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面
摘要:小學語文句型轉換要求學生掌握的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轉換成“把”、“被”字句;二是陳述句與反問句的互換;三是直接引語轉換成間接引語,在小學階段通常叫做“換成轉述句”。筆者過去在這方面的教學欠重視,結果是上層學生掌握了,中層學生一知半解,下層學生如墜云海。
關鍵詞:小學語文;句型轉換有效性教學
句式轉換是小學階段一個重要的考點,無論是階段性考試還是升學考試都是必考內(nèi)容,所以對小學階段常見句式轉換進行系統(tǒng)地講解,使學生了解幾種句子變幻的特點,并能熟練掌握句式轉換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以下總結。
一、以指導合作探究方法為主。
句型轉換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筆者通過歸納,把這些方法編成一些易誦易記的順口溜。如“陳述句換成反問句”的順口溜是:怎么會(能)呢?難道嗎?有“不”去一“不”,無“不”加“不”,問號別忘末尾處。那是不是在課堂上要學生把這些順口溜背下來就行了呢?不是。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睋?jù)此,筆者和學生一起參加探究和歸納句型轉換的方法。首先,筆者將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發(fā)給每個學習小組,要求各小組找出句型轉換的方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筆者進行巡視指導和點撥,還參加了兩個小組的討論,和他們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組派代表來匯報結果,接著集思廣益,一起歸納。最后,引導學生一起把歸納出來的方法編成順口溜。
二、以培養(yǎng)語言感悟能力為主。
要求學生掌握句型轉換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理解句子表達的意思,最后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當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達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轉換也就不再是一道難逾越的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還是訓練,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反復朗讀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組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說一說,如練說“陳述句換成反問句”,可以兩人進行,也可以用“開火車”的方式來進行。第三步是做練習題。先由教師出幾道題,學生完成后進行檢查(可自查、互查、抽查、匯報結合),必須對一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評講。第四步是搞個“句型轉換擂臺賽”,學生互相出題和答題,輪流攻擂。通過以上鞏固和運用為目的的訓練活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了方法,也達到了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目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沉淀時間和過程?!皳Q成轉述句”一個課時等等。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吸收”,這些課時安排要間隔開來,不要連續(xù)進行為宜。另外,在期末復習時也要安排一個課時進行綜合訓練和檢查。既然是訓練,訓練的內(nèi)容也至關重要,內(nèi)容須求典型,不能偏、繁、難,比如“陳述句換成反問句”中的陳述句主要有三種情形:1、肯定陳述句。2、否定陳述句。3、雙重否定陳述句。出示的內(nèi)容就要以這三種形式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較復雜的句式,如帶直接引語或復句之類的。句子表達的意思也要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義。
三、擴句和縮句我們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
擴句就是通過添加詞語,把簡單的句子擴充為具體、形象生動的句子??s句就是把復雜的長句子縮減,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哪個小組想先說一下呢?
擴句對大家來說是難點,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縮句。出示:縮句可按三步進行:1、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兩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3、最后去掉修飾、限制詞語,把主干詞語連接成完整的句子。注意:有些句子中的規(guī)定的詞組不可以分開。練習:八秒定勝負1、我時常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著我的啟蒙老師們。2、肖邦鄭重地從老師手里接過盛滿泥土的銀杯。
四、縮句
1、要知道寫的是什么。
2、表示時間、地點、數(shù)量、方向、環(huán)境、修飾詞語(的、地、得前面的詞語)都可以縮去。3、縮句后變成:“名詞+動詞+名詞”或“名詞+動詞”。
練習:
1、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
2、紅四團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________________
3、汽輪發(fā)電機廠的工人師傅把一臺臺進口鉆機熟練地安裝好了。______________
4、語文老師給大家講了一個關于小紅帽打敗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
五、反問句與陳述句相互變換
1、我們怎能忘記老師的淳淳教導?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歡樂的歌嗎?
3、這里的景色這么美,怎能不使我們流連往返呢?
4、這點小事,難道還要媽媽擔心嗎?
5、大千世界,哪里沒有野花的倩影呢?
陳述句變反問句
第一步與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樣。
1、先刪去反問詞(怎能、怎么、難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適當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準確。2、看句子里的有沒有否定詞“不”,有的給刪去,沒有的給加上。3、反問語氣詞刪去“?!弊儭??”。
練習:
1、我們不能因為學習任務重而不參加體育活動。
2、這幅畫是我們班彩穎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不應該傷他們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少數(shù)同學不守紀律的現(xiàn)象,我們不能不聞不問。______________
對話與轉述的互換
練習:
1、外公對小英說:“我告訴你,這是中國最有名的花?!盻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強笑著對媽媽說:“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幫他輔導功課?!盻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