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喜福
(南方航空護林總站麗江站,云南 麗江 674100)
2015年以前,滇西北地區(qū)沒有開展森林航空消防的專用機場,主要依托民航機場開展航空護林工作。由于民航機場管理的特殊性,使航護任務在指揮、調度、協(xié)調、管理等方面存在極大的不便和困難,往往延誤戰(zhàn)機,降低了航空撲火效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1-3]。
森林航空消防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森林防火先進手段,在處置突發(fā)森林火災、重大火場偵察和快速滅火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滇西北是云南省的重點林區(qū),地處大江大河中上游,是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屏障。為切實保護滇西北地區(qū)的森林資源安全,全面提高航空直接滅火能力,擴大航空滅火覆蓋范圍,增強護區(qū)內森林火災的綜合撲救能力,充分發(fā)揮直升機的空中優(yōu)勢,實現森林航空消防現代化、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隊伍建設專業(yè)化、撲救工作科學化,確?!按蛟?、打小、打了”目標的實現[4],2010年經麗江市人民政府與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協(xié)商,決定恢復啟用麗江原白沙老機場,用于森林航空消防專用機場建設。麗江市人民政府無償劃撥36.07 hm2原機場建設用地,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向國家林業(yè)局申報機場建設項目[5-7]。
為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維護森林生態(tài)安全,強化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全國森林防火規(guī)劃,“十二五”期間南方航空護林總站麗江站積極爭取國家林業(yè)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建設森林航空消防專用直升機場。機場建成投入運行,在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8-11]。對機場建成投入運行進行綜合效益分析,探索項目投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1936年奧地利科學家通過組織當地民工在現有白沙機場的位置進行簡單平整后,租用“昆明號”飛機進行首次試飛。1942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由美國飛虎隊第十四航空隊作為駝峰航線北線中轉機場使用,至1945年停飛。1967年由地方政府與西南民航管理局共同投資,在原舊機場的基礎上改造修建了麗江白沙民用機場,開展民用航線飛行,1975年停航后機場長期閑置。1982年6月民航云南省管理局與麗江地區(qū)行政公署簽訂協(xié)議,將該機場的所有權和管理權移交給地方政府。1986年10月國家為進一步加強對云南滇西片區(qū)森林資源的保護,積極開展航空護林工作,受林業(yè)部的指派,由西南航空護林站牽頭,邀請了中國通用航空工業(yè)服務公司專家對白沙舊機場情況和飛行條件作了實地考察,一致認為白沙機場只需維修和完善配套設施,作為季節(jié)性的通用救災飛行能滿足飛機起降的需要[12-13]。11月麗江地區(qū)行署以麗署發(fā)〔1986〕67 號文件做出將麗江白沙機場提供給西南航空護林站使用的決定。1996年麗江大地震,機場房屋全部倒塌,設施報廢。
2015年該機場正式投入運行,除保障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救災飛行外,還保障了多家通用航空公司各類飛行器的飛行業(yè)務。
該機場分別保障了M-171、K-32、M-26、AS-350B3 等直升機開展巡護、防火宣傳、火災預防、投撒防火宣傳單、業(yè)務培訓、領導視察、火場偵察、直接滅火等森林航空消防業(yè)務,共飛行477架次、901小時。提供保山、大理等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轉場經停保障和10 多家無人機公司30 多架無人機進行森林防火作業(yè)演示飛行。
