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顏延之詩文十篇系年考

      2018-03-28 13:04:39王學(xué)軍
      關(guān)鍵詞:連珠宋書蜀葵

      王學(xué)軍

      ?

      顏延之詩文十篇系年考

      王學(xué)軍

      (南陽師范學(xué)院文史學(xué)院,河南南陽 473061)

      顏延之為元嘉三大家之一,當(dāng)時與謝靈運(yùn)并稱“顏謝”。由于年代久遠(yuǎn),作品多散佚,系年也不齊備。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挖掘作品內(nèi)外信息,本文對顏延之《白鸚鵡賦》等十篇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進(jìn)行了考證,試為顏延之作品系年及年譜編撰工作提供參考。

      顏延之;詩文;十篇;系年

      顏延之為元嘉三大家之一,當(dāng)時與謝靈運(yùn)齊名,《宋書·顏延之傳》稱其“文章之美,冠絕當(dāng)時……延之與陳郡謝靈運(yùn)俱以詞彩齊名,自潘岳、陸機(jī)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稱顏謝焉”[1]卷七十三。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本文考證了顏延之《白鸚鵡賦》《策秀才文》《甥姪名不可施伯叔從母議》《新渝侯茅齋贊》《范連珠》《宋南郊雅樂登歌》《請立渾天儀表》《祖祭弟文》《除弟服》《蜀葵贊》等十篇詩文的創(chuàng)作時間。

      一、《白鸚鵡賦》系年

      顏延之《白鸚鵡賦》載《初學(xué)記》(自“余具職崇賢”至“性既春而亦溫”)、《藝文類聚》(自“雖言禽之末品”至“漏微翰于山阿”),現(xiàn)存文字分別如下:

      余具職崇賢,預(yù)觀神秘。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溫言達(dá)。九譯絕區(qū),作玩天府。同事多士,賢奇思賦,其辭曰:稟儀素域,繼體寒門。貌履玄而被潔,性既養(yǎng)而亦溫。[2]卷三十

      雖言禽之末品,妙六氣而克生。往秘奇于鬼服,來充美于華京。恨儀鳳之無辨,惜晨鹥之徒暄。思受命于黃發(fā),獨(dú)含辭而采言。起交河之榮薄,出天山之無垠。既達(dá)美于天居,亦儷景于云阿。漸惠和之方渥,綴風(fēng)土而未訛。服瑣翮于短衿,仰梢云之曾柯。覬天網(wǎng)之一布,漏微翰于山阿。[3]卷九十一

      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白鸚鵡賦》作于元嘉五年(428),對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察。

      第一,《白鸚鵡賦》序言首句云:“余具職崇賢,預(yù)觀神秘?!边@里的“具職崇賢”指顏延之任太子屬官。崇賢,本為東漢洛陽東門之名,太子居?xùn)|宮,鄰近此門,后常用崇賢代指在東宮任職。例如,陸機(jī)《祖道畢雍孫劉邊仲潘正叔》云:“皇儲延髦俊,多士出幽遐。適遂時來運(yùn),與子游承華。執(zhí)笏崇賢內(nèi),振纓層城阿。畢劉贊文武,潘生蒞邦家。感別懷遠(yuǎn)人,愿言嘆以嗟?!标憴C(jī)《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云:“在昔蒙嘉運(yùn)。矯跡入崇賢。”《文選》張銑亦注云:“崇賢,太子門名。言己昔蒙嘉善之運(yùn),得舉跡入此門,為太子洗馬?!盵4]卷二十六

      《宋書·顏延之傳》載:“高祖受命,補(bǔ)太子舍人。……永初中……徙尚書儀曹郎,太子中舍人?!稳辏w之等誅,征為中書侍郎,尋轉(zhuǎn)太子中庶子?!可詈扪桑杂谂沓峭趿x康,出為永嘉太守。”[1]卷七十三由此可知,顏延之曾先后三次任太子屬官。一是永初元年(420)至永初三年(422),顏延之先后任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之職。二是元嘉三年(426)至元嘉十一年(434),顏延之任太子中庶子。顏延之《應(yīng)詔宴曲水作詩》云:“三妨儲隸,五塵朝黻?!贝嗽娮饔谠问荒辏?34)三月初三,《文選》李周翰注云:“三妨儲隸,謂三任東宮官;五塵朝黻,謂五任朝官也?!盵4]卷二十顏延之《白鸚鵡賦》作于任太子屬官時期,即作于永初元年(420)至三年(422)或元嘉三年(426)至十一年(434)之間。

      第二,《白鸚鵡賦》以白鸚鵡為描寫對象,賦中“九譯絕區(qū),作玩天府”“稟儀素域,繼體寒門”“往秘奇于鬼服,來充美于華京”“起交河之榮薄,出天山之無垠”“漸惠和之方渥,綴風(fēng)土而未訛”等詞句都暗示白鸚鵡并非產(chǎn)于中土,而是異域或邊遠(yuǎn)地區(qū)進(jìn)貢之物。東晉、劉宋時期,史籍中時有進(jìn)貢白鸚鵡的記載。例如,《晉書·安帝紀(jì)》載:“(義熙十三年)六月癸亥,林邑獻(xiàn)馴象、白鸚鵡?!盵5]卷十又如,《宋書·符瑞志》載:“孝武帝大明三年正月丙申,媻皇國獻(xiàn)赤白鸚鵡各一?!盵1]卷二十九目前史籍中關(guān)于顏延之任太子屬官時期(420—422年或426—434年)進(jìn)貢白鸚鵡的記錄只有一條,即元嘉五年(428)天竺迦毗黎國進(jìn)貢白鸚鵡。《宋書·夷蠻傳》載:“天竺迦毗黎國,元嘉五年……奉獻(xiàn)金剛指環(huán)、摩勒金環(huán)諸寶物、赤白鸚鵡各一頭?!盵1]卷九十七《南史·夷貊傳》亦載:“天竺迦毗黎國,元嘉五年,國王月愛遣使奉表,獻(xiàn)金剛指環(huán)、摩勒金環(huán)諸寶物,赤白鸚鵡各一頭?!盵6]卷七十九從白鸚鵡進(jìn)貢時間來看,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白鸚鵡賦》當(dāng)作于元嘉五年(428)。

