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磊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西安 710065
鄂爾多斯盆地砂巖氣藏具有高溫低滲透的特點,需要對儲層進行壓裂改造才能獲得產能,介于油藏的特點壓裂液必須具有耐高溫、耐剪切、低傷害、破膠迅速且易返排等特性。因此,需研究優(yōu)選出適合壓裂液體系。目前常用的壓裂液為植物瓜膠及其衍生物壓裂液,植物瓜膠含有6%~8%的水不溶物質,會使壓裂液破膠不徹底,導致最后滯留在地層的殘渣較多,對地層造成傷害,降低導流能力,嚴重影響了儲層改造效果[1~5]。植物瓜膠在經過改性后能大幅度地降低水不溶物質,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耐溫性能。壓裂施工中常用的羥丙基瓜膠可在100 ℃以上高溫油氣藏應用,壓裂液破膠液殘渣含量較高,為保證壓裂作業(yè)壓裂液的耐溫耐剪切性能,通常增加稠化劑用量,從而也會提高破膠液的殘渣含量,對儲層造成的傷害也越大[6]。在120~130 ℃的儲層條件下羥丙基瓜膠濃度需要達到0.35%~0.5%,有研究表明該濃度的壓裂液對裂縫導流能力的損害率能夠達到45%以上[7-8]。為解決高溫油氣藏瓜膠用量大,對地層造成傷害的問題,開展耐高溫低傷害的瓜膠壓裂液體系研究十分必要,降低稠化劑的使用濃度,同時篩選適宜的壓裂液助劑,優(yōu)化瓜膠壓裂液體系配方,達到用量少、易返排、低傷害的目的。提高壓裂液對裂縫導流能力的損害,減少壓裂液滯留于地層的時間,從而降低對地層的傷害。
羧甲基羥丙基胍膠,昆山油田化學有限公司;羥丙基胍膠,東營金明工貿有限公司;過硫酸銨、pH調節(jié)劑,分析純;交聯(lián)劑G-21,自制;防膨劑JP-10,助排劑LF-12、XL-15、SF-2,均為工業(yè)品。
MCR102流變儀,奧地利Anton Paar公司;品氏玻璃毛細管黏度計,上海良晶玻璃儀器廠;L-500低速臺式離心機,江東儀器廠;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101-0AB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磁力攪拌器,上海江星設備有限公司。
按照行業(yè)標準SY/T 5107—2005《水基壓裂液性能評價方法》和SY/T 6376—2008《壓裂液通用技術條件》對稠化劑、防膨劑、助排劑、交聯(lián)劑進行優(yōu)化,確定合適的壓裂液配方,對配制的壓裂液按照標準進行耐溫耐剪切試驗、破膠試驗、懸砂試驗、殘渣試驗評價。
稠化劑的性能好壞主要是通過評價稠化劑的增稠性、耐溫和耐剪切性。瓜膠壓裂體系是目前使用最廣的壓裂體系,并且經濟性較好,常見的改性瓜膠有羥丙基瓜膠(HPG)、羧甲基瓜膠(CMG)和羧甲基羥丙基瓜膠(CMHPG)。羧甲基羥丙基瓜膠(CMHPG)的主鏈上引入了羧甲基基團和羥丙基基團,為復合改性膠體,可使水稠化而獲得較高的黏度,pH使用范圍廣,耐高溫,具有懸砂能力強、低摩阻、膠體穩(wěn)定性好等優(yōu)點。與傳統(tǒng)的羥丙基瓜膠(HPG)相比羧甲基羥丙基瓜膠使用濃度低,相同溫度下,所需的稠化劑濃度僅為羥丙基胍膠的1/2[9-10]。為了降低進入地層的瓜膠含量,試驗選擇羧甲基羥丙基瓜膠。CMHPG與常用HPG性能比較如表1所示,試驗顯示羧甲基羥丙基瓜膠壓裂液基液呈弱酸性,與HPG相比基液黏度低,水不溶物質大大降低,并且具有更好的水溶性能。
表1 羧甲基羥丙基瓜膠(CMHPG)與羥丙基瓜膠(HPG)性能指標
壓裂液常用防膨劑有鹽類、無機聚陽離子聚合物、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聚合物、Gemini雙子表面活性劑等,鹽類如KCl作防膨劑使用廣泛,且生產成本較低。用羧甲基羥丙基瓜膠對濃度較高的陽離子型防膨劑敏感,試驗選用非陽離子防膨劑JP-10。
基于壓裂液對陽離子敏感,壓裂液體系的助排劑選用非陽離子的助排劑,試驗選取了3種非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進行了評價,優(yōu)選結果見表2,試驗優(yōu)選助排劑為XL-15。
表2 助排劑性能評價
選擇合適的交聯(lián)劑會極大的提高壓裂液體系的耐溫性能,目前常用的水基壓裂液交聯(lián)劑是一些含硼、鈦、鋯、鋁、鉻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而瓜膠交聯(lián)劑以有機硼為主,但有機硼在140 ℃以上溫度環(huán)境中自身會發(fā)生反應,失去交聯(lián)能力[11-12]。鋯基交聯(lián)劑可交聯(lián)許多聚合物體系,交聯(lián)pH范圍廣,耐溫性好,并且可以延時交聯(lián)。鋯基的交聯(lián)可以發(fā)生在瓜膠和其衍生物的羥基基團或者羧基基團上[13-15]。試驗選擇有機硼與有機鋯復配交聯(lián)劑高溫交聯(lián)劑G-21,既具有耐高溫性能又具有延遲交聯(lián)性能。充分發(fā)揮了有機硼交聯(lián)劑的延緩交聯(lián)性能和有機鋯交聯(lián)劑耐溫高的優(yōu)點。相同濃度的羧甲基羥丙基瓜膠與不同濃度G-21高溫交聯(lián)劑黏溫關系曲線見圖1。
