的指環(huán)蟲和三代蟲最高驅蟲率達100.0%,試驗結果為新藥物的研發(fā)提供實踐基礎。Hirazawa等[20]也發(fā)現(xiàn)橙皮油、辛酸、桂皮油、薄荷油等4種物質對寄生于紅鰭東方魨體表的異溝盤蟲有很好的殺滅效果。
在腸道寄生蟲的中草藥防治方面報道較少,如葛雷等[2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用使君子、百部、貫眾、榧子等4種中草藥配成的中草藥復方可以有效的驅除黃鱔腸道內寄生蟲。
1.3 在魚類甲殼動物病上的應用
魚類甲殼動物病主要為體外寄生蟲病,常見的、危害較大的有中華鳋病、錨頭鳋病、魚虱病、人形魚虱病、鯴和魚怪等[15]。2003年,吳明傳報道棉籽、馬尾松葉、苦楝樹根、桑葉、豆餅和菖蒲的混合物可有效治療錨頭鳋病[22]。巴西學者Toro等[23]用濕地松樹脂治療鯉錨頭蚤病,獲得較好的療效。Kumar[24, 25]等人用苦楝提取物、胡椒堿治療鯽魚體上寄生的魚鯴,效果顯著。
2 中草藥在魚類病毒病上的應用
引起水產(chǎn)動物疾病的病毒種類很多,如呼腸孤病毒、皰疹病毒、彈狀病毒等,但是在病毒性疾病治療方面卻很少有有效的藥物。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草魚出血病最為常見,每年都會造成養(yǎng)殖對象的大量死亡。在以往的報道中,用于防治草魚出血病的中草藥主要有大黃、黃柏、黃芩、大青葉、馬鞭草等[26-30]。黃克安等[31]用茛菪類藥物治療草魚出血病,發(fā)現(xiàn)藥物組免疫保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鄒明泉和潘恒磯[32]通過實驗證明,大黃、海藻碘等多種中草藥對草魚出血病有較好療效。除草魚病毒性出血病外,在冷水性魚類及蝦類的病毒性疾病中草藥防治方面也有一些記載。童裳亮等[33]發(fā)現(xiàn)牛繁縷、忍冬等五種中草藥提取物對鮭鱒魚類的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毒以及對蝦造血組織壞死病毒都表現(xiàn)出抑制作用。由于病毒性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且很難治愈,目前國內外仍主要采用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策略。王雷等[34]發(fā)現(xiàn)將富含生物堿和多糖的藥餌按1%添加進餌料中,可顯著提高中國對蝦的免疫力,中國對蝦因病毒侵襲造成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顯著降低。羅慶華[35]的研究結果表明,投喂含杜仲葉粉的餌料能明顯提高鯉魚的免疫應答水平,降低魚體被病毒感染的概率。
3 中草藥在魚類細菌病上的應用
細菌性疾病是導致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巨大經(jīng)濟損失最重要的原因。致病性細菌的種類很多,常見的細菌性疾病主要是由假單胞菌、弧菌和氣單胞菌等幾大類群的細菌造成的,如隸屬于氣單胞菌的溫和氣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殺鮭氣單胞菌等[36]。目前有很多使用中草藥防治細菌病的報道。郭建坤等[37]通過飼喂虹蹲含有郁金、黃連、板藍根、連翹、甘草等中草藥的飼料,可顯著降低魚體對鏈球菌的感染。劉修英和朱崇海[38]的研究結果表明,大黃、黃柏、黃芩、地錦草、白頭翁、艾葉、連翹7種中草藥對柱狀屈撓桿菌和產(chǎn)氣單胞菌有顯著的抑菌效果。金珊等[39]報道石榴皮、大黃、連翹等15種中草藥對鱸魚體內分離得到的河弧菌、鰻弧菌、哈氏弧菌等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鐘全福等[40]也進行了幾種中草藥對5株歐曼致病菌(嗜水氣單胞菌、溫和單胞菌、非01群霍亂弧菌、遲鈍愛德華氏菌、魯氏不動桿菌)的抑菌效果研究,并獲得每種病原菌的有效中草藥。田海軍[41]通過實驗證明,黃芩和大黃提取出的總黃酮對溫和氣單胞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4 中草藥在魚類真菌病上的應用
常見的真菌病主要有水霉病、鰓霉病等。孫紅祥等[42]證實陳皮、艾葉等具有抗霉菌活性,中藥的提取成分桂皮醛、茴香醛等均有較強的抑制霉菌的作用。左文功等[43]發(fā)現(xiàn)石菖蒲、五倍子、芭蕉心、梧桐葉等中草藥對真菌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宋學宏[44]使用菖蒲與食鹽全池潑灑,宋關碧[45]使用生姜加食鹽、白酒拌餌投喂,邢華[46]使用苦楝與碳酸鈉全池潑灑以及徐斌[27]使用梧桐葉與煙莖浸出液浸洗病魚等方法均可有效防治魚類真菌病。
5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中草藥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使用,尤其是在病害防控方面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與化學藥物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xiàn)為:基礎研究薄弱,尤其是在有效成分提取、藥效、藥理和毒理研究方面還比較粗淺;大部分中草藥具有起效慢、療效不穩(wěn)定等劣勢;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沒有統(tǒng)一的中草藥使用規(guī)范。以上不足的存在,也表明中草藥很難在短時間內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化學藥物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使用。