      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白鸚鵡賦》作于元嘉五年(428)。這一年,顏延之任太子中庶子一職,且有天竺迦毗黎國進(jìn)貢白鸚鵡之事,與《白鸚鵡賦》中的相關(guān)記載吻合。

      二、《策秀才文》系年

      顏延之《策秀才文》為殘篇,僅存八字,“廢興之要,敬俟良說?!盵4]卷三十六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策秀才文》作于元嘉二十三年(446)九月,試析如下。

      《策秀才文》是策問試士的題目,即就政事、經(jīng)義等設(shè)問,來考察人才的試題。顏延之在世期間(384—456),史籍中記載的劉宋朝廷策問試士只有兩次:(1)《宋書·武帝紀(jì)》載“(永初二年)二月己丑,車駕幸延賢堂策試諸州郡秀才、孝廉。”[1]卷三此時顏延之出仕時間不長,“官列猶卑”[1]卷七十三,難以參與以“廢興之要”為旨的策問出題。(2)《宋書·文帝紀(jì)》載:“(元嘉二十三年)九月己卯,車駕幸國子學(xué),策試諸生,答問凡五十九人。冬十月戊子,詔曰:‘癢序興立累載,胄子肄業(yè)有成。近親策試,睹濟(jì)濟(jì)之美,緬想洙、泗,永懷在昔。諸生答問,多可采覽。教授之官,并宜沾賚?!n帛各有差?!盵1]卷五宋文帝此次親自到國子學(xué)“策試諸生”,規(guī)格高、策問范圍大、賞賜重,為一時盛事。我們認(rèn)為時任國子祭酒的顏延之參與了這次策試出題。

      《宋書·顏延之傳》載“劉湛誅,起延之為始興王浚后軍諮議參軍,御史中丞。在任縱容,無所舉奏。遷國子祭酒、司徒左長史”[1]卷七十三。據(jù)《宋書·劉湛傳》,劉湛于元嘉十七年十月伏誅[1]卷六十九,之后顏延之方結(jié)束了長達(dá)七年的屏居生活,任始興王浚后軍諮議參軍、御史中丞。顏延之擔(dān)任御史中丞直到元嘉二十二年初,《宋書·樂志一》載:“(元嘉)二十二年,南郊,始設(shè)登哥,詔御史中丞顏延之造哥詩,廟舞猶闕。”[1]卷十九

      元嘉二十二年四月左右,顏延之改任國子祭酒?!端螘ざY志四》載:“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四月,皇太子講《孝經(jīng)》通,釋奠國子學(xué),如晉故事?!薄盵1]卷十七顏延之為此創(chuàng)作《皇太子釋奠會作》一詩,詩末云:“妄先國胄,側(cè)聞邦教。徒愧微冥,終謝智效?!盵4]卷二十這說明顏延之當(dāng)時已經(jīng)就任國子祭酒。顏延之擔(dān)任國子祭酒直到元嘉二十五年,因“坐啟買人田,不肯還直”之事而免官,國子祭酒一職改由劉義恭擔(dān)任?!端螘そ總鳌份d:“元嘉二十五年,征為侍中,任以機(jī)密,領(lǐng)本州大中正,遷左衛(wèi)將軍。時改選學(xué)職,以太尉江夏王義恭領(lǐng)國子祭酒,湛及侍中何攸之領(lǐng)博士?!盵4]卷七十一由此可知,顏延之在元嘉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之間擔(dān)任國子祭酒之職。元嘉二十三年九月宋文帝親自到國子學(xué)“策試諸生”,作為國子祭酒,顏延之準(zhǔn)備策試題目也為自然之事。需要說明的是,此次策試參與者眾多,“答問凡五十九人”,顏延之準(zhǔn)備的策試題目應(yīng)該不止這一道,從格式和文義來看,本文當(dāng)為顏延之所擬某道策問試士題目的末句。

      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策秀才文》作于元嘉二十三年(446)九月。

      三、《甥姪名不可施伯叔從母議》系年

      顏延之《甥姪名不可施伯叔從母議》一文最早載于《通典·禮二十八·嘉禮十三》,全文如下:

      宋代或問顏延之曰:“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顏答曰:“伯叔有父名,則兄弟之子不得稱姪;從母有母名,則姊妹之子不得稱甥。且甥姪唯施之于舅姑耳,何者?姪之言實(shí)也,甥之言生也。女子雖出,情不自絕,故于兄弟之子,稱其情實(shí);男子居內(nèi),據(jù)自我出,故于姊妹之子,言其出生。伯叔本內(nèi),不得言實(shí);從母俱出,不得言生。然謂吾伯叔者,吾謂之兄弟之子;謂吾從母者,吾謂之姊妹之子?!崩状巫谠唬骸胺蛑^吾姑者,吾謂之姪,此名獨(dú)從姑發(fā)。姑與伯叔于昆弟之子,其名宜同。姑以女子有行,事殊伯叔,故獨(dú)制姪名,而字偏從女。如舅與從母,為親不異,而言謂吾舅者,吾謂之甥,亦猶自舅而制也。名發(fā)于舅,字亦從男。故侄字有女,明不及伯叔;甥字有男,見不及從母,是以《周服篇》無侄字,《小功篇》無甥名也。”[7]卷六十八

      由此可知,此文是顏延之、雷次宗就同一問題(“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所作的回答。關(guān)于雷次宗,《宋書·隱逸傳·雷次宗傳》載:

      雷次宗字仲倫,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廬山,事沙門釋慧遠(yuǎn),篤志好學(xué),尤明三禮、毛詩,隱退不交世務(wù)?!问迥?,征次宗至京師,開館于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并以儒學(xué),監(jiān)總諸生。時國子學(xué)未立,上留心藝術(shù),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xué),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xué),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xué),凡四學(xué)并建。車駕數(shù)幸次宗學(xué)館,資給甚厚。又除給事中,不就。久之,還廬山,公卿以下,并設(shè)祖道。二十五年,詔曰:“前新除給事中雷次宗,篤尚希古,經(jīng)行明修,自絕招命,守志隱約。宜加升引,以旌退素??缮ⅡT侍郎。”后又征詣京邑,為筑室于鐘山西巖下,謂之招隱館,使為皇太子諸王講《喪服》經(jīng)。次宗不入公門,乃使自華林東門入延賢堂就業(yè)。二十五年,卒于鐘山,時年六十三。[1]卷九十三

      由上述記載可知,雷次宗長期隱居廬山,只在元嘉十五年、元嘉二十五年兩次征召入建康講學(xué)。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雷次宗共答“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之問當(dāng)在雷次宗第二次入京之時,理由有三:

      一是元嘉二十五年雷次宗第二次征召入京,主要“為皇太子諸王講《喪服》經(jīng)”。儒家禮儀重視親疏之分,這與親屬稱呼密切相關(guān),雷次宗講學(xué)之時,聽學(xué)者有“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之問是自然之事,《通典》也載此文于《禮典》之列。而雷次宗的回答也主要由儒家喪禮之制入手,云:“故侄字有女,明不及伯叔;甥字有男,見不及從母,是以《周服篇》無侄字,《小功篇》無甥名也?!?/p>

      二是元嘉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顏延之任國子祭酒一職(具體論證參見《策秀才文》系年)。國子祭酒為國子學(xué)的主官,顏延之又為博通儒學(xué)、精通禮制之人,其答“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之問,釋禮制之義亦為自然之事。

      三是元嘉十五年雷次宗第一次征召入京之時,顏延之正免官在家,“延之與仲遠(yuǎn)世素不協(xié),屏居里巷,不豫人間者七載”[1]卷七十三。此時顏延之“不豫人間”,退隱在家長達(dá)七年之久(元嘉十一年至十七年),難以出現(xiàn)顏延之、雷次宗共答“甥姪亦可施于伯叔從母邪”之問一事。

      據(jù)《宋書·隱逸傳·雷次宗傳》的記載,雷次宗于元嘉二十五年第二次征召入京,同年卒于建康。因此,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甥姪名不可施伯叔從母議》作于元嘉二十五年(448)。

      四、《新渝侯茅齋贊》系年

      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云:“輦草作壯,采茅昭儉。哲人素節(jié),貴而能貶。羈結(jié)茨危,瞰臨涯隒?!盵3]卷六十四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大約作于元嘉八年(431),對此可作如下考察。

      首先是新渝侯的封侯時間。劉宋時期,新渝侯一直是長沙王劉道憐第四子劉義宗及其子嗣的封爵?!端螘ぷ谑覀鳌份d“義融弟義宗,幼為高祖所愛,字曰伯奴,賜爵新渝縣男。永初元年,進(jìn)爵為侯”[1]卷五十一。由此可知,新渝侯的封侯時間在永初元年(420),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的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在此之后。

      其次是《新渝侯茅齋贊》云“哲人素節(jié),貴而能貶”,這暗示當(dāng)時的新渝侯正處于貶謫時期。顏延之去世之前,即孝建三年(456)之前,具有新渝侯封爵的先后有劉義宗、劉玠、劉承三人,其中具有貶謫經(jīng)歷的只有劉義宗一人。《宋書·宗室傳》載:“(劉義宗)永初元年,進(jìn)爵為侯,歷黃門侍郎,太子左衛(wèi)率。元嘉八年,坐門生杜德靈放橫打人,還弟內(nèi)藏,義宗隱蔽之,免官?!盵1]卷五十一由此可知,劉義宗因包庇門生杜德靈,于元嘉八年免官在家,僅保留爵位,因此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當(dāng)作于元嘉八年之后。

      此外,《宋書·宗室傳》載:“(劉義宗)愛士樂施,兼好文籍,世以此稱之?!盵1]卷五十一顏延之在世之時,劉義宗是唯一與文士交往較多的新渝侯,作為當(dāng)時知名的文士,顏延之與劉義宗也有交往,因而在其貶謫建茅齋之時,顏延之作《新渝侯茅齋贊》以為撫慰。

