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常,張東偉,樊 帥,張洪濤
(鄭州市中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7)
呃逆為腦出血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常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為主要表現(xiàn),由膈肌、呼吸肌不自主且強有力的痙攣收縮所致,以聲門出現(xiàn)延遲或突然關閉并發(fā)出特殊的聲音為癥狀[1-2]。2014年1月—2016年6月,筆者采用足三里氟哌啶醇穴位注射治療腦出血后遷延型呃逆30例,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鄭州市中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收治的腦出血后并發(fā)遷延型呃逆患者60例資料,按1∶1的比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平均(57.4±6.5)歲;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例。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平均(58.1±6.6)歲;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例。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jīng)CT或MRI證實為新的腦出血病灶,且臨床表現(xiàn)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神經(jīng)外科學分冊》[3]中的相關標準,遷延型呃逆的診斷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
符合以上診斷標準的患者;經(jīng)過常規(guī)手術治療后,發(fā)生呃逆持續(xù)時間超過48 h,48 h不緩解的患者納入試驗。
排除48 h內呃逆緩解的患者。
對照組給予氟哌啶醇注射液1 mg(由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H43020555),直接使用1 mL注射器經(jīng)臀大肌肌肉注射,1 d 1次。治療組給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操作方法:患者取平臥位,暴露一側下肢小腿部位,取膝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足三里)為注射點,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用1 mL注射器抽吸氟哌啶醇注射液1 mg(由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H43020555),直刺1~2寸,緩慢提插至有針感,抽吸針筒無回血后,注入藥液0.5 mg,置換針頭,以同樣方法注射另1側。1 d 1次,3次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按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痊愈:1個療程內呃逆緩解或基本消失。顯效:3個療程內呃逆明顯緩解,偶有發(fā)作。無效:無明顯改善,呃逆仍持續(xù)。
見表1。兩組對比,經(jīng)Ridit分析,u=2.67,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腦出血后遷延型呃逆在臨床實踐中屬于常見的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康復不利,尤其對患者的飲食和睡眠方面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呃逆對腦出血后恢復的影響在一些層面上被低估[5-6]。因此,提高臨床醫(yī)生對該病的診治水平,加強對該病治療方案的深入探討尤為重要。
對于呃逆的治療有深吸氣后閉氣法、壓舌法、穴位針刺法等治療方法,對于急性腦出血后呃逆的治療國內報道多采用綜合治療[7]。穴位注射治療已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并取得明確效果。近年有學者采用氯丙嗪雙側內關穴位注射治療腦卒中遷延型呃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8]。
本研究通過足三里穴位注射用藥,聯(lián)合氟哌啶醇對多巴胺神經(jīng)元效應的抑制來影響并抑制延髓的相關感受區(qū),減少膈肌的興奮以達到治療呃逆的效果。使用氟哌啶醇治療患者時,由于患者及患者家屬對使用氟哌啶醇治療方案的認同度不同,不能排除使用方法對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從而造成結果的不同,具體心理因素對本研究的影響情況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jīng)”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胃腸病證、外科疾患,有生發(fā)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足三里穴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jié)的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和內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進作用。利用足三里穴位的特點,進行穴位注射氟哌啶醇,在本臨床研究中取得的療效比單純肌肉注射較好,對腦出血后遷延型呃逆病情的治療具有指導性意義。
在本研究中,氟哌啶醇的足三里穴位注射對腦出血后遷延型呃逆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魏俊杰.腦卒中后呃逆臨床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15,58(5):579-581.
[2]王伯清,韓桂玲,張詠梅.腦卒中后呃逆中醫(yī)治療進展[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2,31(9):688-690.
[3]王忠誠.臨床診療指南·神經(jīng)外科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2.
[5]E KUMRAL,A ACARER.Primary medullary haemorrhage with intractable hiccup[J].Journal of Neurology,1998,245(9):620-2.
[6]MH PARK,BJ KIM,SB KOH,et al.Lesional location of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presenting hiccups (singultus)[J].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05, 76 (1):95.
[7]王修軍,李鳳玲,鐘士江.急性腦血管病并發(fā)呃逆的治療[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9,8(6):915-916.
[8]彭祥來,林志忠,柳淑儀.氯丙嗪雙側內關穴位注射治療腦卒中遷延型呃逆臨床研究[J].2015.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18(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