6 展望
由于中草藥作為天然綠色藥品,具有毒副作用小、代謝快、病原體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等特性,并且在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有獨特的效果,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中草藥的研究和開發(fā)中。通過更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可以彌補目前中草藥研究中的基礎研究薄弱等環(huán)節(jié),加強中草藥提取物有效成分作用機理、藥效、毒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最終研發(fā)出綠色、安全、環(huán)保、有效的水產(chǎn)新型藥物。
參考文獻
[1]農(nóng)業(yè)部.漁藥手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齊紅莉,張樹林,戴偉.農(nóng)藥對水產(chǎn)動物毒理的研究現(xiàn)狀[J].水利漁業(yè),2005,25(l):73-75.
[3]劉艷華,楊勁松.中草藥防治魚病研究進展[J].中國獸藥雜志,1998,32(1):25-54.
[4]王高學,徐鈺,王建華,申燁華.29種天然植物提取物對指環(huán)蟲殺滅作用的研究[J].淡水漁業(yè),2006,36(3):3-8.
[5]王高學,趙云奎,姚嘉赟,等.銀杏酚酸殺滅魚類病原菌和指環(huán)蟲的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2006,34(10):11-15.
[6]王高學,馬秋麗,程超,等.8種植物殺滅魚類指環(huán)蟲的活性部位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3):64-69.
[7]柴桂珍,劉冠章,趙晶晶,吉雙姓.中藥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應用前景[J].中國獸藥雜志,1999(3):52-54.
[8]吳偉,朱小惠.印糠素對魚的毒性及在魚類寄生蟲病防治上的應用[J].農(nóng)藥學學報,2003,(2):85-89.
[9]趙樹波,廖文燕.中草藥合劑治療大西洋鮭多子小瓜蟲病[J].黑龍江水產(chǎn),2004,3:31-33.
[10]陳章群.中草藥防治紅鰭東方純刺激隱核蟲病[J].水產(chǎn)養(yǎng)殖,2005(4):1.
[11]鉏超,張其中,羅芬.20種中草藥殺滅離體小瓜蟲的藥效研究[J].淡水漁業(yè),2010(1):55-60.
[12]姜禮蟠.魚蝦病防治使用新技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3] Agbon A,Ofojekwu C,Ezenwaka I.Acute toxicity of water extract of Tephrosia vogelii Hook to species relevant in aquaculture ponds:rotifers,cyclops,mosquito larvae and fish[J].Joum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2004,20(6):521-524.
[14] Ekanem AP,Wang M,Simon JE,Obiekezie1 AI,Morah F.In vivo and in vitro activities of the seed extract of Piper guineense Schum.and Thonn.against skin and gill monogenean parasites of goldfish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J].Phytotherapy Research,2004(18):793–797.
[15]戰(zhàn)文斌.水產(chǎn)動物病害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4:204.
[16]王高學,王建福,原居林,申燁華,鄭偉,李麗.博落回殺滅魚類指環(huán)蟲和病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7,27(8):1650-1655.
[17] Wang GX,Zhou Z,Cheng C,Yao JY,Yang ZW.Osthol and isopimpinellin from Fructus cnidii for the control of Dactylogyrus intermedius in Carassius auratus [J].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08(158):144-151.
[18] Ekanem AP,Brisibe EA.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 of Artemisia annua L.against monogenean parasites of Heterobranchus longifilis [J].Parasitology Research,2010(106):1135–1139.