      第三,新渝侯劉義宗免官時間并不長,不久即重新任官?!端螘ぷ谑覀鳌份d:“元嘉八年,坐門生杜德靈放橫打人,還弟內(nèi)藏,義宗隱蔽之,免官。德靈雅有姿色,為義宗所愛寵,本會稽郡吏。謝方明為郡,方明子惠連愛幸之,為之賦詩十余首,《乘流遵歸渚》篇是也。又為侍中、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征虜將軍、南兗州刺史。二十一年,卒,追贈散騎常侍、平北將軍,謚曰惠侯?!盵1]卷五十一由此可知,劉義宗免官時間并不長,之后不久就再次任官,直到元嘉二十一年去世。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的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在其免官之后不久。

      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新渝侯茅齋贊》大約作于元嘉八年(431)。此時新渝侯劉義慶免官在家,起茅齋自娛,由于劉義宗“愛士樂施,兼好文籍”,顏延之與其也有交往,因而作《新渝侯茅齋贊》以為撫慰。

      五、《范連珠》系年

      顏延之《范連珠》云:“蓋聞匹夫履順,則天地不違;一物投誠,則神明可交。事有微而愈著,理有暗而必昭。是以魯陽傾首,離光為之反舍;有鳥沸波,河伯為之不潮?!盵3]卷五十七從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對顏延之《范連珠》的寫作時間作一推測。

      顏延之《范連珠》首見于《藝文類聚》?!端囄念惥邸返捏w例為先列“事類”,后引詩文,所引詩文按文體排列,同一文體則以時間先后為序。顏延之《范連珠》隸屬《藝文類聚·雜文部三·連珠》,所收連珠文體共11篇,分別為揚(yáng)雄《連珠》、班固《擬連珠》、東漢潘勖《擬連珠》、曹丕《連珠》、王粲《仿連珠》、劉宋謝惠連《連珠》、劉宋顏延之《范連珠》、蕭齊王儉《暢連珠》、梁武帝《連珠》、梁宣帝《連珠》、蕭梁劉孝儀《探物作艷體連珠》。其中謝惠連《連珠》、顏延之《范連珠》兩文緊密相連,皆作于劉宋時期。根據(jù)《藝文類聚》的體例,我們認(rèn)為兩文創(chuàng)作時間相近。

      謝惠連《連珠》其三云:“蓋聞春蘭早芳,實(shí)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何則?榮乎始者易悴,貞乎末者難傷。是以傅長沙而志沮,登金馬而名揚(yáng)?!贝颂幱觅Z誼少年得志而遭貶謫的典故,論證“春蘭早芳,實(shí)忌鳴鴂”“榮乎始者易悴”。這其實(shí)也是謝惠連本人的身世感慨,謝惠連早慧能文,卻“輕薄多尤累,官位不顯”,《宋書·謝惠連傳》載:

      子惠連,幼而聰敏,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yùn)深相知賞,事在《靈運(yùn)傳》。本州辟主簿,不就?;葸B先愛會稽郡吏杜德靈,及居父憂,贈以五言詩十余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廢塞,不豫榮伍。尚書仆射殷景仁愛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小兒時,便見世中有此文,而論者云是謝惠連,其實(shí)非也?!碧嬖唬骸叭羧绱?,便應(yīng)通之?!痹纹吣辏綖樗就脚沓峭趿x康法曹參軍。是時義康治東府城,城塹中得古冢,為之改葬,使惠連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為《雪賦》,亦以高麗見奇。文章并傳于世。十年,卒,時年二十七。既早亡,且輕薄多尤累,故官位不顯。[1]卷五十三

      根據(jù)謝惠連的生平經(jīng)歷和《連珠》的主旨內(nèi)容,我們認(rèn)為謝惠連《連珠》一文作于其父去世之后、元嘉七年為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之前。此時謝惠連因“居父憂,贈以五言詩十余首,文行于世”的荒唐舉動,“坐被徙廢塞,不豫榮伍”,這與《連珠》其三所言賈誼遭遇相似。而在《連珠》中,謝惠連對自己居父憂期間的荒唐舉動也有反省,一再強(qiáng)調(diào)德之重要性,如《連珠》其一云“獻(xiàn)技者易忽,養(yǎng)德者難致”、《連珠》其二云“淳德易孚,可狎殊方”、《連珠》其四云“休己知足,慮德其逸”。據(jù)《宋書·謝方明傳》,謝惠連之父謝方明“元嘉三年,卒官,年四十七”[1]卷五十三,故謝惠連《連珠》作于元嘉三年至七年之間。

      顏延之《范連珠》的創(chuàng)作時間在謝惠連《連珠》之后不久,當(dāng)在元嘉七年謝惠連任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之后、元嘉十年謝惠連去世之前。一方面,此時顏延之從貶謫地始安(今廣西桂林)返回都城建康,否極泰來,頗受新皇宋文帝欣賞,“元嘉三年,羨之等誅,征為中書侍郎,尋轉(zhuǎn)太子中庶子。頃之,領(lǐng)步兵校尉,賞遇甚厚”[1]卷七十三。這與顏延之《范連珠》中“匹夫履順,則天地不違;一物投誠,則神明可交”的主旨相符合。

