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純麗
(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氣象局,內(nèi)蒙古 四子王旗 011800)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呈顯著變暖特征,從1960年后全球地表溫度增加0.74℃,自20世紀(jì)90年代以來氣候變暖幅度最為明顯;高緯度地區(qū)降水量普遍增加。與全球氣候變化一致,我國氣候也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近百年氣溫增加0.5~0.8℃;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呈減少趨勢。文章通過對(duì)四子王旗近30年氣溫、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根據(jù)分析結(jié)果為當(dāng)?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濟(jì)發(fā)展和氣象防災(zāi)減災(zāi)等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水平,推動(dòng)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文章選取四子王旗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資料,使用氣候傾向率和滑動(dòng)平均法對(duì)四子王旗近30年氣溫和降水量年際、四季變化規(guī)律分析。
(1)年平均氣溫。近30年全旗年平均氣溫4.0℃。年平均氣溫最低為1984年,2.4℃,最高在1998年,5.5℃。四子王旗自1981年以來年平均氣溫呈逐年增加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602℃/10a(如圖1所示)。結(jié)合3年滑動(dòng)平均曲線圖可看出:1981~1989和 1996~1998年平均氣溫呈逐年增加趨勢;1990~1995和1999~2010年平均氣溫為逐年減少,年平均氣溫整體呈增加趨勢。
圖1四子王旗1981~2010年逐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
(2)季平均氣溫。1981~2010年四子王旗四季平均氣溫均呈逐年增加趨勢,同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春季年平均氣溫5.2℃,氣候傾向率為0.481℃/10a。其中1981~1998年春季平均氣溫呈波動(dòng)增加趨勢;1999~2010年逐年減小,且在平均值以上。
夏季平均氣溫18.8℃,氣候傾向率為0.647℃/10a。將夏季年平均氣溫劃分三個(gè)階段:1981~1999年夏季平均氣溫呈顯著增加;2000~2003年則呈逐年減少;2004年往后呈逐年增加趨勢。
秋季年平均氣溫4.2℃,氣候傾向率為0.731℃/10a。秋季年平均氣溫在2004年前出現(xiàn)波動(dòng)增加趨勢,2004年后為逐年減小趨勢,且都在平均值以上。
冬季年平均氣溫-11.9℃,氣候傾向率為0.365℃/10a。其中1981~1987年冬季平均氣溫呈逐年增加;1988~1993年平均氣溫呈逐年減小趨勢;1994年往后則呈波動(dòng)增加。
(1)年降水量變化。近30年全旗年平均降水量為315.2mm。其中1997年是年平均氣溫最低一年,為195.2mm,最高值在2003年,為566.7mm,說明2003年是四子王旗多雨年,且最高值將近是最低值的3倍,說明年降水量波動(dòng)較大。近30年四子王旗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動(dòng)增加趨勢,氣候傾向率4.136mm/10a。其中1981~1993年和2003年后年降水量呈逐年減少趨勢,1994~2002年降水量為逐年增加。
(2)季降水量。從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分析,除夏季外,其余三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增加,與年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1981~2010年四子王旗春季平均降水量49.6mm,氣候傾向率9.9mm/10a。1981~1990和1996~2001年春季降水量呈小幅減??;1991~1995和2003年后呈逐年增加。夏季年平均降水量191.6mm,氣候傾向率-16.072mm/10a,降水量呈波動(dòng)減小趨勢。秋季年平均降水量62.8mm,氣候傾向率7.581mm/10a,2001年前降水量呈略增加,2001后年降水量波動(dòng)減小。冬季平均降水量11.3mm,氣候傾向率2.356mm/10a,降水量呈逐年增加。2002年前年降水量呈波動(dòng)增加,2002年后降水量趨于逐年減小。
(1)四子王旗1981~2010年平均氣溫4.0℃,氣候傾向率0.602℃/10a,呈逐年增加趨勢;春、夏、秋、冬季平均氣溫均呈逐年增加,秋季增溫趨勢最為顯著,其次是夏季,春季和冬季增溫趨勢相對(duì)較小。
(2)四子王旗1981~2010年平均降水量315.2mm,氣候傾向率4.136mm/10a,呈逐年增加趨勢;除夏季外,其余三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增加趨勢。
[1]何云玲,魯枝海.近60年昆明市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學(xué),20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