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平
(江蘇省泰興市西城初級中學 225400)
“泰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為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泰微課”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既能自主學習,又能強化鞏固.“泰微課”的出現(xiàn)以其豐富的張力吸引學生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進而進入深層次的探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泰微課”,能使傳統(tǒng)的講解更加生動有趣,同時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深學生的物理學習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泰微課”不僅是教師們開展各種精彩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還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將“泰微課”的優(yōu)勢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課的熱情,從而促進整體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
初中生的思維已逐漸成熟,其主觀能動性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但有時候在上課時,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一節(jié)課45分鐘不可能都全神貫注,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教學課堂氣氛沉悶、無趣,極易讓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學生有效的學習,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
而“泰微課”教學法的特點就是“泰微課”的視頻正好控制在3~5分鐘左右,在學生生可以控制注意力的時間氛圍內,學生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中合理引進“泰微課”不僅不會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課堂變得新鮮、有趣、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粒子與宇宙》一節(jié)為例,我們教師可通過“泰微課”將放大微觀現(xiàn)象巧妙的呈現(xiàn)給學生,如觀看分子、原子、電子等等,學生觀看完“泰微課”后就會對粒子產生好奇心,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大天體我們可以把它縮小,利用“泰微課”把浩瀚無際的宇宙的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對宇宙有一個較好的理解,特別是宇宙膨脹理論,更能讓學生一目了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更喜歡上物理課.
我們初中物理教師把將要學習的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做成“泰微課”,布置學生認真預習.學生預習后再去聽講,上課時的積極性和目的性會更強.有效的預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而“泰微課”能使學生的預習更加有針對性.學生經過這種預習,教師在課堂上就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能節(jié)約課堂實踐,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密度知識的應用》之前,布置學生觀看如何測量液體密度和固體密度的“泰微課”,并且讓學生總結出測量密度的原理、方法和步驟,并對測量的誤差進行分析,找出最好的測量方法;也可讓學生到實驗室自己去錄制視屏,讓學生互相學習,找出是實驗中的問題,這樣讓學生切實體會觀察、實驗、猜想的過程,從而對新內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將不清晰的地方加以重視和理解,為上課做好知識的準備,這樣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初中物理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生活中物理問題進行研究、探索,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教師選擇、設計物理問題是教學活動的關鍵,物理問題產生于物理情境,在教學活動中,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物理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感悟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素養(yǎng).“泰微課”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引入課題由此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引起了學生的高度重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杠桿》這一節(jié)時,我們教師利用“泰微課”將生活中利用到的杠桿現(xiàn)象展示給學生,如蹺蹺板、船槳以及拔釘子用的羊角錘等等,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杠桿有所了解,對它產生好奇,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重點、難點是學生建構知識結構的障礙,為了強調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將重難點問題設計成“泰微課”的形式展示出來,“泰微課”有針對性地講解一個知識點,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而視屏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一些實驗教學,我們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實驗器材,還能使其清晰、完整的觀看實驗步驟與過程,從而節(jié)省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物理知識.
學生在課后,如果對該課的教學內容仍舊有存在困惑的地方,一方面可以當面向教師請教,但是如果教師和學生的時間都不允許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充分利用“泰微課”,通過在“泰微課”上學測練習進行鞏固,從而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鞏固與復習.“泰微課”使初中生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學習.所有教師也可以將所學知識歸納成專題,并輔以一些典型題目,制成“泰微課”,形成一整套體系,對學生的復習有促進和引導作用,學生根據(jù)每一個小的專題,逐步匯總構建知識框架,加深對初中物理知識點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因此,我們教師要合理調整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另外,教師還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將教學的內容(如章節(jié)知識點、重要實驗步驟、物理原理等)以“泰微課”的形式,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 “泰微課”,并讓學生自行選擇學習的層次“泰微課”;待完全理解了實驗的原理或實驗的目的、過程后,可選擇難度稍高一點的“泰微課”進行學習.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成就感,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思路更明確,進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于“泰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對“泰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所起的積極意義進行了分析.要想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索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適時運用“泰微課”,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因為在物理教學課堂中巧妙利用“泰微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突破物理知識的重點難點;同時,以“泰微課”進行分層教學,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更有效提高了整體教學的效率,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文彪.淺議“翻轉課堂”之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2015(02):49-50.
[2]王俠.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