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為麗江市通用航空發(fā)展提供支持,安全高效完成多項飛行保障。麗江通用航空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的一架AC-311 直升機以白沙直升機場為基地開展空中觀光旅游;中航工業(yè)直升機公司AC-313、AC-311 直升機開展聯(lián)合救災演練;空客直升機公司H-215 直升機開展高原展示飛行;云南通用航空公司在麗江開展電力巡線、航拍等業(yè)務。據統(tǒng)計,從2015年到現在,各類飛行器以白沙直升機場為保障基地共飛行230多架次、150多小時。
以對比方式,就開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從依托機場與全功能直升機場的飛行保障功能、直升機快速出動挽回森林資源經濟損失、撲救森林火災直接投入、生態(tài)效益價值損失及產生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效益分析。
3.1.1 自建機場能完全按保障森林航空消防運行管理
白沙直升機場作為森林航空消防專用機場,所有運行管理都是圍繞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與民航三義機場空管部門建立良好協(xié)作關系,為救災飛行作全力保障;中航油在直升機場建設航油保障設備設施,確保直升機航油及時供給;聘請專業(yè)的安保人員進行飛機管護。而依托民航機場,森林航空消防只能是兼顧式保障,沒有優(yōu)先保障權,難以適應搶險救災快速反應的需要。
3.1.2 自建機場工作人員進出快速,直升機起降受制少
白沙直升機場最有利的因素是距航站駐地僅10 公里,進機場只需10 多分鐘,到了機場馬上就可以進行航前飛機檢查,省去民航機場繁雜的辦證和進出場程序,可以提前一個小時起飛。同時,避免在三義機場由于航班多,每次起飛、返航都要等待、避讓而造成的時間浪費和出動不及時,從而有效增加了可飛行時間和有效飛行時間,提升了快速反應能力,增強直升機滅火飛行的靈活性,提高滅火效率。
3.1.3 自建機場可實現森林火災撲救地空一體指揮
在重大森林火災指揮撲救時,直升機場有調度、通信、辦公系統(tǒng)可以完全保障指揮火場撲救,既可指揮飛機,也可指揮地面撲救,能更好地實現地空配合。
3.1.4 自建機場增加了保障措施,增強了保障能力
專用機場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飛機有固定機位,航材能固定放置;飛行觀察員、外場調度、機組人員等有了固定工作休息場所,避免日曬風吹、航線地圖易損、無法進行圖上作業(yè)等現象,實現了航站、機組及相關協(xié)作單位的一體化管理。
從2015年直升機場投入運行以來,麗江站共出動直升機處置森林火災22 起,飛行84 架次,吊桶灑水659 桶,森林火災當日撲滅率達到90%以上,森林火災損失明顯下降。
3.2.1 白沙直升機場最佳作業(yè)范圍向重點林區(qū)全覆蓋
白沙直升機場在麗江玉龍雪山自然保護區(qū)邊沿,通過投資建設,已具備一流快速反應能力的森林航空消防專用直升機場功能。直升機最佳作業(yè)半徑可以覆蓋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的玉龍雪山、老君山、碧塔海、哈巴雪山、瀘沽湖等自然保護區(qū)和風景名勝區(qū)。此區(qū)域是麗江站護區(qū)內的重點火災區(qū),也是每年的火災多發(fā)區(qū),火災次數占整個護區(qū)總數的80%以上。
3.2.2 生態(tài)資源保護效益
以兩起發(fā)生在相近區(qū)域、不同時間,以不同作業(yè)機場為直升機起降點進行撲救的森林火災為例進行對比分析。
第一起森林火災。2009年2月28日16時,麗江城市西南面山林區(qū)內發(fā)生森林火情。航站接報后迅速趕赴民航三義機場,17 時30 分K-32 直升機起飛開展吊桶灑水滅火作業(yè),地面組織了近500 人的專業(yè)撲火隊進行撲救。由于下午風大,一個小時內就蔓延成約1 000 m長的火線,直升機和地面人員撲救效果不明顯。至20時,已蔓延成約3 000 m 長的火線,為確保人員安全,森林防火指揮部撤出所有撲火人員,決定在次日6 時再發(fā)動總攻。29日清晨,按照既定方案,出動森警部隊300 人、地方撲火專業(yè)隊1 000 人、駐麗部隊500人,還有500多人參與后勤保障。直升機于7時12分投入吊桶灑水滅火戰(zhàn)斗,兩天共飛行4架次8.5小時,灑水24桶,林火于12時30分全部撲滅,過火面積約166.67 hm2,有林地面積約133.33 hm2。