      另一方面,元嘉七年至十年,謝惠連任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與顏延之同在建康。顏延之與謝靈運(yùn)關(guān)系密切,兩人善文辭,與少帝、元嘉初年的權(quán)臣徐羨之、傅亮等均為政敵關(guān)系。元嘉三年徐羨之等被殺后,顏延之與謝靈運(yùn)回到建康城,兩人多有交游,謝靈運(yùn)作有《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顏延之作有《和謝監(jiān)靈運(yùn)》等詩歌。謝惠連為謝靈運(yùn)族弟,深受謝靈運(yùn)賞識,“靈運(yùn)嘗自始寧至?xí)旆矫?,過視惠連,大相知賞”[1]卷六十七。以謝靈運(yùn)為紐帶,又都為知名文士,我們認(rèn)為同在建康的顏延之與謝惠連也當(dāng)有交往,顏延之《范連珠》很可能受謝惠連《連珠》啟發(fā)而作。

      綜上所述,從《藝文類聚》的體例、謝惠連《連珠》的創(chuàng)作時間、顏延之《范連珠》的主旨、顏延之與謝惠連的交往等方面來看,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范連珠》作于元嘉七年(430)至十年(433)之間。

      六、《宋南郊雅樂登歌》系年

      《宋書·樂志二》載有顏延之《宋南郊雅樂登歌》三首,即《天地郊夕牲歌》《天地郊迎送神歌》《天地饗神歌》[1]卷二十。關(guān)于顏延之《宋南郊雅樂登歌》的寫作時間,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首先,《宋書·樂志一》載:“(元嘉)二十二年,南郊,始設(shè)登哥,詔御史中丞顏延之造哥詩,廟舞猶闕?!盵1]卷十九《樂府詩集·宋南郊登歌》解題云:“《宋書·樂志》曰:‘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詔顏延之造《天地郊夕牲》《迎送神》《饗神》雅樂登歌篇。’”[1]卷一由此可知,《宋南郊雅樂登歌》作于元嘉二十二年(445)。

      其次,顏延之《宋南郊雅樂登歌》云“開元正首,禮交樂舉”“歷元旬,律首吉”[1]卷二十。這里的“正首”指農(nóng)歷一年的第一個月,“元旬”指農(nóng)歷每月的上旬十天,“首吉”指月初為吉日。因此,《宋南郊雅樂登歌》當(dāng)作于正月初。

      第三,《宋書·文帝紀(jì)》載有部分年份宋文帝南郊祭祀的時間,云“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奉表歸政,上始親覽。車駕祠南郊,大赦天下”“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都邑百里內(nèi)。辛巳,車駕親祠南郊”“六年春正月辛丑,車駕親祠南郊”“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天下。辛未,車駕親祠南郊”“十四年春正月辛卯,車駕親祠南郊,大赦天下”、“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車駕親祠南郊”[1]卷五。結(jié)合陳垣《二十史朔閏表》,宋文帝元嘉二年、四年、六年、十二年、十四年、二十六年南郊祭祀的時間分別在正月初十、初一、初八、十三、十五、十四。元嘉二十二年宋文帝南郊祭祀時間當(dāng)與此相近。

      第四,《宋書·文帝紀(jì)》載有宋文帝六次南郊祭祀的時間,其中元嘉六年之后的南郊祭祀都選在正月上辛日(第一個辛日),如元嘉六年在正月辛丑、十二年在正月辛酉、十四年在正月辛卯、二十六年在正月辛巳。這是以正月上辛日為吉、宜于行祭祀的緣故?!豆攘簜鳌ぐЧ辍份d:“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范寧注云:“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潔莫先也?!薄妒酚洝窌份d:“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鼻f季裕《雞肋編》卷中載:“孟春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是日祀感生帝,皆于南郊?!迸c之前年份不同,元嘉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即為辛日(辛卯),且是此年正月上旬唯一的辛日。

      第五,《宋書·文帝紀(jì)》載:“(元嘉)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歷?!盵1]卷五天文歷法的改動向來為我國古代的大事。元嘉二十二年,頒行新歷,元嘉歷代替了使用兩百多年的景初歷,成為劉宋王朝通行歷法,意義重大。查陳垣《二十史朔閏表》,元嘉二十二年正月辛卯為正月初一。我們認(rèn)為元嘉二十二年正月改行新歷與宋文帝南郊祭祀時間當(dāng)相同或相近。

      綜上所述,顏延之《宋南郊雅樂登歌》作于元嘉二十二年(445)正月初一。

      七、《請立渾天儀表》系年

      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云:“張衡創(chuàng)物,蔡邕造論,戎夏相襲,世重其術(shù)。臣昔奉使入關(guān),值大軍旋旆,渾儀在路,肆觀奇秘。絕代異寶,旋及王府??贾T前志,誠應(yīng)夙聞?!渡袝罚骸拌^玉衡,以齊七政?!贝掼ニ^:“數(shù)術(shù)窮天地,制作侔造化?!苯?jīng)志所云,圖憲所本。故體度不渝,精測尚矣。則七晷運(yùn)變,無匪康時;九代貞觀,不絕司歷。臣夙懷末意,懼干非任。今忝惟職統(tǒng),敢昧死以聞。”[3]卷一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作于義熙十四年(418)。文本提供了兩個時間信息,對此可作如下考察。

