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文化理性視角談微語言語用“離格”的形成與規(guī)避

      2018-04-03 09:42:46周芬芬張瑤娟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
      關鍵詞:網民理性交際

      ○周芬芬,張瑤娟

      (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隨著網絡環(huán)境下新媒體的普及和推廣,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中國網民進入了以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等為載體的微現象所充斥的“微語言”時代(也稱“微時代”),這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特別是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方式?!拔⒄Z言”作為網絡語言的一種形式,由于其獨具特色的話語形態(tài)及社會語用屬性,逐漸得到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社會地位的網民們的追捧,此外隨著近年來第四媒體計算機及計算機的變體的普及而鋪就的社會語用文化土壤,“微語言”已然成為一道獨特的語言文化景觀,它的發(fā)展和文化有著密切關聯。

      一、語用離格

      離格即變異,與常規(guī)是相輔相成、互為比較的兩個概念,二者是相對而言的。語用離格正是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雙方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和交際方式的差異,以至交際者在表達中沒有考慮應該遵循的交際規(guī)范,使一種言語的言外之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而說話不合時宜、不得體或是不地道、帶有明顯文化痕跡,或有意無意地按照文化模式來操用目的語,致使語言變異。微語言在使用與傳播的過程中,由于交際者本身及文化語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語用“離格”的現象。

      二、微語言語用離格的表象

      微語言的出現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生動、活潑的微語言像是一道調劑品,給人們帶去了無數的歡樂,另一方面,微語言“不按套路出牌”的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給現代漢語造成了不良影響,更為嚴重的是,人們對微語言的使用已經從線上轉移到了線下,網民根據個人經驗、利益傾向、喜好愛恨及其他個性化需求對網絡文字進行取舍和整理,形成信息不一致甚至南轅北轍的微語言,其離格主要表現在:

      (一)語音“離格”

      語音離格表現在與標準音讀音不同的語音形式,其聲母、韻母、聲調及相鄰音節(jié)都發(fā)生變異,有的使用諧聲手法的語音變化表達含義,有的運用阿拉伯數字、字母摹擬詞語表達情意,有的運用疊音結構表達親昵、俏皮之意,為豐富現代漢語的表達手段提供了不同的語言風格。例如:藍瘦香菇、狗帶、wuli等。

      (二)詞匯“離格”

      詞匯離格表現在詞形變化和詞義變化上,主要是通過構詞方式的改變來加強詞義的形象性和模糊性,常見的漢語詞匯離格包括諧音、漢語與數字組合、字母簡縮等。例如:童鞋、小公舉等。

      (三)語法“離格”

      語法離格表現在微語言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新的語法現象或對傳統語法規(guī)則的偏離,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詞類轉換、狀語副詞、動詞簡用或超常規(guī)句式,年輕網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往往打破傳統的語法結構,使語言充滿活力,調節(jié)氣氛,達到幽默、輕松、詼諧、動態(tài)、立體的效果。例如:然并卵、萌萌噠等。

      (四)語義“離格”

      語義離格表現在微語言的會話過程中,網民通過舊詞別解、舊詞新意、表意數字及語形解構使得詞語相比原形式語義發(fā)生他轉性、反轉性變異,有時借用修辭,有時利用諧音,有時利用合音合義,有時可以通過借代,從而在語義的整體或局部發(fā)生變異或離格,增加語義的感情色彩,形成具有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豐富微語言的表現形式。例如:嚇死寶寶了、辣眼睛等。

      (五)篇章“離格”

      篇章離格表現在對名段名篇的模仿,通常是把著名的段落或文章的結構、內容、構思立意、寫作技巧等都變成復制的語篇的基因,通過直接挪用、語碼混用、重新創(chuàng)作將要表達的內容重置于相似的結構之中。例如:

      1.洛陽好友如相問,就說我在玩手機。(來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玩手機。(來自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沒完沒了玩手機。(來自李煜《虞美人》)