第二起森林火災。2016年4月4日15時6分,K-32 直升機巡護時發(fā)現麗江城市西南面山林區(qū)內發(fā)生森林火情,直升機立即飛回白沙直升機場掛吊桶,15時25分即投入吊桶灑水滅火戰(zhàn)斗。經飛行觀察員判斷,該火情為上墳用火不慎引發(fā)的初發(fā)火,有一條約150 m 長的環(huán)形不規(guī)則火線向四周燃燒,火勢強,已形成樹冠火。周圍是成片的云南松中幼林,若撲救不及時,必將會釀成大的森林火災。觀察員迅速將此情況通報麗江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至16 時30 分共向火線灑水11 桶,除東南方向還有一個火頭外,其他方向的明火已基本撲滅,此時過火面積約0.2 hm2,地面已組織100人的專業(yè)撲火隊在進行撲救。直升機返場加油過程中,由于風大,東南方向的火頭在風的作用下又形成樹冠火,迅速向東南山坡上燃燒。17 時20分直升機返回火場再次投入滅火戰(zhàn)斗,重點對東南山坡上的火線灑水10 桶。在地面撲火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至18時20分將森林火災全部撲滅,2架次共飛行2.16小時。過火面積約0.53 hm2,有林地面積約0.4 hm2。
1)兩起森林火災森林蓄積損失比較分析。以《云南省麗江市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報告(2016年)》為測算依據,按麗江市現有喬木林地面積1 318 396.6 hm2和蓄積110 575 730 m3算,每公頃喬木林地蓄積為83.87m3。兩起森林火災森林蓄積損失見表1。
表1 兩起森林火災森林蓄積損失
由表1可知:第一起森林火災森林蓄積損失是第二起森林火災森林蓄積損失的333.33倍。
2)兩起森林火災撲救直接投入比較分析。以人力成本100元/人、物資經費(以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統(tǒng)計)及直升機飛行費投入進行計算,兩起森林火災撲救投入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第一起森林火災人力成本投入是第二起的28倍,物資經費是150倍,飛行費用是4.02 倍,第一起森林火災直接投入是第二起森林火災直接投入的38.2倍。
3)兩起森林火災直升機灑水效率和效益比較見表3。
由表3可知:直升機在第二起森林火災的滅火效率是第一起森林火災的6.11 倍;單位灑水量經濟成本第一起森林火災是第二起森林火災的3.53倍。
表2 兩起森林火災撲救投入情況
表3 兩起森林火災直升機投入情況
4)兩起森林火災生態(tài)效益評價。森林具有涵養(yǎng)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護生物多樣性、凈化環(huán)境、防風固沙等生態(tài)效益。
同理,第一起森林火災生態(tài)效益價值損失是第二起森林火災生態(tài)效益價值損失的333.3倍。
5)兩起森林火災社會影響分析。麗江地處大江大河中上游,生態(tài)安全極為重要。同時,麗江還是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勝地,社會關注度高,發(fā)生森林火災一旦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2009年2月28日森林火災發(fā)生當晚,網民從特殊的角度把麗江大研古城作前景,與森林火災的火線相疊加,構成一幅火燒古城的畫面在網上發(fā)布,超過當晚奧斯卡頒獎晚會的點擊率,成為社會的焦點,造成極其不良的負面影響。2016年4月4發(fā)生的森林火災由于處置及時有效,有效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綜上分析,白沙森林航空消防專用直升機場的投入運行,其綜合效益體現在:提高森林航空消防救災飛行的保障能力;對麗江重點林區(qū)的森林防火實現航護全覆蓋;保證直升機快速出動開展吊桶灑水滅火,單架次灑水量增多,提高滅火效率,最大限度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森林資源林木經濟損失、森林生態(tài)效益價值損失、撲救物資經費投入。在滿足森林航空消防救災飛行的同時,保障其他通用飛行,實現機場社會資源共享,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是加快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既要創(chuàng)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yōu)質生態(tài)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4]。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森林航空消防專用直升機場,形成獨立的保障體系,是提升森林防火預防和撲救能力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滅火效率、提升航護效益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森林航空消防現代化最重要的基礎性保障。