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釗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但發(fā)展,對于大型建筑的需求逐漸增加,大型建筑的施工技術要遠遠復雜與小型的建筑。為保障代行建筑的質量,提升大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對產生大體積建筑混凝土裂縫的原因進行論述,并為控制大型建筑混凝土的質量措施提出幾點建議,旨在提升大型建筑混凝土的設計技術水平。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
大型建筑就像一座座連綿起伏的挺拔峻峰,它的雄偉和氣魄都是值得我們所向往和追求的,不管是我們的生活還是我們的工作都想要在這樣一個雄偉的建筑物里。但是由于這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物比起一般的建筑物來說,結構更為復雜,施工技術難度更高,給世人帶來了不少麻煩,比如施工裂縫、受力變形等都是影響使用安全的質量隱患,為了減少甚至杜絕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要提高建筑師對大型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知。
一、產生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原因
(一)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因
設計中水泥等級或品種選用不當;單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多,表現(xiàn)為坍落度越大,收縮就越大;配合比設計中砂率、水灰比選擇不當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導致混凝土離析、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縮值;配合比設計中混凝土膨脹劑摻量選擇不當。
(二)材料原因
粗細集料含泥量過大,造成混凝土收縮增大;骨料粒徑越細、針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單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縮量增大;混凝土外加劑、摻和料選擇不當或摻量不當;水泥品種原因;水泥等級及混凝土強度等級原因。
(三)溫度裂縫
水泥水化熱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截面較厚,表面系數較小,因此水泥在結構體內堆積產生的熱量不易損失。使混凝土的內部熱量不能及時分布,使積聚的高度越來越高,使內外溫差加大;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階段,其澆筑溫度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溫度驟降時,混凝土內外層之間的溫差會大大增加,對大體積混凝土極為不利;混凝土收縮的影響?;炷林屑s20%的水是硬化水泥所需的,約80%的水被蒸發(fā)。過量的水分蒸發(fā)會造成混凝土體積收縮,容易產生裂縫。
(四)施工現(xiàn)場操作原因
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時,振動或插入不當、錯過振動、過度振動或振動棒抽泵速度過快,都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度和均勻性,引發(fā)裂縫;缺少兩次抹面,容易產生收縮裂縫;水化熱計算不準確、現(xiàn)場混凝土冷卻、保溫工作不到位;現(xiàn)場養(yǎng)護措施不到位。
(五)收縮引起裂縫
收縮有很多種,包括干燥收縮、塑性收縮、自身收縮、碳化收縮等等。這里主要介紹干燥收縮和塑性收縮。
干燥收縮,就是混凝土在干燥環(huán)境下硬化,混凝土內部水分不斷向外,造成混凝土由外向內收縮變形產生裂縫;塑性收縮:節(jié)約水泥活性,混凝土溫度高,或在水灰中在較低的條件下會加劇開裂。由于這時混凝土的滲出明顯減少,水分蒸發(fā)的表面不能及時補充,當混凝土仍處于塑性狀態(tài)時,有一點點的張力,混凝土表面就會出現(xiàn)不均勻分布的裂縫,裂縫的出現(xiàn),混凝土體的水分蒸發(fā)進一步增加,裂縫進一步擴大。
二、保證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的措施
(一)要摻外加劑,控制水灰比
根據建筑設計要求,混凝土可以混合4%的混合液體量,其中有超塑化劑、膨脹劑、防水劑、緩凝劑等四大外加劑的功能。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可以延長到5h左右,鈣的溶液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減少20%左右。
(二)優(yōu)選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根據建筑設計的強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經過試配進行優(yōu)選,以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結果如下顯示:采用425r水泥時為水:水泥∶砂∶碎石∶復合液=0.25∶1∶1.82∶2.51∶0.04,而采用525r水泥時比例則為0.50∶1∶2∶2.77∶0.04。
(三)要嚴格控制骨料級配及合泥量
選用10.04mm連續(xù)級配碎石,細度模數2.80-3.00的中砂。石、砂的含泥量要控制在1%以內,而且不能摻雜得有有機質等雜物,謝絕使用海砂。
(四)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在施工過程中,應將沙礫灑落冷卻,為保證水泥儲存通風良好,應將自來水預先放置在80m3的地下水庫進行冷卻。澆筑主體建筑蓋時,應將商業(yè)用水和住宅樓的地下二層水箱冷卻,模具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下。
(五)要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及測溫的工作
節(jié)約用水可以保持絕緣,水深19厘米以上。商業(yè)和住宅建筑的基臺在混凝土施工期間進入冷卻水循環(huán),加快熱量分布內蓋的加熱。為保證冷卻水溫度的可靠控制,流量調節(jié)方便,節(jié)約用水量,將循環(huán)水管的一端放入Φ150的排水總排水管進行排水,另一端接受承壓平臺,使得冷卻水和養(yǎng)護周期往復,有效控制內外溫差。
(六)合理組織勞動力以及機械設備
建筑工人可以分為兩大班四六制班進行工作,每班班輪班工作要提前半小時完成,人員尚未上班不準換班,要清理繼承筆記,盡量避免過渡過程質量帶來隱患和安全隱患??梢杂贸信_澆注泵,同時可用塔式起重機搭配,以免連接,取出泵管或混凝土堵塞時出現(xiàn)冷接縫現(xiàn)象。砂、石料采用全自動配料機配料,每臺泵用裝載機輸出約22m3/h的混凝土,塔式起重機起重混凝土4.5m3/h左右。
三、砼的澆筑與溫度監(jiān)控
(一)砼的澆筑
混凝土泵的管道上覆蓋著稻草袋,經常保持水分潮濕,減少混凝土拌合物因溫度升高而引起的運輸;采用“分場定點下料,一梯度,薄層澆注,循環(huán)往復,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案,振動排列三根振動棒。第一個到混凝土坡頂,第二個在混凝土坡中間,第三個腳在混凝土坡腳。統(tǒng)籌確保覆蓋全坡,確保無滲漏,隨著混凝土澆筑工作向前推進,震動桿也相繼跟上,保證混凝土整體高度的質量。
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實和均勻性。
當新澆注的混凝土大坡面靠近側模時,混凝土的澆筑方向改變,從側模板倒回,與原坡相交形成集水坑。
(二)大體積砼溫度監(jiān)控
溫度測量點布局。垂直方向:距混凝土表面10cm處,混凝土要求現(xiàn)場安排三個測溫點。水平方向:分別從lm的邊緣和布局的中間部分;溫度工具選擇:JDC-2便攜式建筑電子溫度計;溫度線布置:溫度測量線用鋼板固定,傳感器距鋼端10cm,不得與鋼板接觸,鋼筋的另一邊與上部鋼筋固定后,引線收割成一束,通過固定在橫桿下方,避免澆注損壞;溫度測量系統(tǒng):在混凝土加溫階段,溫度2~3h次。在溫度下降階段,4~8小時為一次測溫時間。
太體積砼溫度控制參數:a砼的澆筑溫度不得超過船28℃。b砼內部與表面的溫度之差不得超過25℃。砼的溫度驟降不得超過10℃。
四、結語
對于大型建筑來說,由于大型建筑的結構較小型結構來說更為復雜,因此,對于大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而言,更是需要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通過對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對混凝土進行質量控制管理,進而促進大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管理,提升大型建筑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愛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的運用[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7(08):107.
[2]劉嘉茵,虞海菊,黃立沙,陳鳳蘭,張春燕.義務世貿中心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技術[J].施工技術,2014,43(09):16-18+22.
[3]蔣可瓊.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裂縫原因及修補方法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4):111.
[4]趙洪.對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探討[J].硅谷,2009(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