      (六)語域“離格”

      語域離格表現在微語言的使用過程中根據社會語境運用的正式度而發(fā)生變異的語言表達形式,違反語言使用常規(guī),脫離原本使用的語域。具體體現在微語言與其他領域語言的界限逐漸模糊,進入媒體語言、行政語言、日常語言等諸多領域,并有慢慢滲透到傳統紙質媒體的趨勢,甚至粗俗、不雅的表達也趁機沖出禁錮,導致網絡上語言暴力肆虐,就像病毒一樣,不斷地自我復制、仿擬,進入到其他領域不合時宜地被使用。例如:且行且珍惜、也是醉了。

      (七)標符“離格”

      標符的“離格”表現在句末點號使用零形式、疊用、連用來表達網民難以言說的情緒,微語言中還存在大量的符號、圖片以及QQ、MSN提供的表情符號,可以滿足人們交流的各種需求。通常會有省略號、問號、感嘆號、浪紋線等,這些符號的使用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靈活性,可以表達喜怒哀樂,帶有一言難盡、意猶未盡之意。例如:^_^表示高興、T_T表示哭得很傷心等。

      三、微語言語用離格的原因

      鍵盤書寫與表達效率訴求間互相矛盾,這一輸入特點直接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語用離格,“壯觀”種種的造句活動帶來的是互聯網上的一個個“集結”,一次次的話語狂歡行使權力,普通民眾也有了“發(fā)聲”的舞臺和機會,表達個人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tài)”取向,他們喜歡挖空心思標新立異,獲得大部分網民的關注,從而享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和打破傳統語言規(guī)范禁忌的快感,這是他們抒發(fā)個性和引領潮流的手段,是一種群體認同的標志。因此,語言交流的語境規(guī)約空前削弱,語碼組合自由度空前擴大,交際者身份被虛幻化和抽象化、交際雙方的地位也獲得平等,但卻使得言語交際者的行為和責任分離,這樣就大大弱化了語境對言語行為的約束力。與此同時,文化人的降格與傳媒的不良傾向加速了語言的異化,使得強勢語言夾裹著強勢文化對其他語言產生沖擊。

      (一)價值觀截然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集體主義,呈現出的價值觀是互幫互助和無私奉獻,而在微時代中,年輕網民根據自己的境遇和心態(tài)創(chuàng)造出的微語言具有形象生動、幽默詼諧、表意直觀等特點,迎合并滿足了網民隨性表達的心理需要,在集體狂歡和網絡戲謔的情境下,網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性和境遇重新剪接組合語言、突破現有的語法規(guī)則,以單純的意象排列組合語言提升語言的表現力。這些“非規(guī)范化”“斷裂”和“陌生化”的語言構造,形成了微語言的形象、詼諧、粗俗和經濟等特征,使得語言偏離了標準的規(guī)則。

      (二)思維方式千差萬別

      微語言依托于網絡誕生與發(fā)展,接觸網絡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中學生,這些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多流行的微語言在他們看來并非異類,反之,那些聽不懂、看不懂微語言的老師和家長反倒成了他們眼中的“老古董”。學生們在不經意間便會將微語言帶入生活中,甚至是試卷中。這樣的現象是十分危險的,與正常的語用相比,微語言具有很強的娛樂性,是網民們消遣、娛樂的產物,如果微語言成了現代漢語的主流發(fā)展趨勢,那么傳承幾千年、具有優(yōu)美意境的漢語言將不復存在。

      (三)文化底蘊大相徑庭

      離格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語言間的文化差異?,F在的網絡文化如同快餐文化,簡單經濟快捷,失去了濃厚文化底蘊。而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文化的載體,迄今為止,漢語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體系,然而,微語言的誕生使年輕一代逐步脫離了純正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將會對現代漢語的語言結構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在古代漢語中,有許多經典的成語、歇后語,這些厚重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都以純正的漢語為載體,而微語言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力度。比如徐志摩《再別康橋》中:“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笔骀玫摹吨孪饦洹罚骸拔覀兎謸薄L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比绻?0后”“00后”長期生活在只會說“7456(氣死我啦)”“什么東東(什么東西)”等語言環(huán)境中,那么現代漢語的傳承與發(fā)展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現代漢語終究會被湮沒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

