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羅縣羅陽城郊中心學校 屈潤紅
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文明古國,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積淀下了大量的文化藝術,其中就包括眾多的古詩詞。前人一路走來,給我們留下了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和元曲等一系列的古詩詞文化瑰寶。古詩詞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精華之一,其所蘊含的哲理和智慧對后人的文化、精神教育作用是不可多得的,特別是初學小學生來講,古詩詞是開拓其語言水平和語文水平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開展好小學古詩詞工作顯得十分關鍵。
群文閱讀是當下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古詩詞學習中也得到了應用,而如何實施合理的小學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保證古詩詞群文閱讀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是小學語文任課教師所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一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的任課教師,談一下自己對于如何開展好小學古詩詞群文閱讀的心得體會。
當下,隨著電子信息化、多媒體的普及,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上都配備了電腦、電視和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老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在課堂上開展某個主題古詩詞群文閱讀的時候,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該主題相關的經(jīng)典的古詩詞動畫,讓稍顯枯燥的古詩詞文字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串聯(lián)起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又能加深學生的對于該主題下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同時,老師可以借助圖片、動畫等開展猜一猜古詩詞的活動,通過一幅畫、一部短視頻,讓學生踴躍來猜猜這可能是哪一首詩歌,不管對錯與否,先讓其背誦出來,再讓其他同學評判一下他的答案是否正確,正確則予以鼓勵。
群文閱讀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主題性,通過制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來開展相應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詩詞群文閱讀同樣需要一些特定主題,實現(xiàn)了多閱讀、多比較性閱讀,以提升學生的古詩詞聯(lián)想力和綜合閱讀力。我國古詩詞的主題不勝枚舉,季節(jié)、節(jié)日、思鄉(xiāng)、惆悵、酒和愛情等,都可以拿來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
四季變化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詩歌,朗誦幾首與季節(jié)相搭的詩歌,不但會對季節(jié)當下有著更深的感悟,也會加深詩人當時的心境。秋天是一個蘊含悲涼的季節(jié), “自古詩人多悲秋”,因此,秋天的詩歌的主基調多是悲涼的。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劉禹錫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李煜的 “山遠天高煙水寒”、馬致遠的 “枯藤老樹昏鴉”和李彌遜的 “多情楚客為秋悲”等無不透露濃郁的凄涼。 “悲秋”很多時候與詩人人到暮年、事業(yè)不順有關,老師在主題結束后可以像學生講述當時詩人創(chuàng)作的背景,增強學生的理解。
中國很多古詩詞與傳統(tǒng)節(jié)日密切相關,老師在遇到某個節(jié)日時安排學生閱讀該節(jié)日相關古詩詞,將極大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加強學生的理解,進而會發(fā)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課后作業(yè)存在一定的厭倦心理,而如果單一的安排學生課后去閱讀、背誦古詩詞,往往會讓學生覺得又是作業(yè)而應付了事、死記硬背。老師可以與家長多溝通,與家長聯(lián)合制定一個古詩詞話題,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生的古詩詞群文閱讀中來。
例如,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回到家中與家長一起探討和背誦與黃河相關的古詩詞。學生回到家中會和父母一起記憶一下自己所知曉的與黃河相關的古詩詞,然后再借助書籍、電腦等工具查找更多與黃河相關的古詩詞。最后,等到了課堂上讓學生背誦和講解自己和父母一起努力的成果。
通過多話題時間的積累,就會營造一個喜歡古詩詞的家庭環(huán)境,也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促使學生在茶余飯后積極主動與家長 “切磋”古詩詞,自然其理解力會大幅度提升。
借助比賽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古詩詞比賽可以有多重形式,例如,李白專題,比一比誰能背誦更多的李白詩歌,將冠軍稱為本屆的 “小李白”,漸漸的班里將會有更多的 “小杜甫”“小蘇軾”和 “小李清照”;比賽將會促進學生努力背誦古詩詞來爭奪小詩人的頭銜,反過來提升了學生的詩歌水平。另外,可以以某個字為整體,看誰能背誦更多的含有改字的古詩詞,例如 “月” “峰”“雪”等。
總之,背誦多少詩歌不是古詩詞群文閱讀的目的,最終的意愿是讓學生從我國幾千年里詩詞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知識、感受更多的人文意境。利用古詩詞群文閱讀平臺,讓小學生在不斷的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充分古詩詞美讀感悟,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傳承我國千年優(yōu)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