圖1 不同濃度交聯(lián)劑與黏溫的關系曲線
由圖1可知,試驗數(shù)據顯示黏度與高溫交聯(lián)劑加入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相關,交聯(lián)劑加入量越大黏度越穩(wěn)定。在150 ℃、170 s-1耐溫耐剪切試驗中,交聯(lián)劑質量分數(shù)為0.4%時效果較好,初始黏度在740 mPa·s,經過升溫后1 h的剪切,黏度可保持在180 mPa·s左右,但交聯(lián)劑濃度過高,會產生過交聯(lián),使壓裂液的抗剪切性變差,濃度過低,則交聯(lián)不完全,壓裂液的抗溫性變差,試驗選擇交聯(lián)劑加量為0.4%。
羧甲基羥丙基壓裂液基本配方為:(0.4%~0.5%)羧甲基羥丙基瓜膠+0.4%助排劑XL-15+0.3%防膨劑JP-10+0.40%交聯(lián)劑G-21+0.1%pH調節(jié)劑,交聯(lián)比為100∶0.4。
試驗分別選取了0.4%,0.45%,0.5%羧甲基羥丙基瓜膠,按配方配置壓裂液后測試流變性能,試驗結果見圖2。
圖2 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稠化劑與黏溫的關系曲線
由圖2可知,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CMHPG壓裂液在加熱至150 ℃后,170 s-1下連續(xù)剪切60 min壓裂液黏度隨稠化劑濃度增大而增大,初期黏度較高,剪切15 min左右,黏度下降較快后變穩(wěn)定,凍膠穩(wěn)定性能好,耐溫耐剪切性能強;當稠化劑濃度在0.4%時CMHPG壓裂液黏度穩(wěn)定在80 mPa·s可以滿足150 ℃的油氣井壓裂施工和攜砂要求。
試驗分別按配方:0.4%羧甲基羥丙基瓜膠+0.4%助排劑XL-15+0.3%防膨劑JP-10+0.40%交聯(lián)劑G-21+0.1%pH調節(jié)劑配置的羧甲基羥丙基瓜裂液和含有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羥丙基瓜膠壓裂液裝入廣口瓶中,加入不同濃度的破膠劑置于90 ℃的恒溫水浴中,定時觀察其破膠情況。用品氏毛細管黏度計測定壓裂液在不同時間的黏度,當破膠液黏度小于5 mPa·s時認為破膠,記錄破膠時間,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破膠試驗結果
耐高溫低濃度CMHPG壓裂液的破膠時間隨著過硫酸銨加量的增加而減小,壓裂液具有很好的破膠性,使用不同濃度的APS破膠劑均能使壓裂液在2 h內完成破膠,較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HPG壓裂液破膠時間縮短,破膠劑過硫酸銨用量低,不到1/5,這有利于快速返排,減少壓裂液在地層的滯留時間,可減小地層傷害。
評價配方配置的壓裂液對支撐劑靜態(tài)懸浮能力,進行懸砂性能評價。試驗方法為:將CMHPG壓裂液裝入100 mL量筒中將粒徑為20 /40目的陶粒均勻分散在壓裂液表面,然后測定一顆砂粒的沉降速度,試驗結果為壓裂液的沉降速度在0.022~0.035 mm/s之間,可有效攜砂。
將在90 ℃下進行破膠4 h后徹底破膠的壓裂破膠液按行業(yè)標準全部移入已烘干恒重的離心管中,在轉速3 000±150 r/min中離心30 min,倒出上清液,再用蒸餾水洗滌破膠容器后倒入離心管中,用玻璃棒攪拌洗滌殘渣試樣,再離心20 min,傾倒上層清液,將離心管放入恒溫干燥箱,105 ℃下烘干恒重,計算壓裂液殘渣量。試驗數(shù)據如表4所示。
表4 殘渣試驗結果
由表4可以看出,耐高溫低濃度CMHPG壓裂液可大幅度的降低壓裂液殘渣含量,與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HPG相比,壓裂液殘渣降低了39.6%,低于行業(yè)基本要求(低于500 mg/L)。
1)試驗優(yōu)選羧甲基羥丙基壓裂液的基本配方: (0.4%~0.5%)羧甲基羥丙基瓜膠+0.4%助排劑XL-15+0.3%防膨劑JP-10+0.40%交聯(lián)劑G-21+0.1%pH調節(jié)劑,交聯(lián)比為100∶0.4。
2)對壓裂液優(yōu)選配方進行性能評價,結果表明, 羧甲基羥丙基壓裂液在150 ℃下耐溫耐剪切,滿足壓裂施工的攜砂要求,與常用羥丙基瓜膠壓裂液相比稠化劑用量少,基液黏度低,容易破膠,破膠后殘渣量低,破膠液黏度低,能夠有效地減少滯留地層的時間,提高返排率,降低對地層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