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王健
(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在山西晉城區(qū)域,3#煤層為主采煤層,厚度為4 m~6 m,局部7 m,為低-中灰、特低硫、特高熱值無煙煤。3103工作面在順槽和切眼掘進期間,發(fā)現(xiàn)該工作面沿走向和傾向均有起伏現(xiàn)象,個別區(qū)段,尤其是切眼的煤層傾角較大,最大32°,平均18°以上,需對該大傾角工作面回采技術進行研究[1-4]。本文以3103工作面為例,在該工作面基本情況基礎上,重點分析其異常區(qū)和構造異常區(qū),對工作面傾角大于12°時的采煤工藝、調斜和作業(yè)技術措施等進行研究。為晉城區(qū)域3#煤層大傾角工作面的回采提供工程技術支持。
3103工作面走向長度為600 m,傾斜長度為96 m和156 m,地面標高為758 m~818 m,工作面標高為583 m~625 m,工作面埋深平均為184 m。工作面位于礦井北部一采區(qū),東側為3102工作面采空區(qū),西側為實體未開采煤層,北側為礦井邊界保護煤柱,南為一采區(qū)三條大巷。煤層厚度為2.8 m~5.3 m,平均為4.3 m,煤層傾角為2°~32°,平均為14°,老頂為細粒砂巖,厚度為7.66 m,直接頂為粉砂巖、泥巖,厚度為3.95 m,直接底為泥巖、粉砂巖,厚度為3.2 m。
3103工作面巷道為進風順槽、回風順槽、1#切眼和2#切眼,均沿煤層頂板布置,錨網索支護。順槽斷面均為凈高3.5 m,凈寬4.5 m,凈斷面15.75 m2;1#切眼斷面為凈高3.3 m,凈寬8.0 m,凈斷面26.4 m2;2#切眼斷面為凈高3.1 m,凈寬8.0 m,凈斷面24.8 m2。
工作面總體為單斜構造,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底板傾角變化較大。對工作面進行坑透探測,顯示有4處異常區(qū),具體為:1#異常區(qū)位于3103工作面回風巷測點0~1,距離切巷590 m~600 m,進風巷測點0~2,距離切巷580 m~600 m,分析該異常區(qū)為構造破碎帶,對回采生產有一定影響;2#異常區(qū)位于3103工作面回風巷測點35~38,距離切巷220 m~250 m,進風巷測點32~35,距離切巷250 m~280 m,分析該異常區(qū)為煤厚、巖性變化或斷層、破碎帶,對回采生產有一定影響;3#異常區(qū)位于3103工作面回風巷測點48~49.5,距離切巷105 m~120 m,進風巷測點45~47,距離切巷130 m~150 m,分析該異常區(qū)為煤厚、巖性變化、破碎帶,對回采生產有一定影響;4#異常區(qū)位于3103工作面回風巷測點52~59,距離切巷10 m~80 m,進風巷測點54~56,距離切巷40 m~60 m,分析該異常區(qū)為為煤厚、巖性變化、破碎帶,對回采生產有一定影響。
進、回風順槽掘進期間揭露4個構造異常區(qū),具體為:進風順槽1#構造區(qū)在203 m~210 m處,揭露長度7 m,頂板下落,煤層變薄,對工作面回采影響較小;進風順槽2#構造區(qū)在425 m~433 m處,揭露長度8 m,頂板下落,煤層變薄,對工作面回采影響較??;進風順槽3#構造區(qū)在530 m~570 m處,揭露長度40 m,頂板下落,煤層變薄,對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響;回風順槽1#構造區(qū)在470 m處,揭露陷落柱,對工作面回采影響較大。經3103進、回風順槽布置鉆孔及物探異常區(qū)驗證孔探測,回風順槽一側個別鉆孔遇見不同程度的矸石。
根據(jù)3103進、回風順槽掘進期間的地質情況,從360 m至3103切眼區(qū)段,煤層傾角較大,最大32°,平均18°以上。
因3103綜采工作面部分段傾角大,而部分段則近水平,根據(jù)不同地質情況,本工作面采用2種不同的采煤工藝。
當工作面傾角小于12°時,回采工藝為采煤機割煤采用雙向割煤法。從尾到頭及從頭到尾,沿牽引方向,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機采用兩端頭割三角煤斜切進刀方式,液壓支架及時支護頂板。采煤機割通端頭三角煤,上、下行割煤后,液壓支架即可分別降架前移。
