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棠(北京物資學(xué)院,北京 101149)
《寶蓮燈》是一個神話故事,擁有所有神話故事所具備的文化特質(zhì)。在這個故事里,有種種超自然的人物或者稱作“神”,譬如:二郎神、孫悟空、土地爺?shù)?;也因為故事的作者不詳,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由語言進行傳播的神話故事。根據(jù)記載,這個故事的文字版本最早出現(xiàn)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7年)的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里面。事實上,根據(jù)神話的人物(神)和故事內(nèi)容,可以將神話分為兩種:一種是狹義的神話;另一種是傳說。狹義的神話是指人物(神)和故事完全是超自然的;傳說是指人物(神)或故事在歷史上可能存在,但是經(jīng)過了加工,為他們添加了很多超自然的成分。而值得一提的是,后者的故事里,常常會有一個英雄的存在。他(她)更接近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因為人們對他(她)的形象賦予了更多希望和寄托,成為故事發(fā)展和流傳的主要原因。
在《寶蓮燈》這個故事里,沉香成為人們希望寄托中的英雄。他的形象以及他的事跡是中國人對“情誼”和“親情”的演繹。“劈山救母”這個故事本身,是對母子親情的最高歌頌和禮贊。在影片的最初,我們看到小時候的沉香和母親三圣母在湖上蕩舟采蓮的美好場景。中國人提倡享受天倫之樂,這些場面的描述,是中國人對天倫之樂最原始也是最本質(zhì)的理解和向往。在那一刻,沉香問媽媽:“什么是幸福?”他的媽媽三圣母回答:“和媽媽永遠(yuǎn)在一起就是幸福!”這一問一答中定下了影片最終的基調(diào),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幸福的理解,即:和家人在一起。在影片當(dāng)中,沉香被二郎神強擄回天庭。三圣母為了救回兒子,在清楚自己可能會遭受的酷刑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吹滅了法力無邊、可以保護她自己的寶蓮燈。這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最大的愛和犧牲。在這一刻,三圣母不再以一個“神”的形象存在,而是一個最普通的母親。和人間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她最關(guān)心的是孩子的安危;最大的心愿是孩子健康喜樂。至于自己可能會遭受的困難,在這一切面前,都不再重要,也都無足輕重。而作為孩子的而沉香呢,當(dāng)他極度想念母親的時候,他趴在天庭高大冰冷的石柱一側(cè),面對腳下的蒼穹,撕心裂肺地、一遍遍呼喊“媽媽……”那一刻,相信所有的觀眾都為之扼腕揪心、感同身受了。為此,也非常容易理解沉香后來為何能那樣勇敢,以血肉之軀義無反顧地縱身從天庭往人間一躍而下的心情和決心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沉香和母親之間這厚重深沉的愛是屬于人間的,是有血有肉的;而與之對應(yīng)的以二郎神為代表的、高高在上的天庭拆散骨肉親情,是無情無義的。影片中,當(dāng)沉香四處碰壁、悲傷絕望、無處尋母的那一刻,三圣母托祥云為他捎去一句話:人要想贏了天神,必須依靠智慧和愛。這些是天上沒有的。無獨有偶,影片中同樣傳遞了一個這樣的訊息:要和天神斗,首先要學(xué)會做人。因為人和神是平等的?!秾毶彑簟冯m是神話故事,卻是人們通過這個故事想要表達(dá)的最終的期待和最樸實的寄托:對骨肉親情最高的禮贊,無關(guān)乎人神。
因此,當(dāng)我們說神話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時,我們想說的是,通過神話,我們看到人類心智的本質(zhì),看到人類智慧的人文精神。在《寶蓮燈》的故事里,神是為人服務(wù)的、為人而存在的。它體現(xiàn)了神話對人自身的肯定和關(guān)懷,說明人類自有心智之后,就用它來表達(dá)人文關(guān)懷。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本意指人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么疑難問題都能解決。形容至誠至信對人產(chǎn)生的感動力。這句話出自《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痹谟捌校@是土地爺比劃在沉香手心里的一句話。事實上,后來在孫悟空和土地爺?shù)膶υ捴?,可以得知它是孫悟空暗中授意土地爺傳遞給沉香的訊息。影片中的土地爺矮矮胖胖,卻是一個非常和善、心底慈愛的老爺爺。他自嘲道:“我前知100年,后知100年,大小算個神仙?!比欢荒苎郾牨牽粗料阍趯つ傅耐局性竭^崇山峻嶺、穿過寒夜烈日、經(jīng)歷風(fēng)霜雨雪、踏破沙漠巨浪而暗自心疼,卻無能為力。土地爺在這里雖是慈愛的代表、為沉香傳遞消息,卻不是能夠幫助沉香的人或神。包括一路相伴沉香的小猴子、為父復(fù)仇的嘎妹和嘎妹部落的族人們、或者白龍馬……他們?yōu)槌料銕頍o數(shù)安慰和陪伴,卻不能成為沉香最終救出母親最有力的法寶和幫助。有人會問,難道是孫悟空?影片中的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后,修成正果,成為了佛。也同樣在影片中,沉香期待成為孫悟空的徒弟,練得好功夫,救出母親。