      第一,《請立渾天儀表》云:“臣昔奉使入關(guān),值大軍旋旆,渾儀在路,肆觀奇秘。絕代異寶,旋及王府?!绷x熙十三年(417),劉裕統(tǒng)率的北伐軍滅后秦,一度收復(fù)以長安為中心的關(guān)中故地,直至義熙十四年(418)十一月,留守關(guān)中的晉軍敗于赫連勃勃,方結(jié)束東晉對關(guān)中地區(qū)的控制。

      《請立渾天儀表》這兩句指的是顏延之義熙十三年(417)末曾經(jīng)奉命出使至關(guān)中地區(qū),逢劉裕北伐軍回師,當(dāng)時張衡制造的渾象也隨軍一起南返,顏延之得以盡觀渾象這一珍品?!端螘の涞郾炯o(jì)》載:“(義熙十三年)九月,公至長安。長安豐稔,帑藏盈積。公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之屬,獻(xiàn)于京師;其余珍寶珠玉,以班賜將帥……十二月庚子,發(fā)自長安……閏月,公自洛入河,開汴渠以歸。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嚴(yán)息甲……六月,受相國宋公九錫之命。”[1]卷二《宋書·天文志》載:“衡所造渾儀,傳至魏、晉,中華覆敗,沈沒戎虜;績、蕃舊器,亦不復(fù)存。晉安帝義熙十四年,高祖平長安,得衡舊器,儀狀雖舉,不綴經(jīng)星七曜?!盵1]卷二十三由此可知,劉裕北伐軍回師在義熙十三年十二月,此時顏延之“奉使入關(guān),值大軍旋旆”,《請立渾天儀表》的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在義熙十三年(417)十二月之后。

      第二,《請立渾天儀表》文末云:“臣夙懷末意,懼干非任。今忝惟職統(tǒng),敢昧死以聞。”這兩句說明,《請立渾天儀表》作于顏延之擔(dān)任與天文相關(guān)的官職后不久。渾天儀為天文儀器,請立渾天儀在我國古代亦為天文之事,《晉書·天文志》《宋書·天文志》等都有關(guān)于渾天儀的記載。西周時期,太史系統(tǒng)官職掌管天文歷法之事,東晉、劉宋時期,天文歷法之事轉(zhuǎn)為太常系統(tǒng)官職掌管?!锻ǖ洹ぢ毠侔恕份d:“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正歲年以序事,頒告朔于邦國。又有馮相氏視天文之次序,保章氏掌天文之變……秦漢以來,太史之任,蓋并周之太史、馮相、保章三職。自漢、晉、宋、齊,并屬太常?!盵7]卷二十六

      元嘉十三年(436),宋文帝已有重鑄渾天儀詔命,《宋書·天文志》載:“文帝元嘉十三年,詔太史令錢樂之更鑄渾儀,徑六尺八分少,周一丈八尺二寸六分少,地在天內(nèi),立黃赤二道,南北二極規(guī)二十八宿,北斗極星,五分為一度,置日月五星于黃道之上,置立漏刻,以水轉(zhuǎn)儀,昏明中星,與天相應(yīng)?!盵1]卷二十三因此,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當(dāng)作于元嘉十三年宋文帝重鑄渾天儀詔命之前??疾祛佈又剑问曛?,顏延之任太常或太常屬官只有一次,即義熙十四年(418)至永初元年(420)任宋國博士。據(jù)《宋書·武帝本紀(jì)》,宋國建國在義熙十四年六月,顏延之任宋國博士即在此后不久?!端螘ゎ佈又畟鳌份d:“宋國建,奉常鄭鮮之舉為博士,仍遷世子舍人。高祖受命,補(bǔ)太子舍人?!盵1]卷七十三《晉書·職官志》載:“太常,有博士、協(xié)律校尉員,又統(tǒng)太學(xué)諸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廟、太樂、鼓吹、陵等令,太史又別置靈臺丞?!盵1]卷二十四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文末云:“臣夙懷末意,懼干非任。今忝惟職統(tǒng),敢昧死以聞?!鳖佈又百響涯┮狻?,因而一旦任宋國博士,“忝惟職統(tǒng)”,便上書請立渾天儀,因此《請立渾天儀表》當(dāng)作于顏延之任宋國博士后不久,亦在義熙十四年(418)。

      綜上所述,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作于義熙十四年(418)。

      八、《祖祭弟文》系年

      顏延之《祖祭弟文》云:“闔棺窮野,啟殯中荒。靈影夙滅,筵寢虛張。人往運(yùn)來,自秋徂陽。蕃蘭落色,宿草滋長。孰云不痛,辭家去鄉(xiāng)。爾之于役,爰適茲邑。上秋告來,方春佇立。如何不吊,吉違兇集。六親憧心,姻朋浩泣。我雖載奔,伊何云及?永懷在昔,追亡悼存。惟兄及弟,瞻母望昆。生無榮嬿,沒望歸魂。令龜吉兆,祖櫬東旋。靈轅次路,嚴(yán)舟在川。廓然何及,痛矣終天?!盵3]卷二十一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祖祭弟文》作于元嘉二十年(443)春,對此可作如下考察。

      首先,《宋書·后妃傳》載:

      文帝袁皇后,諱齊媯……元嘉十七年,疾篤,上執(zhí)手流涕問所欲言,后視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于顯陽殿,時年三十六。上甚相悼痛,詔前永嘉太守顏延之為哀策,文甚麗?!呒茸?,上自益“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八字,以致其意焉。[1]卷四十一