當工作面傾角大于12°時,回采工藝為采煤機割煤采用單向割三角煤方法。從機尾到機頭,下行割煤,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采高不得>3.5 m,截深0.8 m,沿頂留底。采煤機下行割煤,及時伸前探梁、護幫板護頂護幫,并及時追機分段(5架)自下向上移架,割通煤后,空機上行,推移刮板輸送機?;夭蛇^程中,如煤層厚度、工作面傾角發(fā)生變化,及時進行采高的調整。采煤機的進刀采用尾端向下斜切進刀方式,至輸送機機尾35 m處完成進刀,自下而上將輸送機機尾35 m彎曲段移直,對調上、下滾筒,采煤機自下向上割三角煤,割透至機尾;采煤機割透輸送機機尾后,對調上、下滾筒,繼續(xù)自上向下割至刮板輸送機機頭;對調上、下滾筒,割透該處煤臺階;反向空機上行,自下而上推移輸送機,空機上行至輸送機機尾,下行進刀。
推移輸送機時,輸送機彎曲段長度不得<21 m,彎曲段要均勻過渡,推移輸送機步距0.8 m。推移輸送機分為2個階段進行。1) 采煤機在機尾端部斜切進刀后,自下而上推移采煤機到機尾段輸送機,包括機尾全部推向煤壁;2) 采煤機從工作面機頭反向跑空刀上行清浮煤時,滯后采煤機后滾筒15 m自機頭向機尾推移輸送機。
1) 在回采過程中,要根據(jù)高差隨時調整運輸順槽超前回風順槽的推進長度,利用循環(huán)步距內設備的向上推移量抵消其下滑量來保持設備位置的相對穩(wěn)定;
2) 嚴禁工作面一端旋轉,例如:如果從機頭一直進行割煤調整,而機尾不動,造成工作面中間容易形成“肚”,造成支架咬架,相互擠壓,或損壞采煤機行走輪,或損壞支架推移連接耳,或容易造成冒頂?shù)群蠊?/p>
3) 在回采過程中,綜采隊、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技術科等職能部門要掌握好工作面調斜的規(guī)律,確保實現(xiàn)安全生產;
4) 回采期間進風順槽超前回風順槽10 m~15 m推進,兩順槽高差越大,超前推進長度應越長,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5) 工作面調斜控制,每班由當班班長、質量驗收員負責對相關調斜數(shù)據(jù)進行測量,班后向調度指揮中心、綜采隊進行匯報;采掘區(qū)分管技術的副區(qū)長、綜采隊隊長負責工作面調斜數(shù)據(jù)的確定,每班的跟班隊長、班長具體負責落實;
6) 調斜的目的為有傾角的工作面和大溜上竄下移;若需要調斜機頭,可以采取割2刀機頭,要割1刀機尾,同步進行,讓刮板輸送機有柔性和運動,調斜機尾方法相同。
3103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煤層沿走向和傾向有起伏現(xiàn)象。工作面大坡度段在拉移支架和刮板輸送機時,必須使用防倒和防滑千斤頂;采煤機停在工作面時下滾筒必須切入煤幫或落在底板上,并采取在齒軌內插防滑棍措施,以防止采煤機下滑;工作面大坡度段支架有側倒傾向時,及時在該架頂梁上與該架往上第3架支架底座上設置斜拉千斤頂,并在該架下側頂梁下斜撐單體,支設角度為70°~75°,單體支柱的柱底支設在下一架的底座上,柱頭頂在該架的頂梁上,柱頭、柱底均用板皮或舊皮帶墊好,防止打滑,支柱支設要牢固可靠,并用不小于Φ10 mm的鋼絲繩扣將單體支柱與支架立柱捆綁牢固;在移架過程中,對支架進行調整及時將支架調正,使支架與頂?shù)装宕怪薄?/p>
在對四侯煤業(yè)3103大傾角工作面基本情況介紹的基礎上,對工作面的4處異常區(qū)和兩順槽掘進期間揭露的4個構造異常區(qū)等工作面地質條件進行了分析,對3103工作面大傾角條件下的采煤工藝、調斜和作業(yè)技術措施等回采技術進行了研究。當工作面傾角大于12°時,采煤機單向割三角煤,從機尾到機頭,下行割煤,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沿頂留底。回采期間進風順槽超前回風順槽10 m~15 m推進,嚴禁工作面一端旋轉。針對3103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煤層沿走向和傾向均有起伏現(xiàn)象,提出了支架、刮板輸送機和采煤機的專項大傾角作業(y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