      (四)風俗習慣天壤之別

      微語言的編創(chuàng)過程中風俗習慣會對編者的思想行為產生影響,有的網民在創(chuàng)造微語言時,會有意地根據民族的風俗習慣、特定表現形式,突破常規(guī)的語法規(guī)則,編撰一些能博人眼球、新穎的微語言,而因為網絡傳播速度非常快,有的時候,一句沒有經過規(guī)則衡量、甚至粗俗的微語言幾秒鐘之內就傳遍大江南北,從而造成語言的離格。

      四、微語言語用的文化因素

      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是影響微語言語用的兩個主要因素。交際文化因素是指阻礙話語信息不能順利傳達,甚至在傳達過程中誤導對方對話語意思的理解,最后直接影響人們之間交際行為的因素;知識文化因素是指兩個不同文化內涵的人交流時能夠準確地傳遞話語信息和語言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知識等,是一種不會給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造成阻礙的一種文化因素。交際文化根據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發(fā)展形勢而具有多變性,知識文化是相對穩(wěn)定的,兩者之間共同產生的作用會直接阻礙網民語用,也會影響人們之間的交流。

      (一)交際文化

      兩個不同文化內涵的人進行交流被稱為交際文化,這兩種人在交流時會影響正確話語信息的傳達。社會學家高夫曼在他的語言交流研究中提出了“回答反應”這一理論,就是說講話者講出穩(wěn)定的語言時,回答者將使用什么樣的話語進行回答,以及如何回答才能滿足講話者的心理期盼,根據這些現象,先講話的人早有預想,這也是交際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一定的民族意識和社會認知形成的社會共識并不是歷史的傳統沉淀,而是會話者社會經驗的結合體,會話者對講話內容和講話風格及對于那些帶有民俗色彩的文化傳遞會產生一種穩(wěn)定的預想。而且會話者會認為這種信息正是理解和回應社會的一種表現,并可以順利完成自己的交際活動,以及為了某種預期目的而特意對信息進行傳遞,最后通過視聽者的反應來衡量下面的會話內容的實施。

      (二)知識文化

      兩種不同文化背景元素塑造出來的人,在會話交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具體事件或某些話語的使用不影響文化背景知識的元素叫作知識文化因素,每一句交流話語中的單個詞匯都含有一定的知識文化。對會話的個體來說,一個人的年齡、社會身份、獲得教育的多少等都會影響他對知識文化的掌控,但是大多數時候,日常會話的交流者們都能很好地掌控交流話語的內容。

      知識文化的獲取多數以書本和媒體傳播獲得,它的獲取方式相對穩(wěn)定。但交際文化的形成是善變的,兩種文化并不是絕對化分開來的,而是有一定的內在關聯和比較性的,不同知識的擁有人對自己接觸到的社會文化有著不同的文化認知,這種認知也是讓其理解會話交流中一些文化內涵和文化元素的先決條件,可是即使擁有同一文化,如果要使用其他語言來交流,開始的交流可能表現的是知識文化,到結束的時候可能會變化為交際文化。

      五、文化理性:微語言語用離格規(guī)避的歸宿

      文化理性,顧名思義,是關于文化的理性,包括文化自識、自覺、自知和自律,是要用理性的態(tài)度來思考文化、用理性的方式來對待文化,把理性當作一種世界觀、人生觀,一種可以對人類認識和活動產生影響的思想,讓理性內化成人們在使用語言過程中的一部分。作為語境信息的最高形式,它可以對具體情景中的言語交際和行為互動進行指導、把控和解釋。而微語言在語用的過程中產生的離格現象背后往往折射出文化的因素,故文化理性能確保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良性互動及人類語言文明程度的提升,網民應該理智地分析和運用微語言,認識到什么才是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符合語用規(guī)則并具有傳承價值的微語言。