[19] Chansue N.Effects of dried India almond leaf (Terminalia catappa L.) extract on monogenean parasites in goldfish (Carassius auratus) [J].Wiener Tierarztliche Monatsschrift,2007,94(11-12):269-273.
[20] Hirazawa N,Ohtaka T,Hata K.Challenge trials on the anthelmintic effect of drugs and natural agents against the monogenean Heterobothrium okamotoi in the tiger puffer Takifugu rubripes [J].Aquaculture,2000(188):1–13.
[21]葛雷,裴家田,黃畛,等.漁用中藥藥劑防治黃鱔寄生蟲病的研究[J].淡水漁業(yè),2005,25(l):68-70.
[22]吳明傳.非化學藥物治療錨頭鰻病的有效方法[J].中國水產(chǎn),2003:50-51.
[23] Toro RM,Gessner A,F(xiàn)urtado N,etal.Activity of the Pinus elliottii resin compounds against Lernaea cyprinacea in vitro [J].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03,118(l-2):143-149.
[24] Kumar A,Raman RP,Kumar K,Pandey PK,Kumar V,Mohanty S,Kumar S.Antiparasitic efficacy of piperine against Argulus spp.on Carassius auratus (Linn.1758):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J].Parasitology Research,2012(111):2071–2076.
[25] Kumar S,Raman RP,Kumar K,Pandey PK,Kumar N,Mohanty S,Kumar A.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parasitic activity of Azadirachtin against Argulus spp.in Carassius auratus (Linn.1758) [J].Parasitology research,2012,110(5):1795-1800.
[26]黃琪琰.水產(chǎn)動物疾病學[M].上海:上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50-78.
[27]徐斌.中草藥在真菌性,病毒性及魚類寄生蟲病中的應用[J].科學養(yǎng)魚,1998(8):26-27.
[28]楊學軍.中草藥在水產(chǎn)病害防治中的應用[J].北京水產(chǎn),2000(6):28-29.
[29]趙建民.試論水產(chǎn)防病藥物使用和發(fā)展前景[J].北京水產(chǎn),1997(Z-1):22-24.
[30]張國紅.中草藥在魚病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水產(chǎn),1998(11):27-22.
[31]黃克安,朱木洛,吳杏清.茛菪類藥物防治草魚出血病試驗[J].魚病簡訊,1985(1):20-23.
[32]鄒明泉,潘恒磯.中草藥防治魚病的理論與實踐[J].魚類病害研究,1992,14(3):5-13.
[33]童裳亮,Hetriick M,Robeson BS.五種植物提取液的抗魚病菌和抗魚病毒效應[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0(4):53-60.
[34]王雷,李光友,毛興元.口服免疫性藥物對中國對蝦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J].海洋與湖沼,1994(25):481-119.
[35]羅慶華 .杜仲葉粉對鯉魚面貌屹立的影響[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8(1):51-53.
[36]曹紅鋒,黃文芳,宋靖芳.中草藥防治魚病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2006,30(4):83-87.
[37]郭建坤,楊雪珍,景建江,等.中藥治療虹蹲魚鏈球菌病報告[J].淡水漁業(yè),1999,29(12):27.
[38]劉修英,朱崇海.七種中草藥對柱狀屈撓桿菌利腸型點狀產(chǎn)氣單胞菌的體外抑菌試驗[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1,6(5):4-5.
[39]金珊,蔡完其,王國良.養(yǎng)殖大黃魚細菌性疾病的病原研究[J].浙江海洋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1(3):225-230.
[40]鐘全福,樊海平.中草藥對歐洲鰻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水利漁業(yè),2002,22(4):44-46.
[41]田海軍.防治魚類敗血病的中藥復方總黃酮的提取[J].水利漁業(yè),2005,25(4):98-113.
[42]孫紅祥,杜海燕.中藥及其揮發(fā)性成分抗霉菌活性研究[J].飼料研究,1999(9):1-4.
[43]左文功,陳錦富.常見魚病防治手冊[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5:145-146.
[44]宋學宏.常見水產(chǎn)動物疾病的中草藥防治方法介紹[J].科學養(yǎng)魚,1999(12):28-29.
[45]宋關碧.魚病防治實用技術[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33-77.
[46]邢華.歐洲鰻病害防治[J].中國水產(chǎn),1996(1):24-25.
作者簡介:張亮(1981-),男,獸醫(yī)師,研究方向:畜牧水產(chǎn)應用技術推廣;張效平(1987-),男,副研究員,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魚病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