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春
(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81)
多媒體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對數據、文字、聲音、音樂、圖形、圖像、視頻、動畫等媒體信息進行整合處理的一種技術。由于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強大的交互性、呈現(xiàn)內容的多樣性、非線性鏈接等特點是傳統(tǒng)教學媒體所不能比擬的。兒童福利機構主要是為被遺棄的兒童提供服務的場所,這里的大多數孤殘兒童身體上具有病因復雜的疾病(殘疾),雖部分兒童經過救治可以進入社會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大多數兒童由于身體、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難以走出福利院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因此,福利機構內特設立了特教科,以滿足他們受教育的需求,但是,這些兒童群體的復雜性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難以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蘊含著的巨大的教學潛能,若能恰當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福利機構孤殘兒童的特殊教育中,必能使這些孤殘兒童受益頗深。
圖形、圖像視頻處理技術、聲音(視頻)處理技術、數據壓縮與解壓縮技術、觸摸屏技術、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已成為多媒體技術的主要技術特征。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包含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形式在內的教學信息,給學生多感官刺激。福利機構內的孤殘兒童日常主要生活在機構內,并且有的兒童由于患有先天性疾病(軟骨、脊柱裂)的緣故,整天只能依靠輪椅生活,更有患病嚴重的兒童整日躺在床上,接觸外面社會、自然的機會少之甚少,紙質的圖片可以使他們看一看如動物、植物等的外形,而依靠多媒體技術可以為他們播放視頻動畫,從物體的外形、聲音、習性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去傳播信息,讓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全面。多樣的教學形式也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記憶更加深刻,了解地更加全面。
電視、廣播雖然能夠傳輸圖形、視頻、音頻等信號,但是卻缺乏交互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制作成具有強大交互作用的教學軟件或網絡課程,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而且還可以使學生能夠按自己的知識基礎和習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福利機構特教班所接收的學生不僅身體條件大不相同,而且在認知能力、智商水平上也存在諸多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必然要求教師為他們提供個別化的教學服務。利用多媒體技術強大的交互作用,可以為實現(xiàn)個別化教學提供支持。比如,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fā)出的語言訓練系統(tǒng),針對不同認知能力和語言理解水平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形式,為進行有差異性的教學提供便利條件,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強大交互性、情境性和體驗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場景之中,尤其是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具有真實世界各種特性、功能和效果的虛擬世界。學生可以借助虛擬世界中的特殊輸入/輸出設備,與虛擬世界進行自然的交互,進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彌補學生身體上的缺陷,比如肢體殘疾的學生在虛擬世界中可以體驗奔跑的快樂;肌無力的學生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擬環(huán)境中虛擬的物體(杠鈴),感知重力;自閉癥兒童在特定開發(fā)的虛擬現(xiàn)實系統(tǒng)中,可以在結構化社交場所進行社交練習。受虛擬現(xiàn)實的技術難度和設備資金的限制,目前在應用上還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隨著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發(fā)展,虛擬現(xiàn)實技術所蘊含的特殊教育潛力終究會充分得到發(fā)掘。
[1]尹俊華,莊榕霞,戴正楠,等.教育技術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等.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劉德建,劉曉琳,張琰陸,等.虛擬現(xiàn)實技術教育應用的潛力、進展與挑戰(zhàn) [J].2016(8):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