      由此可知,元嘉十七年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中“撫存悼亡,感今懷昔”一句,實(shí)為宋文帝原創(chuàng),之后加到顏延之的哀策文中。宋文帝這一增字“以致其意”,真摯懇切地表達(dá)了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勢必給“負(fù)其才辭”的顏延之留下深刻的影響。

      顏延之《祖祭弟文》云“永懷在昔,追亡悼存”,這與宋文帝所作“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八字語義相同、語詞相似、語境相近。宋文帝原創(chuàng)在前,顏延之又善于模仿,因而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祖祭弟文》“永懷在昔,追亡悼存”詞句是模仿宋文帝所作?!端螘の牡郾炯o(jì)》載:“(元嘉十七年)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1]卷五顏延之《祖祭弟文》的寫作時間當(dāng)在元嘉十七年之后。

      其次,據(jù)《陋巷志》(明萬歷二十九年刻本)所載顏氏家譜,顏延之的父親顏顯共有三個兒子,長子顏系之,次子顏延之,三子顏坦之,因此顏延之《祖祭弟文》中的“弟”當(dāng)指顏坦之。陋巷志》載顏坦之曾任東陽(今浙江金華)太守之職。顏延之《祖祭弟文》云“孰云不痛,辭家去鄉(xiāng)。爾之于役,爰適茲邑”,由此可知,顏坦之卒于東陽太守任上。

      元嘉十七年前后,史籍所載劉宋東陽太守有兩人。一是荀伯子,元嘉十五年卒于東陽太守任上,《宋書·荀伯子傳》載:“出補(bǔ)司徒左長史,東陽太守。元嘉十五年,卒官,時年六十一?!盵1]卷六十二是顧琛,元嘉十九年任東陽太守之職,固辭未就,《宋書·顧琛傳》載:“(元嘉)十九年,徙東陽太守,欲使琛防守大將軍彭城王義康,固辭忤旨,廢黜還家積年?!盵1]卷八十一由此我們推測,顏坦之任東陽太守約在元嘉十五年至十九年之間,卒于元嘉十九年。

      第三,顏延之《祖祭弟文》云:“人往運(yùn)來,自秋徂陽。蕃蘭落色,宿草滋長……上秋告來,方春佇立。”由此可知,顏坦之元嘉十九年秋卒于東陽太守任上,顏延之《祖祭弟文》當(dāng)作于元嘉二十年春。

      綜上所述,顏延之《祖祭弟文》作于元嘉二十年(443)春。

      九、《除弟服》系年

      顏延之《除弟服》云:“徂沒離二秋,掩泣備三冬。往辰緬難紀(jì),來筭忽易窮。升沒淹期晦,灑掃易禮容。縞衣變余體,長逝歸爾躬。”[3]卷三十四“除弟服”指顏延之脫去因弟顏坦之去世而穿的喪服,改著常服。據(jù)《陋巷志》(明萬歷二十九年刻本)所載顏氏家譜,顏延之的父親顏顯共有三個兒子,長子顏系之,次子顏延之,三子顏坦之,因此這里的“弟”指顏坦之。顏延之《除弟服》云“徂沒離二秋”?!岸铩敝竷蓚€秋天,顏坦之卒于去歲秋天,至今秋滿一周年,歷二秋,故稱。顏延之《祖祭弟文》云:“人往運(yùn)來,自秋徂陽。……上秋告來,方春佇立?!鳖佈又冻芊酚衷啤吧龥]淹期晦,灑掃易禮容?!边@里的“升沒”指一周年?!墩撜Z·陽貨》載:“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庇深佈又冻芊废嚓P(guān)詞句可知,顏延之之弟顏坦之卒于去歲秋天,至今秋滿一周年,歷二秋。如前所述,顏坦之卒于元嘉十九年(442)秋(具體論證參見《祖祭弟文》系年),因此顏延之《除弟服》一詩當(dāng)作于元嘉二十年(443)秋。

      十、《蜀葵贊》系年

      顏延之《蜀葵贊》云:“井維降精,崏絡(luò)升靈。物微氣麗,夫草之英。渝艷眾蘤,冠冕群榮。類麻能直,方葵不傾?!盵3]卷八十一由文本出發(fā),結(jié)合相關(guān)材料,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蜀葵贊》大約作于元嘉二十三年(446)六月,論證如下。

      蜀葵: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莖直立而高,花腋生,單生或近簇生,排列成總狀花序式,有紫、粉、紅、白等色,可供觀賞,原產(chǎn)蜀地等西南地區(qū),故有此名。劉宋之前,蜀葵在中原、江南等地屬于稀少而珍貴的觀賞花卉。顏延之《蜀葵贊》之外,唐代之前提到蜀葵的文學(xué)作品有四篇:(1)張衡《西京賦》云:“草則箴莎營蒯,薇蕨荔苀,王蒭莔臺,戎葵懷羊?!保?)傅玄《蜀葵賦》。《藝文類聚》卷八十一引西晉傅玄《蜀葵賦》序云:“其苗似瓜瓠,既大而潔鮮,紫色曜日?!薄短接[》卷九百九十四引傅玄《蜀葵賦》序云:“蜀葵,其苗如瓜瓠,嘗種之,一名引苗而生華,經(jīng)二年春乃發(fā)。既大而結(jié)鮮,紫色曜日?!保?)梁代王筠《蜀葵花賦》云:“惟此奇草,遷花西道,凌金坂之威夷,跨玉津之浩浩,值油云之廣臨,屬光風(fēng)之長掃,仰椒屋而敷榮,植蘭房而舒藻,邁眾芳而秀出,冠雜卉而當(dāng)闈,既扶疏而云蔓,亦灼爍而星微,布護(hù)交加,蓊茸紛葩,疏莖密葉,翠萼丹華?!保?)陳代虞繁《蜀葵賦》云:“惟茲珍草,懷芬吐榮,挺河渭之膏壤,吸昴井之玄精,繞銅爵而疏植,暎昆明而羅生,作妙觀于神州,扇令名于東京,馳驛命而遠(yuǎn)致,攢華林而麗庭,申修翹之冉冉,播員葉之青青。”在這些作品“奇草”“珍草”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唐代之前蜀葵的珍貴。先唐蜀葵主要種植于皇家園林,如陳代虞繁《蜀葵賦》提到漢代長安上林苑昆明池、曹魏洛陽銅雀臺、南朝建康華林園等皇家園林都曾種植蜀葵。

