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其身心特征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有不同的態(tài)度,而且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也是不可以被忽視的,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一直堅持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那么不僅無法滿足當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失去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因而影響整體教學水平。因此在新課標環(huán)境下,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并將“分層次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其能夠全面有效地以全體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初中生的差異性來設計教學活動,真正以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水平為基礎,更好地推動初中生未來穩(wěn)定健康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新課標;語文;分層次教學
一、 引言
對于分層次教學模式來說,其是新課標環(huán)境下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其主要以整體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性來設計教學活動,進而為每位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進而真正有效地提升整體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能夠整體有效地提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學習水平。
二、 分層次教學方法的理論分析以及實踐探究
分層次教學法屬于新課程標準下的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其為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其對提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有著極大的幫助,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主要就是要求教師的“教”要符合學生的“學”,由于初中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實際教學當中也要設計具有差異性的教學活動,要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真正為初中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更好地提升整體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讓整體學生都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語文知識,進而更好地推動全體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和成長。
對于分層次教學模式與快慢班的教學形式,從其本質(zhì)上分析兩者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對于以往的“快慢班”教學形式開展,主要以初中生學習成績來對學生進行劃分,在一般情況下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單純地以學生成績?yōu)閯澐只A,這樣的形式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并不公平。而對于分層次教學方法來說,其主要以初中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對學生語文原有知識掌握程度、接受能力以及綜合情況進行分析,主要以提高學生學習實效性為基礎,并結(jié)合教科書以及初中生學習的可能性,以新課程標準為要求,對初中生分為不同層次,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實效,真正實現(xiàn)整體學生共同發(fā)展目標。
三、 新課標下開展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結(jié)合初中生的整體水平來進行分組。在開展語文分層次教學活動前,教師要對整體學生進行全面地分析,明確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整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等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后期分層次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將教學內(nèi)容設置出A、B、C三層目標,并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要100%地完成A層目標,要80%完成B層目標,并通過教師的良好鼓勵,讓學生向更高層的目標發(fā)展,保障有70%-75%的幾率完成C層目標。而且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同時,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促進整體初中生更好發(fā)展。
其次,更好地把握層次,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對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以教和學雙向活動為主,教師應具有積極的態(tài)度來開展分層次教學活動,教師要對語文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整體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并將學生進行分層,將學生能力較差的、基礎水平偏低的學生分為一層,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讓這一層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基礎性的語文知識;將語文基礎能力較強,卻欠缺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學生分為二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讓這一層的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增強自身學習能力。而對于那些成績一直處在前列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在三層,對于這一層的學生,要將一些具有難度的知識逐漸地滲透到教學當中,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學習能力為基礎,更好地推動整體初中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保證所有層面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在語文教學中,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通過階梯式的規(guī)律來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真正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水平,推動初中生更好發(fā)展。
最后,針對不同分層開展評價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分層評價是隨時都可以開展的,無論是在教學后、練習后還是在完成作業(yè)后都要進行評價,以此來達到本層教學目標。在運用分層次教學方法開展語文教學后,教師也要注重分層評價活動的開展,從而更好地推動初中生全面有效地發(fā)展。
四、 分層次教學活動后的成效
對于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次教學活動來說,能夠充分尊重初中生身心特點,并能夠更好地減輕初中生心理負擔,更好地維護學生自尊心以及自信心,真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而且分層次教學形式能夠保證面向全體初中生,能夠為那些學困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方法,真正有效地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且分層次教學模式是以初中生為主體地位,能夠更好地提升不同層次的初中生的認知、智力等能力,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更好地提升整體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
五、 結(jié)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是過去新課標后新的教學模式,該教學形式充分地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并對語文學習能力和要求進行明確,從而借助分層次的教學模式來推動初中生個性化發(fā)展,真正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專長,進而更好地推動初中生未來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仲保.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3,(12):184.
[2]王興貴.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的有效實施和探討[J].散文百家(下),2017,(1):44-45.
作者簡介:
彭京,湖南省衡陽市,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譚子山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