事實上,這一切都不是沉香能夠救出母親制勝的法寶。就像孫悟空對沉香說的:我不教人打架。你需用心去尋求幫助,只有誠心才能點亮寶蓮燈。在這里,一個“誠”字道出了這個故事的精髓,因為“燈和人一樣,人無心則死,燈無心則滅。燈在人中,人在燈中;人心不死,燈心不滅?!边@恰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話相應(yīng)和,講出“心誠則靈”的中國式哲學(xué)。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影片一直圍繞的一個重要法器----寶蓮燈。相傳,寶蓮燈是女媧補天時用過的法寶,后傳于三圣母,用于天人之爭開啟重改天條地規(guī)之量劫。很久以前,天地萬物一片混沌;整個世界飄搖欲墜,在無盡的冰冷與蒼茫之中,是女媧為天地帶來溫暖和顏色。這一點,在影片中也有很細(xì)致的表達(dá)。嘎妹帶領(lǐng)著族人對抗二郎神,不相信人的命運要由上天來決定。她幫助沉香將女媧補天留下的神石推進火湖,以鑄成神斧。影片致敬遠(yuǎn)古神話里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用火光中的群舞展現(xiàn)整個人類部落徹底告別蒙昧?xí)r代,走向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光明時刻。雖然這時候二郎神和他的哮天犬出現(xiàn),天狗吃月的恐怖場景嚇壞了族人,但逐漸長大成人、最終參悟的沉香力挽狂瀾,鑄成了神斧。
話說女媧補天后,日精月華修煉而成這盞法力無邊的寶蓮燈。據(jù)說,寶蓮燈高有九寸,通體潔白。宛如冰雪。它的形狀像寶蓮盛開,蓮心即是燈心。它的最高境界為“人燈合一”,可與傳人合而為一,擁有震撼天地、逆轉(zhuǎn)乾坤的神力。而歷經(jīng)險阻、誠心感天動地的沉香也在故事的最后一刻,在和二郎神的生死搏斗中和寶蓮燈合二為一了。盤古開天辟地所蘊含的最偉大的思想之源,正是這樣的“天人合一”,它同樣是中國哲學(xué)思想的基石,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同時,影片中還雜糅了許多佛家的思想和代表物,譬如:寶蓮燈的“蓮花”造型和孫悟空成佛后蹲坐的蓮花座榻如出一轍;影片對白中數(shù)次出現(xiàn)的佛家思想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佛法的普世。雖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出自《莊子》,是道家學(xué)派的精神,但這個故事里一直貫穿的堅韌和真誠卻有著佛家的精髓。影片里,孫悟空的形象常常是閉著眼睛坐在蓮花上,但他卻將世間萬物盡收眼底,看得清楚分明。他說:小忍成仁,大忍成佛。教會沉香堅持和堅守的道理。其實,甭管道家佛家,中國哲學(xué)思想里的真誠、忍耐和專注從來都是中國人價值觀最真切和最固有的體現(xiàn)。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神話動畫片除擁有眾多優(yōu)秀的演員為其配音之外,還有三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它們分別是:李玟演唱的“想你的365 天”;劉歡演唱的“天地在心”;以及張信哲演唱的“‘愛’就一個字”。
中國人重感情,中國人相信愛的力量。三圣母貴為天神,卻愛上人間書生劉彥昌。她不惜放棄當(dāng)神明的機會,不惜自己的神廟被摧毀坍塌,也要為“愛”奮不顧身。這樣的人神之愛在中國古代神話不乏描述。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幾千年來為人們稱頌,迢迢銀河是他們愛的阻礙,而人們卻為他們搭上鵲橋,讓他們每年都能相逢;梁山伯和祝英臺生前不能相愛,死后雙雙化蝶,陪伴一生;白娘子放棄千年修行,愛上許仙,獻出生命……這些都是具有神話色彩的愛情故事。中國人歌頌愛,守護愛,也相信愛。無論是男女之愛,還是母子親情之愛,都是中國遠(yuǎn)古神話的文化精神。有人說,仙女下凡愛上凡人,是入世的精神,但我們必須承認(rèn),這也是中國人思想的主流。
這部影片的歌曲寫滿了愛,也寫滿了“中國情”: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你知道我只會用行動表示 --- 這是沉香對母親的承諾。和母親相守七年后的骨肉分離是最慘痛的回憶。因此,“看我為你孤注一擲;看我為你翻山越嶺”,也要守住堅持。而就是這超越一切恐怖、一切苦難的愛“圈住你我在同一個圓;我不愿只在夢里見到你,因為愛著你;我不會再哭泣;我不愿只在夜里思念你;擁有你的愛,相信我會創(chuàng)造奇跡”。
《寶蓮燈》講述的是中國觀眾早已熟知的傳統(tǒng)神話故事,卻被藝術(shù)家以優(yōu)美的畫面、耐人尋味的對白和情節(jié)以及深刻的情感賦予了嶄新的生命。片中的這些畫面也許沒有最好的技術(shù),但具有傳統(tǒng)的東方意境,使人大開眼界。螢火蟲把寶蓮燈映得忽明忽暗的美景;冰冷暗黑的天宮;部落人們圍繞生命之火跳起的舞蹈;機靈可愛、妙計連連的小猴子……都寫滿了中國元素。除了本文討論的中國“情”之外,這部影片還講述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是關(guān)于生命和成長的論述。影片中,沉香在集市看到老奶奶摔倒,毫不猶豫上前幫忙。扶起老奶奶的同時,也為饑餓的自己尋到一口果腹的食物。這是中國自古倡導(dǎo)的敬老愛幼,也是我們?nèi)宋膬r值觀中和諧社會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