      因此,顏延之見到的蜀葵也是在皇家園林內(nèi),具體而言是劉宋都城建康的華林園。華林園始建于東吳,南朝襲之,劉宋元嘉之前主要以林木、水池知名,如《世說新語·言語》云:“(東晉)簡文帝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yuǎn),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彼挝牡蹠r期,華林園有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整,由善于營造的張永負(fù)責(zé),《宋書·張永傳》載:“永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善隸書,曉音律,騎射雜藝,觸類兼善,又有巧思,益為太祖所知。紙及墨皆自營造,上每得永表啟,輒執(zhí)玩咨嗟,自嘆供御者了不及也。二十三年,造華林園、玄武湖,并使永監(jiān)統(tǒng)。凡諸制置,皆受則于永?!盵1]卷五十三張永新建了景陽樓、芳春琴堂、清暑殿、華光殿、華林閣、竹林堂、含芳堂等樓閣殿堂,大量花木移植其中,如蜀葵(虞繁《蜀葵賦》)、薔薇(《廣群芳譜》)等。此次修整之后,華林園格局基本穩(wěn)定,直到陳末園毀。我們認(rèn)為,顏延之《蜀葵贊》所見蜀葵,當(dāng)為華林園整修后不久新移植的花卉,因而顏延之見之而驚奇、贊嘆。

      《資治通鑒》載:“(元嘉二十三年)六月……帝筑北堤,立玄武湖,筑景陽山于華林園?!盵9]卷一百二十四由此可知,華林園的修整完成在元嘉二十三年(446)六月。據(jù)陳垣《二十史朔閏表》,此年無閏月,季夏六月在公歷7月10日至8月7日之間。顏延之《蜀葵贊》云“渝艷眾蘤,冠冕群榮”,而蜀葵的花期在仲夏至秋初(公歷6—8月),《廣群芳譜》載:“五月,花盟主石榴、番萱、夾竹桃?;颓涫窨⒙尻柣?、午時紅?!盵10]卷四因此,從蜀葵的花期來看,元嘉二十三年六月華林園整修完工后便可見到蜀葵花開景象,顏延之《蜀葵贊》所見開放的蜀葵當(dāng)在元嘉二十三年六月之后,《蜀葵贊》也作于此時。

      綜上所述,顏延之《蜀葵贊》大約作于元嘉二十三年(446)六月。

      [1] 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 徐堅(jiān).初學(xué)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 歐陽詢.藝文類聚[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 蕭統(tǒng).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 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 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 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8] 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9]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0] 王灝.佩文齋廣群芳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責(zé)任編輯:李朝平)

      Research on the Writing Time of Yan Yanzhi’s Ten Poetry and Prose

      WANG Xuejun

      Yan Yan-zhi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 three Yuanjia writers, he was then called “Yan Xie” together with Xie Lingyun. Because of the long history, most of Yan’s works are not available, not to say the time of writing.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x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riting time of his ten poems, including "Parrot Fu" and other nine,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related materials.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Yan Yanzhi' s works and the chronology compilation.

      Yan Yan-zhi; poetry and prose;ten articles; writing time

      王學(xué)軍(1986—),男,安徽蕪湖人,南陽師范學(xué)院文史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主要研究先唐文學(xué)與文獻(xiàn)。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后期資助項(xiàng)目“顏延之集編年箋注”(15FZW035)階段性成果。

      I206.2

      A

      1009-8135(2018)02-0047-10

      猜你喜歡
      連珠宋書蜀葵
      漢語連珠四字句的英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英語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58
      一頂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中國古代蜀葵植物學(xué)特性認(rèn)識和應(yīng)用考
      頑強(qiáng)的蜀葵
      蜀葵
      蜀葵
      能干的大象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宋書寒吳煥琴招貼設(shè)計(jì)作品
      保山市| 疏勒县| 黄冈市| 望江县| 礼泉县| 青浦区| 石首市| 横山县| 宜城市| 康平县| 长兴县| 虎林市| 邵阳市| 巴青县| 景宁| 开平市| 池州市| 永兴县| 顺昌县| 荥经县| 太湖县| 兴和县| 改则县| 宁波市| 苍梧县| 循化| 竹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岳池县| 精河县| 六枝特区| 婺源县| 京山县| 武强县| 枞阳县| 神木县| 奈曼旗| 达尔| 甘德县| 大厂|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