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帶領的團隊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發(fā)表。
C-C偶聯的精準調控一直是C1化學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是煤和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關鍵。該團隊近年來通過部分還原的金屬氧化物和分子篩耦合的納米復合催化劑,使合成氣化學中CO活化與C-C偶聯這兩個關鍵步驟有效分離,已經實現了高選擇性地合成C2-C4混合低碳烯烴和芳烴。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絲光分子篩限域孔道活性位的擇型作用,調變了反應路徑,使反應沿乙烯酮為中間體的路徑高選擇性地轉化成乙烯。當CO轉化率為26%時,單一組分乙烯在碳氫化合物中的選擇性高達73%。
該研究成果為合成氣直接制乙烯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也再次驗證了OX-ZEO催化劑設計概念具有一定普適性,開拓了煤經合成氣轉化制化學品的新戰(zhàn)略、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