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倩(西北大學(xué),陜西 西安 710069)
自然的懷抱一直向人類張開,只是城市的喧囂割斷了來自山林生靈的樂歌,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怎么看得見淺藍(lán)色的山風(fēng),怎么感受得到日落帶來的寧靜,怎么領(lǐng)會得到梭羅所說的“湖上清亮的空氣”。
1845年3月,梭羅獨自走向瓦爾登湖畔,通過自己的雙手建立了自己生活的小小天地,用斧子搭建了一間小木屋,在六月份正式入住其中,一直到1847年9月離開。拋棄了一切財富和榮譽,而去過最簡樸的生活,在這個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時代,很多人對梭羅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在梭羅看來,人應(yīng)該“盡可能的自由生活,別受約束”。他想要過的是一種智慧的生活,即一種簡單、獨立、大度、信任的生活。
他棲居森林,張開所有的感官,去聽、去看、去嗅、去觸摸,去感知自然的脈搏與心跳。他將自己看作是自然的孩子,也感恩和敬畏。他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他用童話一般地語言描述他身邊的萬物生靈,展現(xiàn)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
他以平等姿態(tài)對待萬物,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小鳥來到他的房子時,他不會去驅(qū)逐,而是“把自己關(guān)在房子里與他們?yōu)槲椤薄K雅5慕新暜?dāng)做是“免費的音樂”,愉快的欣賞;夜鶯的歌聲在他看來,是每天晚上最準(zhǔn)時的禱告;貓頭鷹陰森的啼叫,在他的耳朵里也是動人的小夜曲;甚至從牛蛙的吵鬧聲中,他也聽得出無限歡樂;他很慶幸自己有這些“伴侶”, 因此他的生活從來不孤單,他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他的“鄰居”和“朋友”。
他還有太陽,有月亮,有星星,有漆樹慷慨的贈與他可口的果實,有松針同情他的寂寞,來和他交朋友。他稱小湖為“難能可貴的朋友”,湖是他最忠實的伙伴。他在一首詩里這樣寫到:我無法更近的走向上帝和天堂/卻能夠更近的活在瓦爾登湖旁。表達(dá)對瓦爾登湖誠摯的熱愛與尊敬。他過著最簡單、最原始的生活,自己建造房屋,自己種豆,自制烤面包,從森林摘漿果,在湖里打水。自然提供給他需要的一切物資,他感恩一切,所以幸福和知足。
梭羅不斷地提倡簡化生活,自然給予人一切生存的必須品。梭羅認(rèn)識到人類追求的生活以外的奢侈品,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對于人類的精神是有害的。“多余的財富只能夠買多余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須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買的。”
人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味的追求更多的物質(zhì)資料,濫用自然的饋贈,肆意掠奪,砍伐湖畔的森林?!把劭葱⌒∨镂荩媾R摧毀倒塌際”,梭羅預(yù)感到危機(jī),這令他無比心痛。他希望用文字召喚人們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回到自然中去,與自然和諧共處。在這個無語充斥的時代里,梭羅的行動帶給世人許多啟示。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人們忙于追求物質(zhì)的滿足,追求名利,時間不再分為日升日落,黃昏黎明,而是時鐘機(jī)械的傳來的滴答聲,人們時時刻刻密切關(guān)注外在的事物的變化,卻忘記了如何與自己溝通。物質(zhì)充足帶來的是靈魂的空虛。遠(yuǎn)離現(xiàn)代文明的生活,使他感到滿足,感到心安。
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這并不是說要禁止商業(yè)與技術(shù),而是啟示人們也應(yīng)該從物欲之中跳出身來,享受片刻的安寧,讓欲望安分,將靈魂從擁擠的都市解救。梭羅比喻說“太陽石孤獨的”,魔鬼總會“有一大批的追隨者”。
梭羅喜歡獨處。他常常獨自在陽光下沉思很久,或者在湖邊漫步思索。他說“我獨處時特別精神。”梭羅過著孤寂的生活,但從不感到孤單。相反,他在這里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最甜蜜和溫柔”“最純真最鼓舞人”的社交活動,而且他說但凡是感官健康,心智通靈性的人在自然中都會感受得到。哪怕有一瞬間他感到不愉快的時候,他也會從自然的微妙變化中尋到安慰,何況在自然中,生活本身就充滿歡樂。
他洞悉人與人關(guān)系的密切并不在于空間距離,而是心的距離,他發(fā)現(xiàn),“兩條腿無論怎樣用力行走,也不能把兩種心境彼此帶到一起。”梭羅說“你大可不必把你的聲譽建立在你請別人吃飯上”。過度的社交最終會迷失自我。適當(dāng)而高質(zhì)量的人際交往不會與人的精神自由相違背?,F(xiàn)代交通信息技術(shù)發(fā)達(dá),使得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方便,空間距離也變得更加狹窄,我們“生活的密不透風(fēng)”。兩個精神獨立的靈魂相遇,一定是互相尊重孤獨又各自保留自由。這是多么超越時代的認(rèn)識。
梭羅為自己尋覓到了瓦爾登湖這一片靈魂的棲息地,他在這里享受著獨處,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唯有擺脫物質(zhì)的枷鎖,回到大自然,才能獲得心靈的潔凈、靈魂的安寧。質(zhì)樸的語言、詩意的世界、簡化了的生活,梭羅的行動無疑為世人樹立了一個典范,梭羅的自然觀和人生觀在是一種超時代的認(rèn)識,他告訴人們,怎樣去從容的生活、怎么樣去深入的生活,那就是接近自然,接近生命的本真。在這個物質(zhì)充足精神匱乏、人與自然的矛盾不斷加劇的時代里,梭羅的《瓦爾登湖》的自然觀和生活觀具有了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書目:
[1]《瓦爾登湖》 亨利·戴維·梭羅著 徐遲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2]《梭羅散文》 梭羅著 蘇福忠譯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
[3]《重塑梭羅》 羅伯特·米爾德著 馬會絹譯,東方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