      (一)培育文化理性的語用主體

      語用主體是微語言使用的核心力量,關系到微語言的創(chuàng)造、使用、傳播,其文化理性的培育是微語言健康制定、語用的關鍵,要形成具有主人翁意識、廣闊視野、文化素養(yǎng)的語用主體。微語言的使用者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他們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很反感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為了反映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當他們所面臨的學習、工作、生活、交際等壓力過大,就極易產生郁悶、煩躁、憤怒等情緒,這時微語言的自由使用可幫助其宣泄內心的情感,同時,幽默詼諧的微語言更能被人們接受和認可、產生共鳴,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不少歡樂和樂趣,因而被人們頻繁地使用。因此,要培育微語言語用主體,使其既能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示價值訴求,又能成為大眾社會的主流語言的領跑者,并以強大的文化理性滲透與影響著普通民眾的語用選擇。

      (二)完善文化自律的語用制度

      微語言的流行對漢語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給母語造成一定的危機,沖擊了傳統的文化,有的微語言損害民族尊嚴,有的微語言怪詞別字影響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妨礙文明道德教育,有的微語言語義混亂違背語言規(guī)范,因此,要加強對微語言的監(jiān)管,制定相應的語用制度,甚至可以通過立法的手段來規(guī)范、限制某些微語言的使用,建設和完善現有的語用制度,保障微語言有序、健康、合理地發(fā)展。

      (三)建構文化自識的語用渠道

      微語言的廣泛使用和傳播主要是通過第四媒介,渠道主要有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等,傳播媒介極大地豐富了微語言的表達方式,更改變了人們對媒介信息及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同時也是對人們文化理性的一次挑戰(zhàn)。傳播渠道的文化理性涉及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應該放任這些平臺去追求娛樂、戲謔等微語言的傳播,還是應該去規(guī)范地建構合理規(guī)范的微語言。因此,構建文化理性的語用渠道成為微語言理性傳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四)界定文化自知的語用領域

      微語言的出現和使用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論的聲音,有贊成的,有反對的,有提出對其內容不滿的,有提出形式上太不合規(guī)矩的,總結起來,反對的原因主要是認為微語言是一種語言污染、語言垃圾,給語言生活、語言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微語言作為一個特定社會階層的語言,具備一定的知識、文化、了解一些基本的網絡技能、經常使用網絡交際的網民使用才是比較合適的。對于處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來說,還是應該避免使用,最好有明確的規(guī)定,要使用正確、規(guī)范的語言和文字。

      六、結束語

      《孫子兵法》道:“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庇值?“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由此可見,離格與規(guī)范是互相依存,又是互相轉化的。微語言的離格無論離得多遠,最終也不能離開語言規(guī)范中的基本準則。微語言作為新媒體語境下信息傳遞的新載體和新現象,其出現和發(fā)展都是思想傳染和文化進化的一面折射鏡,對其進行文化理性的相關探討是網絡語言亦是廣義的語言進化的必經階段。

      猜你喜歡
      網民理性交際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遵義(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汽車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
      對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交際失敗的認知語用闡釋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
      理性看待GDP增速減緩
      通化市| 平果县| 盐津县| 苍南县| 醴陵市| 镇赉县| 丘北县| 安岳县| 虹口区| 西林县| 吉隆县| 金乡县| 斗六市| 盱眙县| 洛宁县| 荣昌县| 嫩江县| 浦城县| 吉水县| 柳河县| 徐闻县| 烟台市| 乌拉特中旗| 潮安县| 上栗县| 阿勒泰市| 云阳县| 靖边县| 台东县| 上高县| 唐海县| 托克逊县| 建水县| 凤阳县| 元氏县| 社旗县| 奎屯市| 增城市| 孝义市| 崇州市|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