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煥
埃及商人阿里在美索不達米亞與同伴失散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區(qū),是人類早期文明發(fā)祥地之一,巴比倫古國就在這里。
天漸漸晚了,失散的同伴今天肯定是甭想找到了,奔波了一天的阿里已經(jīng)腹中饑渴,疲憊不堪了。對他來說,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吃上一頓晚餐,再睡上一覺,明天好繼續(xù)尋找同伴。
阿里來到一家客棧。客棧掌柜依罕熱情地把阿里迎到客棧中,盛情地款待了他,并讓他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阿里要上路了,他讓依罕把飯錢和住宿費算一算。依罕指著刻在泥墻上的價目單,對阿里說:“晚餐和早餐125舍客勒,住宿費56舍客勒,我來算一算,看一共多少錢?!眱r目單上都是楔形文字,阿里根本看不懂。主人拿出有三個小槽的泥板,在小槽里分別放了1個、2個、5個金屬球,表示125,又在中間小槽里添了5個金屬球,在最后的小槽里添上6個金屬球。現(xiàn)在最后的小槽里就有11個金屬球了,于是他拿去其中的10個金屬球,在中間添上1個,“逢十進一”,結(jié)果一共是181舍客勒。“這泥板上的每個槽里有多少個金屬球,你總看得懂吧?”阿里點點頭,照賬付了錢就走了。
阿里騎著駱駝茫無邊際地走著,一面東張西望,尋找同伴,一面在心里琢磨依罕家價目單上的數(shù)字。這時迎面走來一個老人,他看到阿里的樣子,就說:“你是在找你的同伴吧?他騎的駱駝只有一只眼,左腳還有點兒跛,是不是?”阿里一聽,感到欣喜萬分,連忙說:“對對對,你看見他了?”老人回答說:“不,我沒看到?!薄澳悄阍趺粗赖眠@么清楚呢?”“你看,這路邊的草,左邊被啃過了,而右邊卻一點兒沒動,說明駱駝的右眼是瞎的。而且泥地上的駱駝左腳的腳印淺,右腳的腳印深,說明它左腳有毛病。你順著左邊草啃過了的痕跡,并循著有深淺不一腳印的路往前找吧,一定能找到他?!卑⒗镎f:“老人家,你能幫我一起找嗎?我還有事請教你呢?”老人想了想說:“那好,我們一起走吧!”
路上,老人笑著說:“你說有事要請教我,什么事呀?說來聽聽。”
阿里說:“我是埃及人,不認識巴比倫的數(shù)字,你能教我嗎?”
“噢,是這個呀,簡單!我們巴比倫人用的都是楔形數(shù)字,也就是數(shù)字的形狀像楔子。現(xiàn)在我可以寫一些給你看看?!?/p>
阿里看了這些數(shù)字感到十分新鮮,看著看著,他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問:“咦,怎么表示60的數(shù)字是一個單獨的■,和前面的數(shù)字格式不太一樣呢?”
“哦!我向你說明一下,巴比倫數(shù)字用兩種進位法:一種是十進制,一種是六十進制,計數(shù)系統(tǒng)就需要六十進制。所以就出現(xiàn)了你說的這種情況?!?/p>
阿里皺了皺眉,說:“反正這種數(shù)字不怎么好看?!?/p>
“這個問題我們祖先也想到了,后來對數(shù)字進行了改造,于是出現(xiàn)了新的數(shù)字,請看?!崩先税褦?shù)字寫給阿里看。
“確實不一樣了,而且還多了個‘0,不過就是一個黑點點?!卑⒗镄α?,老人也笑了。
阿里是個好學(xué)的青年,剛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道:“老人家,你們巴比倫怎么想出用六十進制呢?”
“哦,六十進制是以60為基數(shù)的進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紀的古閃族,后傳至巴比倫。古巴比倫時代已有良好的農(nóng)業(yè)及繁榮的商業(yè),再加上成熟的天象觀察,使得記載龐大數(shù)字并長久保存很有必要。人們捏制了一些泥板,把文字與數(shù)字小心地用尖尖的棍子刻上去,再將其烘焙定型后保存起來。這是一項十分費時費力的工作,因此用來記錄文字的泥板是很昂貴的。古人定角度為60進制的原因很樸素,就是為了測量和作圖方便。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人們經(jīng)常需要等分角,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所以人們要先解決等分的問題。如果采用60進制,由于60是2、3、4、5、6的公倍數(shù),就可以根據(jù)需要方便地等分這些角?!?/p>
“難道采用其他進制如100進制就不行了嗎?”阿里反問道。
“當(dāng)然不行呀,要是那樣,均分成三等分或六等分就很難準(zhǔn)確做到了。”
阿里想了想說:“你說得對,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